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非常爱好艺术,朝廷中的王公、仕女,还有那些正渴望控制全国的百万富豪也有此好。1769年,蓬巴杜夫人设立的塞夫尔工厂开始制造硬瓷器,在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虽然早在60年前德国人在德累斯顿和迈森两地已开始制造这种瓷器,塞夫尔的产品还是很快地在欧洲开拓了市场。伟大的艺术家如布歇、卡菲耶里、帕茹、皮加勒、法尔康涅、克洛迪翁也都为塞夫尔的瓷器做设计工作。同时,彩陶和精巧设计的软土瓷器也不断地由塞夫尔、圣克劳德、香蒂利、樊尚等厂的工人手中制造出来。
陶瓷工人、金属工人、精致家具的细工木匠、锦画织工等,群策群力为王室、贵族、财阀们设计和布置住宅。像由布瓦佐(Boizot)设计,而由古蒂埃以铜铸成的钟是当时特殊的一种饰物。古蒂埃和卡菲耶里两人擅长“奥莫卢”(ormolu),字面上是“镀金物”的意思,事实上是主要用铜和锌组合而成的合金,经过雕镂,再加以镶嵌,制成家具。精致家具的木工大师组成了一个得意而有力的公会,会员们必须在自己的作品上印上名字,作为负责任的标志。在法国,最有名的精致家具木匠是来自德国的弗朗索瓦·欧本及他的门徒亨利·里塞纳。二人参加了为路易十五制作一张“御用书桌”的工作(1769年),在设计、雕刻、镶嵌和镀金上都是用的洛可可式,国王为这张书桌花了6.3万银币。拿破仑一世和拿破仑三世都曾享用过,1870年存入卢浮宫博物馆,现在价值5万英镑。
在重视触觉价值的时代,雕刻几乎是以其最高的评价受到尊重,因为它的本质在于形式,而法国了解,艺术的灵魂在于形式,不在于色彩。于此女人又占了神祇的上风。表现出来的不是原形的自然残缺,而是敏感的雕刻家所能凝聚、构想而表现出的理想的形体和衣饰。雕像不仅装饰皇宫和教堂,还装饰了花园和公园。因此,在杜伊勒里花园里的雕像是巴黎最著名的雕像之一。而在赤土陶器、大理石器和青铜器方面,波尔多、南锡、雷恩、兰斯等地都不亚于巴黎。
库斯图二世(Coustou Ⅱ)这时制作了他最精美的作品。1764年,腓特烈二世委托他制作维纳斯和战神玛斯的雕像。1769年,库斯图制作完成后即送往波茨坦的萨斯克宫。同年他又开始为森斯大教堂制作多芬的庄严坟墓,为此他一直工作到去世(1777年)。在临终前十年他目睹了法国所有的4位显赫雕刻家的出现:皮加勒、法尔康涅、卡菲耶里和帕茹。
由于未能得到在罗马进修艺术的奖学金(grand prix),皮加勒在库斯图的帮助下自费前往。回到巴黎后,他以第一件杰作《天神信使墨丘里系缚鞋带雕像》(Mercure Attach?nt Ses Talonnières)获准进入艺术学院。老雕刻家让—巴普蒂斯特·勒莫安(Jean-Baptiste Lemoyne)看到这件作品时惊呼道:“但愿那是我的作品!”路易十五也很喜欢这一雕像,于1749年送给同盟国的腓特烈二世。不过,它终于又回到了卢浮宫,现在在那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这位年轻艺术家表现奥林匹亚众神使者的那份不耐神色的非凡技巧。蓬巴杜夫人非常中意皮加勒的作品,因此请他制作了许多雕像。他替她雕塑了一座半身像,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她和国王的恋情变为一般的友情时,他又以她的容貌雕刻了一座《迪瑟·阿米蒂耶》(Déesse de l’Amitié,1753年)。他制作了一座路易的雕像放在兰斯城的皇家广场(Place Royale)。他又为现在所谓的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完成了路易十五像。他为狄德罗铸了一座铜像,刻画出他因矛盾的哲理而感到困惑的形象。他又雕刻了斯特拉斯堡的圣路易教堂埋葬萨克西遗体的墓穴塑像,使自己在历史上留名,那是热情的战士慷慨赴死以博取胜利的英勇姿态。
这一时期最受大家关注和谈论的雕像,是欧洲的知识分子选中皮加勒制作伏尔泰的雕像。内克夫人于1770年4月17日在她举办的晚会上提了这项建议。她的17位客人(包括达朗贝尔、莫雷莱、雷纳尔神父、格里姆、马蒙泰尔在内)一致拥护这个意见,而且群起捐助一切费用。但消息传出后,有人表示反对,因为除王室外,为活着的人立像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何况高乃依和拉辛在他们生前也未立过像。虽然如此,捐款仍源源而来,甚至欧洲半数的君王也参与捐助。腓特烈致送了200金路易来纪念这位老友与敌对者。卢梭也要求准予参加捐献。伏尔泰本人极力反对,达朗贝尔则劝他接受。弗雷隆、帕利索——反对他的人也表示要共襄此一盛举,但不幸遭到婉拒,哲学家的宽恕没有反对者转变得那么快。伏尔泰告诉内克夫人,他并不是雕塑的适当对象:
我年已76岁,而且身心刚遭受严重的病魔侵袭了6个星期,几乎至今仍未恢复。据说皮加勒先生要来为我塑像。但是,夫人,塑像必须有个预期。我的双眼深陷达3英寸,而双颊就像旧羊皮纸一样紧贴着嶙峋瘦骨,仅有的数颗齿牙也脱落无遗。我现在所说的并不是在装腔作势,那是确确实实的事实。一个可怜的人绝不在那样的情况下接受塑像,皮加勒一定会认为他是被玩弄了。至于我,我有自爱之德,而羞于与他见面。假如他希望停止做这件怪异的事,我会劝他略作改变,拿塞夫尔瓷器的小像作他的模特儿。
皮加勒建议为这个著名的小老头塑造裸体像,这使问题更加麻烦,但他终被劝阻了。他在6月到达费内,这位害羞的哲学家断断续续地为他坐了8天,但很不安分——要秘书为他笔录,扮鬼脸,拿室内各式各样的东西玩——使这位雕刻家大伤脑筋。他带了一尊模型回到巴黎,工作了两个月后,于9月4日公开展示他的杰作。有半数的上流社会人士前来观赏,对之大为惊讶和赞叹。该像现陈列于学院图书馆的大厅上。
这一时期,皮加勒在雕刻上唯一的劲敌是艾蒂安—莫里斯·法尔孔内(?tienne-Maurice Falconet),狄德罗曾说过一则他们之间互相仇视的有趣故事。小两岁的法尔孔内最初以制作瓷像来避免与他直接竞争。尤其是迪吕依照法尔孔内创意的设计仿塑而成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更为可爱,它显示出这位希腊雕刻家的《加勒蒂亚》(Galatea)大理石像意欲对他说话时感到的惊讶状。那座雕像可以象征几被忘怀的一个真理:一件艺术作品必须要能传神达意,否则就不称其为艺术。皮加勒看到这个由一小块黏土塑成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时,他说出了一位伟大艺术家对另一位伟大艺术家经常表示的传统的赞美:“但愿这件作品出自我手!”可是,法尔孔内看到皮加勒的路易十五的像时,并未报以同样的赞美。他说:“皮加勒先生,我不喜欢你,相信你对我的感觉也一样。我看过你雕塑的那座像。要制作这样的一件作品并非不可能,因为你已完成了这一件。但是我相信是艺术就脱不了这一范畴。这并不妨害我们保持原有的作风与面目。”
在获得普遍的赞誉以前,40年的考验使法尔孔内变得很乖戾。他变得很孤僻,过“狄奥尼索斯”(Diogenic)式的简朴生活,易与人争执,贬视自己的作品,对生前或死后的名声都表示不屑一顾。《伯吉纽斯》(Baigneuse,1757年)一像使他终于成名——那是一位美丽的浴女以她的脚趾试水温的像。这时,蓬巴杜夫人对他热心起来了。他为她雕塑了《阿莫尔·梅纳森特》——爱神丘比特威胁要射出一支爱之箭的样子。他在一段时期成了雕刻界中的布歇和弗拉戈纳尔,制作出如《维纳斯与丘比特》和《维纳斯面对巴利斯的裸露像》等迷人的可爱作品。他在设计大烛台、小喷泉和小塑像方面独具匠心。他用大理石雕刻了现存于卢浮宫的“三美时钟”(Clock of the Three Graces),他以音乐代表蓬巴杜夫人,使她芳心大悦。1766年,他接受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邀请前往俄国。在圣彼得堡,他雕塑出他的杰作——彼得大帝的马上雄姿。他与狄德罗和格里姆共享女王的荣宠。为她工作了12年后,他与女王及她的大臣们发生了争执,愤然离开俄国,回到巴黎。1783年,他遭麻痹症的侵袭,其后的8年中,一直待在屋内,这更加强了他忧郁的人生观。
卡菲耶里可算是比较愉悦的一位,他的父亲雅各是前一时期中主要的铜像铸造者之一,为他铺陈了成功之路。他以一座留着胡须的老人像,在早年就获准进入艺术学院,该像取名为《河》(Le Fleuve)。法国喜剧剧院请他以法国戏剧家的半身像来装饰厅廊。每个人对他那理想化的高乃依、莫里哀、伏尔泰等人的雕像都感到很满意。他的杰作是一尊剧作家让·罗特鲁的半身像,那是中年的阿塔格南——垂发、鹰眼、狮子鼻、卷卷的胡须,这是雕刻史上最佳的半身像之一。皇家歌剧团由于羡慕法国喜剧剧院,因此怂恿卡菲耶里为他们的主角作像。他为卢丽和瑞米塑了像,但如今都已佚失。一座可爱的《少女》(Portrait of a Young Girl)仍保留着,那可能是歌剧中的一位芭蕾舞女,一对羞怯的眼睛和高耸的胸部构成了美妙动人的组合。
杜巴利夫人喜爱的雕刻家是帕茹。帕茹在罗马做过例行的见习后,因为接受了皇家的委任和国外的订货而成名甚早。他为这位国王的新妇作了12座像,藏在卢浮宫的那座穿着典雅的雕像栩栩如生。应国王的要求,他为国王的花园塑造了布丰的像,然后加上笛卡儿、蒂雷纳、帕斯卡和波舒哀的像作为纪念。他的最佳作品是他用来装饰凡尔赛歌剧院包厢最底层的浮雕。他的寿命很长,活到为路易十六雕像,哀悼他被送上断头台,而且目睹拿破仑横扫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