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技术的新高度-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国古文化

时间:2024-11-09 02:53:04关键词:纺织,技术,新高度,曾侯乙,中国古文化

纺织技术的新高度

我国是丝绸的王国,但汉代之前的丝织品却非常少见。曾侯乙墓的丝织品,虽然绝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但从仅存的一些残片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技术的发展高度。

首先,此墓首次发现了丝麻交织物。

纺织技术的新高度-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国古文化

此墓出土的丝织品种有纱、绢、绣、锦四种,其中纱的残片有五块,最大的为(9×5)平方厘米,最小的一块仅(4.5×3)平方厘米,组织为平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纱都是丝麻交织品。经线有丝线也有麻线,丝、麻线相间排列,纬线全是丝。麻线粗些,投影宽度约为0.2毫米;丝线细,投影宽度在0.15毫米左右。丝麻线均有拈度,拈向为S拈。这些残片的经密在每厘米30根左右,纬密在每厘米25根左右。由于经线中丝麻粗细及反光程度不一,组织表面有影条状。这种丝麻交织品,在我国系首次发现,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丝麻混纺织品。自从有了混纺,人类也就可以交织出各种不同质地的织物,为人类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衣料。时至今日,混纺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更可知,最初出现混纺交织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此墓出土的丝织品经鉴定为桑蚕丝,截面面积在60~124平方微米之间,一般为100平方微米左右,比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纤维(平均截面为40平方微米)、商代一些丝织品纤维(平均截面为50.6平方微米)截面面积增加了1~2倍,说明养蚕业(即蚕丝质量)有很大的改进。以上丝麻交织品的麻经鉴定为芒麻、大麻、杂麻,说明麻织业有很大的发展。

纺织技术的新高度-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国古文化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