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标本记录古老地质年代的时钟-神奇的世界

时间:2024-11-08 21:44:08关键词:珊瑚,标本,记录,古老,地质年代,神奇的世界

珊瑚标本记录古老地质年代的时钟

剖开一棵大树的树干,可以看到一圈圈的环纹,只要数一F环纹的数目,就可以知道这棵大树长了多少年。这种环纹叫故年轮。从一根大象的门齿上,也可以看到一节节的同心圆状沟生长环,这是记录大象年龄的年轮。某些生物体上具有“年轮”的现象,虽然早被人们所认识,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63年,美国的康乃尔大家的威尔斯教授发现,在珊瑚比石的表壁上,也有类似“年轮”的痕迹。他研究了不同地质时朗的不同种属的表壁保存特好的珊瑚,发现在这些珊瑚的表壁上,都有十分清晰但又很规则的条纹。条纹有粗有细,大约每隔6~20毫米有一个很粗的条带,叫环隆;两个环隆之间有四百个左右比较纤细的条纹,叫做环脊。经过与现代的珊瑚虫对比,他得出结论说:环隆代表一年生长纹的界限,而环脊代表一昼夜生长的界限。距今约三亿八千万年的泥盆纪中期的珊瑚化石上,每年有三百八十五至四百一十个环脊,而现代珊瑚虫表壁上的环脊则大致为三百六十个。这就可以推出,在泥盆纪,每年平均为三百九十八天。

珊瑚标本记录古老地质年代的时钟-神奇的世界

1965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斯克拉顿在研究北美的中泥盆纪的珊瑚化石时,又发现某些珊瑚的表壁,除了能反映每年有多少天以外,还能计算出一个月有多少天。他根据大量的材料指出:在每一个标本上,都可以看到七、八个到十几个收缩沟,或叫环沟。环沟内平均有30.59个环脊。这就是中泥盆纪时每月的天数。

古生物学的研究,正好与天文学家的计算相吻合。天文学家指出:地球自转的速度是越来越慢,大约每隔十万年日长(即一天的长短)增加两秒。在古生代时,地球自转的速度比现在大得多。在五亿前的寒武纪时,一天只有二十一点四小时,每年有四百二十四天。天文学家计算泥盆纪时每年有三百九十九天。而按古生物计算的结果,泥盆纪时每年有三百九十八天,基本上是一致的。

珊瑚标本记录古老地质年代的时钟-神奇的世界

近来,对古生物钟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可喜的进展。人们根据古生物钟,不仅可以了解一个月有多少天,而且可以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澳大利亚科学家根据贝壳和珊瑚化石判断,约在十五亿年前,地球上一天可能只有九个小时,而一年则有八百至九百天。

德国地质学家卡恩和美国物理学家蓬比研究了软体动物鹦鹉螺的贝壳,发现鹦鹉螺每生活一个月,就分泌一种石灰质,在外壳上筑成象房间一样的小格子。数一数这些小格子,就知道它生存了多少个年月。更有趣的是:这个小格子上,还有可数的螺纹。现代的鹦鹉螺每个小格子上的螺纹是二十九条或三十条,正好代表每月有多少天。再观察鹦鹉螺的化石:在七千万年以前(白垩纪晚期),每一小格里只有二十五条螺纹,而四亿年前(奥陶纪)只有九条。他们得出结论说:四亿年前,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只需九天。

珊瑚标本记录古老地质年代的时钟-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