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之谜
敦煌莫高窟像是一颗明珠,在通往西域的大沙漠里熠熠生辉。尤其是1900年这里的藏经洞被打开,更使敦煌身价倍增,并由此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敦煌学。藏经洞是莫高窟的第17洞,在这里,曾出土了5万多卷佛教经书;这敦煌石窟人称“佛教艺术宝库”。其主体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1366年),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陆续修建现共有洞穴492个,窟内壁画4.5万多平方米。次发现,与甲骨文、汉简、明清档案并称为中国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敦煌佛经的发现,在当时也轰动了世界。关于此洞的情况,没有多少翔实可靠的历史记载,学者们只能根据一鳞半爪的间接旁证,对这些佛经抄于何时,何时放进洞里,是什么原因封闭洞口等问题,提出一些猜测。
清光绪26年(1900年),一个道士在莫高窟发现一个藏经洞(即第17窟)藏经洞封于何时,这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法国学者伯希和是最早入洞的外国人,事后;他曾写过一本书叫《敦煌石室访问记》。他认为,封洞时间是在北宋初年。其根据是卷本所题年号之下限为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和至道(990~997)年间,且卷本中无一西夏文字抄本。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在当时西夏还未使用本民族文字,通行的文字还是汉字,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有人认为,藏经洞的封闭与伊斯兰教的东传有关。据史料记载,当时在西域有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哈拉汗王朝,在宋哲宗绍圣年间,曾向宋朝提出要向东攻打西夏,得到宋朝的赞许。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一些佛教徒十分恐慌,纷纷内迁,因而封闭藏经洞,对这些佛经进行保护。所以,封洞时间当在宋哲宗绍圣(1094~1098)年间。
此外,还有宋仁宗皇佑(1049~1053)年间封闭、宋真宗咸平(998~1003)年间封闭、元代初年封闭、元末明初封闭等多种说法。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提出了一些与藏经洞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如洞内所藏经卷大多为残卷断章,还夹杂着不少伪经、抄错的废卷,及一些作废或过时的契约文书。令人们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要收藏这些东西?如果是避难,这里怎么不藏点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当时的曹氏政权从朝廷得到的金银字《大藏经》,以及锦帙包裹、金字题头的《大般若经》。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在藏经洞里一件也没有。因此有人认为,为了尊佛,人们把抄写破损的佛经也收藏起来,不许乱扔;或是因为当时的曹氏政权有了比较完整的佛经之后,便对以前所藏图书进行清点;将无用的残卷、文书、废纸等通通存人一个较小的不太重要的洞里,时间久了,便被人们遗忘了。也有人认为,藏经洞是由一个书库改造成的。大约在3000年以前,折页式的刊本经卷传人敦煌,于是人们就将那些用起来不方便的卷轴式佛经和分散的杂物一并封入石窟。
关于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和封闭原因等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谜底终将被人们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