宾礼
宾礼宾礼是指接待宾客之礼,《周札·春官·大宗伯》日:“以宾礼亲邦国,”宾礼主要包括诸侯对天子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其名目有八:“春见日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日会,殷见日同,时聘日问,殷覜曰视。”春见、夏见、秋见、冬见是指六服之内的诸侯按照季节顺序轮流进京朝见天子,此四种皆为朝觐之礼;时见是有事而会,股见是众诸侯同聚,时聘是有事而派遭使者存问看望,殷根是多国使者同时聘问,此四种皆为会同之礼。古宾札的主要意义是维护邦交,而随着“邦国”的不复存在,宾礼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后世则将皇帝遭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亦纳入宾礼范畴。
昭穆 昭穆 昭穆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基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东向;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朝南,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简而言之,昭穆就……查看详情
带钩 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金、银、铁、玉等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已相当流行。《左传》中记载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此劫,后成为齐国国君……查看详情
棺椁 棺椁 棺椁是装殓死者遗体的葬具。棺,指死者贴身的内棺,椁,指套在外层的外棺。最早的棺是瓦制的,商代以后才用木棺。《礼记·檀弓上》载周代“天子之棺四重”,郑玄注曰:“尚深邃也。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天子之棺除贴身内棺……查看详情
墓庐 墓庐 古代父母或师长去世后,其子或学生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筑小屋,居住其中以守护坟墓,叫做墓庐。此风俗早在周代就有。《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死后葬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决而去。唯子贡庐于冢上,六年乃去。汉魏之时,庐……查看详情
丧礼 丧礼 丧礼指丧葬活动中举行的仪礼,指对死者殓殡典馔和拜踊哭泣的种种仪式礼节。《周礼·大宗伯》曰:“以丧礼衰死亡。”先秦文献中记载周代士阶层以上的丧礼制度已有比较完备的形态,且等级分明,连关于死的说法都尊卑有别。《礼记·曲礼下》日:“天……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