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尼·伯尔尼-文坛景象(1756—1789)

时间:2024-06-18 17:53:03关键词:文坛景象

有一位女性很短暂地在小说方面和斯特恩抗衡。这位女性于1752年诞生,是音乐史家查尔斯·伯尔尼的女儿。她小时候接触的,不是文字而是音符。范尼到8岁都还不识字,谁也想不到她竟会成为作家。她9岁时母亲去世。由于当时在伦敦登台表演的音乐家几乎全涌到其父家中,还吸引了许多知名之士前往,她就借着听字和音乐的方式来接受教育。她成长得很慢,再加上个性内向兼相貌平平,到40岁才找到丈夫。她那本著名的小说出版时(1778年1月),她已25岁。因为她担心这本小说会使父亲不悦,所以没有用本名发表。《埃维莉娜,一位少女踏进社会》(Evelina, or A Young Lady’s Entrance into the World)引起了一阵骚动。这种作者不署名的方式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传闻说该书出自一个17岁少女之手。在那的序言里被夸奖的约翰逊也撰文嘉许,还把那推荐给伯尔尼博士。泰罗尔夫人则嫌该书写得太短。泰罗尔夫人知道个中秘密时,消息马上传遍伦敦。范尼一夜之间成为社会上的女名流,人人读她的书,而“我那位既仁慈又虔诚的父亲更因为我快乐而极为快乐”。

范尼·伯尔尼-文坛景象(1756—1789)

她的技巧是以绵延不绝的回忆和生动的想象来勾画出一个在乡间由一位和斯特恩截然不同的牧师带大的17岁孤女所见的伦敦社会百态。毋庸置疑,范尼也为加里克的表现着迷,而心中也感到埃维莉娜写给她的监护人信中所说的那种感觉:“多么安详,风度多么活泼!他的行为多么优雅!他的两眼又有这么大的热情和蜜意……而他跳舞时,噢!我真羡慕卡拉林达!我真希望跳上舞台去和他们共舞。”厌倦了伦敦城罪恶的人们从这些有朝气的文字中感到这股清新之风洗净了他们的心灵。

这部一度极为风行的小说已不再风行,但范尼所写的日记仍然是英国文学和历史上极有地位的作品,因为日记里对约翰逊和乔治三世起到霍斯查尔和拿破仑时期为止的重要活动都有极亲近的描写。夏洛特王后任命范尼保管她的衣袍(1786年),而其后5年内范尼为王后穿衣、脱衣。这种不自然、生活圈子又小的生活几乎使我们这位女作家窒息。最后,她的友人终于救了她出来,而1793年青春已逝之时,她终于嫁给没落的亡命者阿伯雷将军。她以自己写稿所得和薪金来养活他。夫妇二人在法国隐居10年,因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吃紧而陷于孤立。1814年,她获许回英国接受其父临终的祝福,其父享年88岁。她自己也活到88岁,只是她生活在另一个天地里,她自己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简·奥斯丁(逝于1817年)竟从她这位一直活到1840年、被遗忘了的妇女所写的那些被淡忘的小说中获得写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