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恒寺的金字塔型-史前科技文化之秘

时间:2024-06-06 20:35:03关键词:金字塔,史前,科技,文化,史前科技文化

巴恒寺的金字塔型

我们从吴哥窟侧入口朝正北方驾车约摸一公里半后,此时在左侧出现一座名为巴恒寺的金字塔型小山丘,高67米,建立在一处天然石头高地上。无独有偶,埃及金字塔也同样是建筑在天然石床之上。

我们自东侧爬上巴恒寺,其原本的周界在经过数个世纪的风雨和人类行走已不存在。攀登的路途陡峭难行,满布湿滑红土和小石子。山顶上盖有一座石阶金字塔,高13米,底部为一边长76米的正方形,离正殿共有五阶。

巴恒寺的金字塔型-史前科技文化之秘

我们是从东侧登上阶梯,其实东南西北侧皆各约呈现70度倾角。确实倾角不论是否真如我们所臆测的为72度,但事实是它正好为一百零八座小塔所环绕。数字“108”在印度教和佛教被视为由72加36得来(即72加上自身的一半)。在会造成星体位置改变的为期25920年,每72年移动一度的地球岁差运动中,108也是一系列重要的数字当中之一。这项特殊的关联性可以由此地一份模糊的碑文中看出端倪,但多数考古学者都予以忽略。撰写人是巴恒寺建造当时的国王“亚索跋摩一世”(889~900年),他在碑文中告诉我们建立此寺的目的乃是“以石块象征星体的演变”。

站在巴恒寺顶上可将附近一带一览无遗,东北方可见百昂库兰寺,同一方位近一点之处有另一更大的布克寺,在我们南边偏西则有克隆寺。

深藏在我们北面丛林中的便是巨大的吴哥通王城。东方树林的另一边则是神话中的宫殿吴哥窟。以吴哥窟为中心,我们可以画出环绕在它四周的这四座塔,如同印度教宇宙论中的弥楼圣山为另外四座山峰(当中一座为曼德拉山)所环绕。

巴恒寺的金字塔型-史前科技文化之秘

吴哥窟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既长又大的东西坐向,完全对准春秋分点的日出日落方位。除此之外,吴哥窟所呈现的天地对应也巧妙地标示出一年之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时令。《科学》杂志曾如此写道:

有趣的一个地方是,吴哥窟的西侧入口大门也按照着夏冬至点排列。因此加上原有的春秋分点现象,整个一年当中的四大时点都可以由这个入口处呈现。站在此处看去,夏至日出时可见到太阳由布克寺(距吴哥寺东北方十七点四公里处)顶上升起。冬至时则可见太阳由格罗寺(距吴哥窟东南方五点五公里处)顶上升起。

埃及基沙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也有类似的天地对应关系。在人面狮身像于春秋分日出面朝东方之时,第一与第二座金字塔的北向堤道(分别面对东北方14度与东南方14度)正对齐夏至前后一个月太阳映于地平线上的位置。南向堤道则正对齐冬至前后一个月的太阳位置。

巴恒寺的金字塔型-史前科技文化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