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使元素转化-奇草异花

时间:2024-11-10 01:08:02关键词:生物,元素,转化,奇草异花

生物使元素转化

二十多年前,法国的巴兰日教授宣布:“四年来的研究,使我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植物真能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

巴兰日教授喜欢在过去的科学著作中搜寻一些无法解释的、后人也从不谈起的实验。在1849年出版的贝尔齐利乌斯著的《论动植矿物化学》一书中,他找到这样一段话:

生物使元素转化-奇草异花

“1844年,福格尔在一个不含硫酸盐和其他硫化物的玻璃罐里,种下了一些莴苣的种子,用玻璃罩罩着它们,并且只用不含矿物质的蒸馏水来浇灌,屋里空气中含硫的情况他也经常测定。莴苣长大后,把莴苣连同结出的种子一起加以干燥,再烧成灰,然后测定灰中硫的含量。结果发现,含硫量比原来的种子增加了一倍。他千方百计想揭破这个谜团,弄清这些硫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这位法国教授还了解到,在1876年至1883年间,德国生物学家丰.海尔采勒用不同的植物进行了多次实验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植物有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的本领。巴兰日教授在这个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反复的实验,经四年的研究,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生物使元素转化-奇草异花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药物研究所的梅茨和哈塞尔曼等,于1958年对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从事油井开采的矿工作了生物化学统计,他们详细分析了那些矿工的食物成分和排泄物成分,并查明了在六个月内的状况。他们发现,除镁以外,其他无机成分的排泄量都比摄入量要少,只有镁的排泄量大大超过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摄入量为263.8毫克,排泄量为380毫克,相差116.2毫克,即排泄量比摄入量多44%左右。假定镁的这个差额,是从前贮存在体内的镁以补偿方式排出的话,那么在六个月内如此继续不停地排泄,估计要失去人体骨组织中的80%的镁,这是不可能的。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从不施镁肥的植物的灰中,检测出不少于施镁肥的植物灰中的镁量。1930年布兰费尔德在不含镁的水中栽培出有叶绿素的植物,而叶绿素分子内含有4.51%的氧化镁,这么多的镁从何而来?这使他本人不可想象。

1959年11月,法国内务部劳动卫生局环境卫生科科长克尔符兰向法国医学会提出了一篇关于“生物和原子转换”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关于这种生物化学行为的假说——“生物原子转换说”。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一样,都离不开元素的活动和运动规律;人和生物也与无机物一样,都是元素在地球上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不同伪元素在人体的不同单位内担负着不同的职务。如果人体缺少某种或某些必需的元素,就可能引进疾病;某些元素过多了,也会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但是人的饮食不论就质量还是就数量来说,都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克尔符兰认为,人的生命作用可能具有把过剩的元素转变成所需元素的功能,其他生物的生命可能也具有类似的功能,而人和生物的细胞质就起子原子反应堆的作用。

生物使元素转化-奇草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