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自路易十六诞生起(1754年),路易王族的作风皆是反对奇形怪状、弯曲的不规则形式及过于华丽的女性性格,一致主张男性化的曲线美和受赫库兰尼姆一地发掘物而引发的新古典艺术,采行对称化的比例格式,还追寻温克尔曼对希腊、罗马的热诚之心。在建筑上,具新派格式的特里农宫是最著名的模范。此杰作是杜巴利夫人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享乐的场所,她们认为此地的古典柱式与质朴率真适合娱乐,而不适合演说之用。近代的荣誉厅也是显著的榜样,建筑成类似塞纳河左畔的塞姆别墅。一所巨大的建筑物司法宫,宏伟无比,用熟铁建成,面对五月法庭设铁栅,此建筑曾于1776年重建。国际奥德恩剧院则带有多利安式的忧郁形式。此间剧院位于亚眠城(1778年),建筑师因卢梭之故,使其具有古典形式与文艺复兴风格。波尔多的维克多·路易是具有古典线条的极大剧院,约瑟夫·扬描述此建筑“是我见过法国最宏伟的建筑,使我不敢接触”。
房子内部装饰保有法国的文雅气质。绣帷不再追求时髦,只用于装饰扶手椅与沙发。壁纸来自中国,但主要装饰卧房。沙龙间的墙壁,以木头分割方格,再雕刻或油漆成各种图样,或饰以意大利最好的、具有阿拉伯风格的花样。路易十六时代法国最好的家具是指定里森纳与伦琴两人制作的。华莱斯收藏所有这些令人羡慕的成品,为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小特兰诺两位王后显耀之用。
雕刻术也兴盛了。路易十六时代有雕刻家皮加勒、法尔科内与卡菲耶里等。帕茹原本为王朝工作,现则为自己工作。帕茹接受路易十六的任命状后,以雕刻装饰皇室王宫与波旁宫。他主张“放纵心灵”,尝试融合当时的两个理论——纤细的情感与古典形式化。同时,他为传播艺术将女儿嫁给克洛迪翁,克洛迪翁的真实姓名是克劳德·米歇尔。克洛迪翁以赤土色粒带有轻微色情的风格,专心全力雕刻孟德斯鸠的人像而获得好评,后来全神贯注于雕刻《仙女与森林之神》。当时他边刻边歌咏,几乎达到忘形之境。这个雕像现存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
当时最杰出的雕塑家是让·安东尼·霍顿。他的父亲曾担任艺术学校的门房。霍顿出生在凡尔赛,路易十四在勒诺特公园内放置许多雕像,使他对雕刻发生兴趣。他拜皮加勒为师,苦心研究之后,20岁时获得罗马奖章的荣誉,使其声名远播意大利(1760年)。在罗马,霍顿雕刻了一尊圣布鲁诺像,甚得克莱门特十四世的好评:“这位圣徒可说是不采缄默原则。”在巴黎,他又雕刻或铸造了一连串的狄安娜像,其中一尊存于亨廷顿湖收藏所的青铜像,具有古典特征与法国优雅的气质。还有一尊更有名的努·狄安娜青铜像现存放于卢浮宫。它于1785年被拒绝放在沙龙内,(一位批评家说)或许因为“她太美、太裸露而不能暴露于大众眼前”,更可能的原因是此雕像违背了狄安娜传统的贞洁。
与18世纪许多艺术家一样,霍顿发现比雕刻神圣的女神更有好处的是现代人像。然而,他下决心力求完美,宁可显示出雕像的性格而不愿只是一张面孔。于是,他花费许多时间在医学校的解剖室内,研究解剖学。他尽可能小心地研究被塑像者头部大小的情形,然后非常协调地雕刻或铸造塑像。在巴黎曾因发掘一具尸体,要查明他是否是约翰·保罗·琼斯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霍顿将1781年为琼斯铸造的人像,拿来与之比较脑壳的形状大小,最后证实了是琼斯的尸体。霍顿曾创作米拉波受天花感染后的大理石像,雕刻出每一处阴影与皱纹,甚至眼睛深度显示的愤怒感和唇间表现要说话的状态。
不久,霍顿开始创作太阳神的雕像。霍顿借着大理石与青铜表现出太阳神的肌肤和历史的灵魂。此外,还能见到霍顿创作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达朗贝尔、布丰、杜尔哥、路易十六、叶卡捷琳娜二世、凯格利欧斯特若、拉斐特、拿破仑、奈伊的雕像。伏尔泰1778年到巴黎时,霍顿替他雕了几尊像。包括现存于卢浮宫的青铜半身像,此尊表现出伏尔泰的枯竭与疲倦状。一尊存放于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内,一尊存于华莱斯收藏所,一尊带有微笑的头部,由腓特烈大帝订购,但最著名的一尊雕像由德尼斯夫人交给法国国家剧院。此尊艺术史上的杰作表现了:伏尔泰坐在宽松的长袍内,多骨的手紧握椅把,薄唇、无齿,渴望的眼光中透着些许快乐。听到卢梭去世的消息时,霍顿赶紧到埃尔蒙诺维尔,取得卢梭去世时的面模,然后雕刻成像,现存放于卢浮宫,此尊也是伟大的杰作。
霍顿也替创造美国的英雄人物雕刻生动的头像,诸如华盛顿、富兰克林与杰斐逊。1785年富兰克林回美国时,霍顿与他同行。霍顿到美国后,急忙赶往弗农山,说服忙碌而有耐心的华盛顿,能坐着由他雕刻。这样断断续续地工作了两个星期,其成果被用来装饰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这尊花岗石的人像《弗吉尼亚人》,表现出那股战场获胜与任务待发的忧郁神情。此杰作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反映出霍顿的艺术特点。
格勒兹与弗拉戈纳尔在革命时期居王朝内,因雕刻绘画娇小精致,不为朝廷重视。代之而起的是一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他的艺术横扫法国,有独裁者之称,似拿破仑般经历流星般的一生。大卫向布歇学技术,成了一流的作图样者,注重色彩而不重线条与成分。布歇觉察到自蓬巴杜夫人、杜巴利夫人到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行为改变中,对胸部与臀部的需要减少。他劝大卫选择朴实无华的新古典形式,采行绘画罗马军人与英勇女子的约瑟夫·维安的风格。1775年,大卫与维安相伴至罗马。在那里,他受温克尔曼与安东·拉斐尔·门斯及陈列在梵蒂冈画廊的古典雕塑影响,还受赫库兰尼姆、庞培两地发掘物的影响。他接受新古典法则,将希腊雕刻术融于自己的绘画中。
回巴黎后,大卫在古典画的作品方面有卓越的表现:《赫克托耳死亡的哭泣》(1783年)、《霍拉提的誓言》(1785年)、《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布鲁特斯谴责亲子于死地归来图》,大卫在罗马完成最后一幅画,但他献给巴黎学术院时,其展览品遭艺术团体力言禁止,他将帆布掀起,加上当时的革命色彩。巴黎人看了涂改之后的图画,发现画家以严肃的伦理学观点痛责、背叛——反对王室的贵族气派,反对喜多装饰的暴政。于是大卫成了巴黎绘画界激进派的英雄人物。
大革命期间,大卫被选为公会会员,1793年1月为国王就位而投票。公会一位委员投票后却遭保皇党杀害(1793年1月20日),因公殉道而被示于民众,大卫替他绘了《雷比莱特死亡前最后一刻》(The Last Moments of Lepeletier),公会将此画悬于会堂内。此外,马拉被夏洛特·科迪杀害时(1793年7月13日),大卫为他画了一张半躺于浴缸内的画像,此画使艺术走上现实风格,以唤起人心为目标。上者两幅画的人物均为革命烈士,大卫同时热心地为丹东与罗伯斯庇尔作画。因而,大卫成了巴黎艺术界的领导者。
拿破仑取得相当于罗马执政官头衔的权力时,大卫为他作画,其热心之状好似他已成为泰洛的领袖。他心中的拿破仑确实有资格自命为“革命之子”(the Son of the Revolution),由拿破仑为保有欧洲诸王,使其还归法国而奋战之事便可得知。拿破仑称帝(1804年)后,大卫更受敬重。当时,拿破仑聘请他入宫。这位艺术家创造了多幅有名的作品:《拿破仑横越阿尔卑斯山》(Napolen Crossing the Alps)、《拿破仑加冕礼》(The Coronation of Josephine of Napoleon)、《鹰群分布》(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ogles)。这些巨幅画后来被悬挂在凡尔赛宫。同时,多才多艺的大卫展示他精心的杰作——雷卡米夫人与庇护六世教皇的人像。波旁家族复位后,大卫被以弑君罪名放逐出境。他逃到布鲁塞尔,其妻子前往与他同甘共苦(其妻曾于1791年大卫受革命热诚之心驱使时而与他分开)。于是,他的艺术风格转回古典流派,受门斯关照学习雕刻。1825年,大卫77岁,也是他的在艺术生涯中最灿烂、最后的一年。
大卫所画的人像中,有一幅画的是反对革命但喜爱国王与王后的维基·勒布朗夫人。夫人享年87岁(1755—1842年),著有一本《回忆录》,讲述自己年轻时代的往事(包括惨淡的婚姻),塑造了一位在艺术生活中一连串冒险旅行及抨击暴力诸行为的伟大妇女的典型。她的父亲是一位人像画家,在她13岁时去世,未留下任何财产。但伊丽莎白(维基·勒布朗夫人)凭学生时代的聪明精干,在13岁那年自食其力,靠画人像糊口。1776年,她嫁给画家皮埃尔·勒布朗,皮埃尔是路易十四时代的学者查理·勒布朗的侄孙。(伊丽莎白告诉人们)她的丈夫把她的钱浪费在“嗜赌和对风尘女子的放纵热情上”。她为皮埃尔生了一个女儿(1778年),随即与他分开。
1779年,玛丽·安托瓦内特自命不凡地让维基·勒布朗夫人画了20幅人像。这两位妇女成了挚友,一起歌唱。这种温和融洽的气氛,格雷特里由巴黎人的眼光中便能读出。维基·勒布朗夫人深受王室恩惠,因此其作品有上流社会的优雅,使画家们赞赏不已。她将每位妇女画得娇美动人,能将褪色的面颊加上艳丽的玫瑰色彩。不久,有钱的妇女都渴望由她画几张像。她赚得的酬金足以让她拥有一栋与巴黎优秀音乐家群集而居的昂贵的公寓。
维基·勒布朗夫人曾不顾与王后的交情,三次到卢韦塞尼作杜巴利夫人的画像。第三次离开时(1789年7月14日),听得巴黎炮火隆隆,她立刻转回,但只见巴士底监狱被攻下,获胜民众挥动矛器,任意砍杀贵族的头。10月5日,暴民再度整队步行向凡尔赛宫进军,俘虏国王与王后。此时,维基·勒布朗夫人已无处可去,只得开始她13年的流亡生涯。在罗马她为自己和女儿作画,在那不勒斯她为酒鬼哈米顿女士作画。此外,她在维也纳、柏林与圣彼得堡作画。革命过后,她回到法国(1802年),一切都变得繁荣,但她又活了40年,在革命再度来临前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