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是怎样把恐龙给打败的呢?
有人猜测,哺乳动物大量偷吃恐龙的蛋,使恐龙无法育出后代,最后断子绝孙。但是,这种说法不能自圆其说。因为鳄鱼、蜥蜴和龟的蛋也不可避免地曾被哺乳动物偷食,但它们却一直活得好好的。
又有人推测,哺乳动物身躯细小,行动敏捷,很有“心计”。
它们白天躲在洞穴里养精蓄锐,夜幕降临后,成群结队地悄悄溜出来四处活动觅食。如发现有昏睡的恐龙,则群起而攻之,而后吃掉它。
据认为,冷血的恐龙在气温较低的夜间,体内代谢度大大减慢,周身变得呆滞麻木,当受到哺乳动物的围攻时,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尤其是那些老、幼、病、残的恐龙,更成了哺乳动物们集体享用的美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恐龙数量越来越少,直至销声匿迹。
哺乳动物靠夜袭的战术干掉某些恐龙,这样的事不能说没有发生过。但要消灭那么多的庞然大物,令人难以置信。何况这种说法也不能解释白垩纪末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类为什么也灭绝了。
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与哺乳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是有的,但按当时哺乳动物的实力,根本不是恐龙的对手。在整个中生代,恐龙牢牢地占据着陆地环境,只给哺乳动物留下了很小的生活空间。
在恐龙眼中,像哺乳动物这样的竞争对手,无足轻重。它们身上那点肉,还不够大恐龙塞牙缝的;只有那些小恐龙才会捕捉哺乳动物充饥。
恐龙灭绝时,哺乳动物并不强大。在恐龙灭绝后。又过了100万年~200万年,哺乳动物才获得空前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不是被哺乳动物赶下台的。
在恐龙灭绝问题的探讨中,不少学者强调的是单一的因素。然而相反的观点却认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地质及化石提供的线索表明,白垩纪的地球上,发生了许多对恐龙来说十分不利的变化。
白垩纪中晚期大陆加速分裂漂移,海洋环流变得比先前复杂了;白垩纪后期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加剧;往昔温暖的浅海向后退去,陆地的面积扩大,地势不如以前平坦了;非洲大陆与欧洲大陆相撞,太平洋周围升起了许多大山脉。这一切(可能还有天文方面的因素)使地球的气候转冷了。
植物界的变化更大,白垩纪早期和晚期迥然不同。早期是裸子植物为主;而到晚期时,有花的被子植物则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变化对恐龙来说是灾难性的。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互相关联着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恐龙。侏罗纪时盛极一时的蜥脚类恐龙,到了白垩纪却成了少数,而且种类已更新。我们熟悉的马门溪龙、梁龙、雷龙等均已退出历史舞台,新演化出来的蜥脚类也如日落西山,指日可数。
白垩纪前期出现了禽龙,但到后期鸭嘴龙就把它们的禽龙老前辈给淘汰了。鸭嘴龙成了当时数量最多的植食恐龙,因为它们能适应那时的环境。
似鸵龙、甲龙、角龙、霸王龙等在白垩纪后期也纷纷出台亮相。但它们哪里知道,以恐龙为大主角的这幕演了1亿多年的历史剧,已到了快终场的时候。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白垩纪晚期是恐龙有生以来过得最艰难的时期。由于植物的更替,往日合胃口的食物(蕨类、裸子植物)大大减少。许多恐龙也许曾试图改变食性,无奈被子植物常含有毒素,吃了胃感觉不舒服不说,可能还会引起腹泻或便秘,弄不好还会中毒丧命。
因缺乏可食的植物,饥荒在恐龙群体中蔓延,引起大批恐龙的死亡。饥饿使恐龙的身体素质下降,疾病和传染病乘虚而入,肆虐流行,在加拿大阿尔伯达恐龙公园中,曾发现有300多条刺甲龙集体死在一处变成了化石,死因不明,是不是某种可怕的瘟疫杀死了刺甲龙?
除挨饿外,恐龙还承受着其他痛苦的折磨。
许多人认为,白垩纪末期大量恐龙蛋化石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由于环境的恶化使雌恐龙的内分泌出了毛病,结果生下的蛋多数不能正常孵化。
哺乳动物的不断崛起,也曾对恐龙的下台起过一些作用;但有人说这种作用不是在竞争上,而是在食物的供应上。
在白垩纪末的环境巨变中,哺乳动物(还有昆虫及其他小动物)也是受害者之一,它们的大量死亡,使靠小动物为生的那些恐龙也跟着遭了殃。
也许,6500万年前曾有一颗小天体撞过地球,但它带来的灾难不过是给已濒临灭亡的恐龙来了一个雪上加霜而已。
总之,这种种的不幸因素合在一起,使恐龙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在白垩纪后期的3000多万年间,它们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灭绝。
恐龙灭绝的多因素观点,虽非无懈可击,但与其他种种推测相比,其合理的成分应当说是最多的。
6500万年前,恐龙惨遭灭顶之灾。可为什么同是爬行动物的鳄类、龟鳖类、蜥蝎类、蛇类以及那个不大出名的喙头蜥,却能大难不死,延续至今?
这个问题虽没有十分肯定的答案,但科学家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1)残存的爬行动物身躯均较细小,远不如恐龙那样巨大。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长处,在生存方面起码有两大优势:一是在危机来临时便于找地方(如地下洞穴、岩石缝隙)隐藏和躲避;二是肚皮小、食量不大,在食物缺少时比较容易填饱肚皮,不至于饿死。
(2)残存的爬行动物一直生活在与中生代相似的自然环境中。例如地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或温暖,各类爬行动物十分繁盛。特别是鳄类,不仅生活在这些地区,而且像它的祖先一样,从未离开比较安全的水栖环境。
(3)一些残存的爬行动物对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例如蛇类、蜥蜴类、鳄类、龟鳖类,在寒冬来临之际它们能进行冬眠。有了这一招,它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范围扩大到温带,并且使自己的家族延续不断。
(4)缺少竞争者。在残存的爬行类栖息的地方,因地理隔离而孤处一隅(如海岛上)。那里没有生活习性与爬行动物一样的哺乳动物,没有谁与它们争食,当然更不能有捕食它们的哺乳动物存在。印尼科摩多岛上的巨蜥和新西兰一些小岛上的喙头蜥,就生活在这类地方。它们从恐龙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天敌。
不管怎么说,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毕竟已成为过去。今日的地球上,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正日渐缩小。目前,威胁爬行动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人类。
地球上的古生物,尽管时过境迁,但也有些幸存者。水杉就是一种孑遗的植物,那么恐龙有孑遗的可能吗?尽管至今没有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发现过活恐龙,但不能下结论说:恐龙根本就不可能残存到现在!
当然我们说的残存的恐龙,其模样应与6500万年前基本上差不多,例如,我们熟悉的蜥脚类恐龙、甲龙、角龙、鸭嘴龙及霸王龙等。
中生代时的古老动物至今仍然有子孙后代的,而且形态没什么大变化的,虽说数量不多,但却有那么一些。
鳄类、龟鳖类、蜥蜴类、蛇类及喙头蜥类自不必说,就连人们认为早在恐龙消失前就已绝种的腔棘鱼(两栖类的祖先类型),也于1938年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被发现。
据此推理,个别的恐龙遗老遗少们至今仍生活在地球的某个角落里,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