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制度-反对拿破仑的文学

时间:2024-11-22 04:35:08关键词:反对拿破仑的文学

拿破仑对文学的兴趣不及对舞台浓厚。他十分留意法国剧院的节目内容,他也发表戏剧评论。法国剧院抛弃了伏尔泰,重新演出高乃依和拉辛,大半是出于他的主张。但他欣赏文学的能力就没有如此高明了。他爱读小说,常带着许多小说——大部分是浪漫言情的故事——随战南北。在圣赫勒拿岛的餐桌谈话有些是很好的文学批评,由这些可以看出他对荷马、维吉尔、高乃依、拉辛、拉封丹、塞维尼、伏尔泰、理查森、卢梭等人的了解。可是他无法领会莎士比亚,“读他的戏剧,根本无法终卷。这些作品糟透了。没有一处比得上高乃依或拉辛的”。(莎士比亚的法文翻译本的确十分糟糕,不合原作意旨。)

正如一般从政、从商的人士,拿破仑对高谈政治和经济的作家从不欣赏。他认为他们只是一些雕琢字句的人,几乎没有对现实或对人类天性和能力的正确判断力。他坚信他比他们更了解法国人民的需要,他们需要廉明有为的政府、合理中庸的税制、私有自由的企业、供需无缺的市场。劳工需要就业和工资的保障,农民需要拥有私人的田产。人民希望法国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人民遂其所愿,他们就不会再坚持要以口舌之辩,继之以算人头的方式决定法案或选举公职人员。在他尽力达成这些目标时,也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光荣,绝不容讲坛上或执笔的大爷干涉纷扰。如能以奖额、年金或政治的甜头让他们安静,这些镇静剂不可吝啬施予。此外,任何干扰执政或皇上清静的人,都必须禁止他们公开出书或摒绝于巴黎或法国之外。1802年,拿破仑写道:“在一个混乱因素已经潜在的社会里,如果毫不限制出版自由,必定马上又将陷入无政府的状态。”

拿破仑为了监视舆论,特援督政府先例,授权邮政局长开启私人信函,检录不利政府的言论,再将摘录的内容呈送他本人或转交巴黎邮政总局的黑函处。他指示其私人图书馆员以下事项:“摘录当日杂志的政治言论”,于“每日5至6时”呈送他本人;每隔10日,将最近10日出版的书籍或小册做“分析”呈送皇上;每出戏剧在初演48小时后,应将此剧的内容及政治倾向分析报告上级。同时该员应于“一星期(10日)的第一日及第六日5时至6时之间,将值得注意的广告和招贴的说明呈上。该员对各二级学校、文学集会、教堂的言论行为,凡认为可能与政治和道德风气有关的,均应尽其所知,呈报上级”。

1800年1月17日,拿破仑又援督政府先例,命令当时法国73家报纸中的60家停止发行。至年终只有9家幸免于难,他们均为言论缓和者。他曾说:“三家敌对的报纸比起一千把刺刀更为可怕。”此外,《导报》定时为拿破仑的政策辩解。因此,当时一位文士曾将此政府喉舌改名为“撒谎者”。有时拿破仑还亲自执笔,甚至撰写书评。虽然他不署名,但文中权威式命令的口吻透露了作者的身份。如:

检查制度-反对拿破仑的文学

我希望阁下函知《论坛日报》、《公开报》、《法国公报》等报编者——这些应为读者众多的大报——明告他们……革命时期已经过去,如今法国只有一个政党。我绝不容许任何报纸的言行违抗我的利益。他们如敢刊载任何有一丝毒素的文章,那个大好的早晨就有人叫他们闭嘴。

1800年4月5日,检查制度扩及戏剧。官方的理由是:私下的言谈也许无甚危害,然而同样的言论假借历史名人之口,再由知名的演员极其生动有力地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其影响则可观。再加上观众之间情感的互相激荡,加上个人不加深思、感情用事,因而此言论往往有雷霆万钧的影响。在此检查制度下,任何含有批评王朝、赞扬民主成分的戏剧均不得公开演出。《恺撒之死》一剧,由于演出时观众为布鲁图攻击独裁的演说喝彩,而被剔除于剧目之外。

最后政府控制了所有出版的文字。“只有获得政府信任者方可出版。一个以文字公之于世的人正像一个对大众集会演说的人一样。”他可能会散播煽动的言论,因此应视为潜在的纵火犯一般看待。因此,每个出版商在印刷某书以前,必须将草稿送请检查。他必须同意删除某些不利言论,或同意以当局建议的章节取代,方可取得出版许可。甚至在检查通过、书籍出版后,警察首长仍可以没收出版物,甚至加以完全销毁而不必顾及此举给作者和出版商带来的损失。

在这个心灵的牢狱里,文学挣扎奋斗以求生存,其中最值得歌颂的是一位女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