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中失落的一块
对共时性(SYNCHRONICITY)非常感兴趣的小说家亚瑟.科斯特勒(ARTHUR KOESTLER)是“图书馆天使”一词的发明人。他用它来形容在研究的过程中,在最需要的片刻,巧妙地找到最需要的资讯的那种运气。
就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幸运之神眷顾了我。时间为1993年夏,经过连续数月的旅行,我不但身体疲惫,精神也陷入低潮。一块如大陆一般大的土地不可能消失于无形的地理学理论,逐渐让我信心动摇,使我对自己挖掘到的资料产生怀疑。就在这时候,我接到一封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小镇那奈摩(NANAIMO)的信,提到我先前写的一本书《奇迹与象征》(THE SIGN AND THE SEAL),以及书中提起的亚特兰提斯理论,和“从水中存活、散播文明”的英雄形象。
1993年7月19日
亲爱的汉卡克先生:
在研究了17年失落大陆亚特兰提斯后,我和内人完成了一本书——《天塌下来的时候》(WHEN THE SKY FELL)。我们非常沮丧地发现,少数几位我们接触过的出版社,虽然对书的写作有兴趣,但是对亚特兰提斯这个话题却非常排斥。
在《奇迹与象征》中,你提到“洪水下存活的人,传承了万物开始的秘密”。我们的书针对那些残存的人可能移居的地方做了一番调查。他们很可能搬至高纬度、有淡水湖的地方。的的喀喀湖和坦那湖(TANA LAKE位于埃塞俄比亚,《奇迹与象征》大部分便以此为舞台)的天候恰巧适合,而且这个地区环境安定,有很好的条件让这些人再度开展农业。
同信附上《天塌下来的时候》的概要。如果您有兴趣,当将寄上原稿。
兰德.佛列姆亚斯(RAND FLEMATH)敬具
我开始翻阅概要。读了开头的几个段落后,我发现已找到我一直在寻觅的那块失落的拼图。它和我研究的古代全球地图完全相合。那些地图,不但正确地描绘出冰河床下的南极大陆(见本书第一部)。从其概要中,我可以看出各地的古代神话中出现的大洪水和全球性大灾害,对环境的影响的确存在过。而且,佛烈姆亚斯还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北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内,会发现大量似乎为“瞬间冷冻”的哺乳类动物;为什么现在北纬90度以上,草木不生的永久冻土层中,会发现高达90英尺的果树化石等谜题。他对于公元前15000年以后,北半球最后的冰河期的突然化冰,以及和化冰同时产生的全球性火山活动成因等提出了解答。他回答了悬在我心中的一个大问题:“好端端的大陆,怎么会消失?”其实,他的说法建筑在哈普古德的“地壳移动”理论基础之上。对于哈普古德这个激进的地质学假设,我早有所闻,而佛列姆亚斯将它摘要如下:
南极大陆,可谓最不为人所知的一块土地了。我们大部分人都假设这块海上的大岛,已经被冰雪封闭好几百万年。但是最新发现证明,南极中有一部分的土地,至少在几千年前还没有为冰覆盖。而就地质学而言,那是非常近的事了。我们可以用“地壳移动”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南极大陆的冰床,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成为今天的形状。
佛烈姆亚斯所指的“地壳移动”解释,其实就是指哈普古德所提出的假设:南极大陆块一直到公元前11000年以前,其实并不位于南极,而是在距离它现在位置至少要北2000英里(气候比较温和)的地方,但是在经过一次地壳大变动以后,才移动到现在的位置。
佛列姆亚斯还继续写道:
地壳移动,使大块土地漂移至死亡圈(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一带),这观象至为明显。凡是动物大量绝灭的土地(尤其南北美和西伯利亚),显然都是因为纬度激烈变化的结果……
地壳变动所带来的结果当然是激烈异常的。地壳随地球内部的激烈变化,而发生激烈的地震、洪水。大地呻吟,位置改变,天空好像要塌下来的样子。海洋深处,地震频繁,造成的海啸冲击海岸,淹没土地,有的地块被挤冲到比较温暖的气候带,有的则被打进南北极圈内,永远被冰块所覆盖。冰原溶化,使得海平面节节上升。所有的生物必须要适应环境,要不然就移居他处,否则便被淘汰……
在阅读中,我联想到哈普古德对地壳的一些描述:硬而薄,一旦剥离,“就好像剥橘子一样,皮与肉分离后,橘子依然完整,只是表皮打散了而已”。
看到这里,我还对内容相当熟悉。但是两名研究者继续提出了两个我没有想到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