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功能信息
特异功能少年小于的哥哥在大港油田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发现家中已遭撬窃,随即向公安局报案并写信告知了母亲。小于听母亲说了此事后,就静心想了一会儿,忽然她说好象看到一个身穿蓝白格子衬衣,下穿黄裤子,约二十三、四岁的瘦长脸青年,翻进了她哥哥的家,脚踩着一个小凳,用工具把哥哥家的箱子给撬开了,偷走了其中的钱和衣服,还偷去了放在柜子里的一块手表,然后匆匆忙忙翻窗而逃。家里的人听了以后,以为小于在瞎猜,根本就没当回事。
两个月后,哥哥来信告诉家里说,小偷被逮住了。小于的母亲想起小于描述过的小偷模样,怀着好奇的心情去了大港油田。小于哥哥向母亲讲述了公安局抓住小偷的一情一节,并说自己曾去公安局作了证。小于母亲试探着问,这小偷作案那天是不是穿的蓝白格衬衣和黄裤子?是不是瘦长脸,二十三、四岁年纪?是不是从窗子里翻进屋子又越窗逃走的?小于的哥哥惊奇得目瞪口呆,连连说:“是呵,是呵。怎么,您去过公安局?”“不,没去公安局。是你妹妹用特异功能看到的。”小于的哥哥这才恍然大悟,是呀,早先是知道自己的妹妹有这种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事后辨知的特异功能,但没料到有如此之神。
那还是几年前的一次实验,科研工作者请小于透视一个黑色公文包中的物品,她看了一会说,包里有三块手表。但打开一看,包内只有两块表。小于又看了一下,口气更坚决地说,是有三块手表!而且还说出了不在包内的那块手表的牌子和形状。实验组负责放表的同志听后大吃一惊,他说起先他确实放了三块表,在测试前五分种临时改变主意,删、于刚才讲的那块手表从包里拿出来了,当然他完全是无意的,没想到小于竟然能“看”到放入又取走的物品。为了进一步证实小于的这种功能,科研人员又让小于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铅笔盒里,先放了6支不同颜色的铅笔,然后在实验前取走两支,再请小于辨认。小于准确无误地说出原来放入的铅笔数以及后来又取走的那两支铅笔的颜色。
这一新的特功能的发现,被称为“辨认遗留信息”或“辨认残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