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精神

时间:2023-10-25 19:19:04关键词:日耳曼哲学

《精神现象学》写于耶拿,正当法国大军逼近该城之际。该书于1807年出版,正是法国大革命之子以毫无怜悯之心对普鲁士蹂躏之时。一切证明,在从君主政治通过恐怖手段摸索前进到另一个君主统治的历史中,人类的精神已在迈向自由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黑格尔于是尝试研究人类精神的各种现象,如感觉、认知、感受、意识、记忆、想象、欲望、意志、自我意识和理性。也许在研究的漫长道路尽头,他可觅得自由的秘密。他不但对此研究计划毫无惧色,还准备进一步研究在社会、国家、艺术、宗教和哲学中的人类精神现象。他的追寻研究成果是他的名著、雄辩、暧昧、挑战和气馁,但对马克思、克尔恺郭尔(Kierkegaard)、海德格尔(Heidegger)和萨特(Sartre)诸人产生了影响。

难题始自“精神”(Geist)一词,这个精神一词使“ghost”、“mind”、“spirit”和“soul”几个字都笼罩上暧昧的疑雾。通常我们将“Geist”一词翻译成“mind”,但在《时代精神》(Zeitgeist)一,我们则译之成“spirit”。如果“Geist”一词是指“mind”,则它并非指心理活动之外的一种分离的实体或实存物,而是指心理活动本身。独立的“心智力”(faculties)是不存在的,只有经验变成行动或思想的真正活动。

黑格尔曾为“Geist”一词下了许多定义,其中之一是把它与意识视为同一物。当然,意识是神秘中的神秘,因为就像要器官去解释经验一样,器官根本不可能自我诠释。然而,意识是我们所知最贴切、最特殊的现象。属于精神之外的物质,似乎比较不那么神秘,却较不直接为人所知。黑格尔同意费希特的说法,认为我们认知的客体是客体成为我们主体的一部分后方为可能,然而黑格尔倒从未怀疑外在世界的存在。我们认知的客体是另一位显然赋有精神的个人,则意识就对抗而言,便变成为自我意识。此时个人的自我于是诞生,而且很不舒服地发觉,竞争便是生命的交易。我们这位强硬的哲学家说,于是“每个人”“便下定决心要毁灭杀死对方”,直等到两者之一愿意屈服或死亡(潜在的、终极的,不过很少是清楚的)。

此时,“自我”依赖经验,仿佛知道为了生命的考验必须坚强起来。一切自我将感觉变成认知,将之储存于记忆中,再变成理念的复杂过程,皆用于启发、润饰、欲望,而欲望便是意志的构成物。自我是欲望的焦点、连续和综合,知觉、理念、记忆、思虑,就像四肢,是自我寻求生存、欢乐或权力的工具。如果是一种激情,不论是好或坏,那么欲望都变得更强烈了,但激情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定罪,因为“世界上的大事莫不在激情之下完成”。激情可能导致痛苦,但只要有助于目标达成的则无妨。人生并非追求欢乐,而是追求完成。

黑格尔的精神

意志(欲望)是自由的吗?是自由的,但并非指不受因果原动力或法律限制的自由。意志是均匀分配的自由,因为它与实体的法则和逻辑相匀称。自由意志,指为悟性和理性开导的意志。不论国家或个人,唯一真正的解放必须是一种智慧的成长。智慧则是指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知识。最高度的自由是指概念的知识及其在自然基本过程中的操作,加上与绝对理念(神)的融合与和谐。

人通过三种方法可达到这种悟性和自由的极限:艺术、宗教与哲学。最初在《精神现象学》,进一步在《论美学》(Vorlesungenüber Aesthetik)中,黑格尔试图将自然与艺术史纳入其三个一组的体系公式中。他偶然从建筑、雕刻、绘画和音乐中获得了惊人的知识,而且对柏林、德累斯顿、维也纳、巴黎、荷兰等地的艺术收藏非常熟悉。他觉得艺术是一种不凭理智、而凭直觉的精神行为(意指直接的、强烈的、持久的认知),代表一种通过感官媒介的精神状态。他把艺术分成三大时期:(1)东方期,建筑试图通过庞大寺庙,如在埃及、印度等地,支持精神生活和神秘的幻想;(2)希腊罗马古典期,通过完美的雕刻形式来表达理性、平衡与协和的理想;(3)基督教的浪漫期,通过绘画、音乐和诗歌,试图表现现代人的感情和渴望。黑格尔发现第三期已出现了衰败的种子,他声称,艺术史上迄今最伟大的时期已日薄西山矣!

黑格尔晚年为宗教感到苦恼与疑惑,因为他发现宗教的历史性功用是塑造人格并维持社会秩序。但他对理性太热爱,因而不能献身于神学的摸索、圣徒的狂欢和苦痛,及对个人之神的恐惧和崇拜。他努力使基督教的信念能与黑格尔式的辩证法趋于一致,但他心不在焉,而受他影响最深的弟子,把他的神诠释为宇宙的非人格法则或理性,称不朽为人一生在地球上残余的、也许永无止境的影响物。

在《精神现象学》一书最后,黑格尔道出他真正热爱的哲学。他的理想是圣人,而非圣徒。在满腔热忱下,他主张:人类悟性未来的发展是无限的。“宇宙的本性并不具有可永远抵抗得住智慧的勇敢努力,宇宙最后必定会豁然开朗,将它本身的奥秘和财富完全摊开在意识的眼前。”然而,早在这个高潮时刻来临之前,哲学将会认知真实的世界并非是人接触或看到的世界,而是赋予世界以秩序和高贵的关系和规律,是那些使星星、太阳转动的不成文法则,是构成世界的非人格精神的法则。黑格尔宣誓愿意为这个绝对的理念或宇宙理性贡献一切,也将在其中找到他崇拜的他的自由和宁静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