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赫时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是乔治·亨德尔。他崛起于德国,使精于音乐的意大利拜倒在他的脚下。18世纪前半叶,他称得上英国音乐的生命和历史。他把他的至高无上视为理所当然,也没有人怀疑这一点。他驾驭音乐的世界,犹如一个体重250磅、威风凛凛的巨人。
他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德国中部的哈勒(Halle),比约翰·巴赫只早了6天,比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则早了8个月。但巴赫和斯卡拉蒂的父亲都是知名的作曲家,自幼饱受音乐的熏陶,在必要的音律训练下成长,而亨德尔诞生在父母亲对音乐都不感兴趣的家庭。父亲是萨克斯威森菲尔的约翰·阿道夫公爵的宫廷外科医师,母亲是一个路德派牧师的女儿。他们对儿子热衷于风琴和大键琴蹙额不悦。但公爵听了他的演奏,坚持他应该接受音乐的训练,他们才同意让他跟随哈勒圣玛利亚教堂的风琴师察豪学习。察豪是一个热忱而辛勤的老师。11岁时,乔治已经写了11首奏鸣曲(现存6首),而且是一个技艺精湛的风琴师。察豪和他不再坚持反对的父母将他送到柏林,在即将成为普鲁士王后、文雅的勃兰登堡女选帝侯索菲娅·夏洛特的跟前演奏。乔治回到哈勒时(1697年),发现他的父亲刚过世不久。他的母亲则一直活到1729年。
1702年,他进入哈勒大学,似乎准备以法律为业。一个月后,哈勒的加尔文教派主教堂聘他接替他们酗酒的风琴师的职位。在那里待了一年后,这个不满于现状、盼望一个更广大天地的年轻天才,摆脱在哈勒的一切羁绊——除了对他母亲永恒的爱之外——向汉堡出发,在那里音乐几乎像货币一样流行。汉堡从1678年起就拥有一座歌剧院,18岁的亨德尔在那里获得一个第二小提琴手的职位。他和22岁的歌院首席男高音,后来成为18世纪最著名音乐评论家的约翰·马特森(Johann Mattheson)交朋友。他们一起到吕贝克去听年迈的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演奏,而且探询他接替圣母院风琴师的可能性,而他们发现继任者必须娶布克斯特胡德的女儿为妻,于是,他们在观望了一会儿后离去。
他们的友谊在一次荒谬可笑的戏剧性决斗中破裂。1704年10月20日,马特森自导自演了他的歌剧《克娄巴特拉》(Cleopatra)。这出歌剧无疑是成功的,而且经常重演。上演时,亨德尔坐在大键琴旁边指挥管弦乐团和歌手。有时,马特森被胜利冲昏了头,在他饰演的安东尼身死后,由舞台上走下来代替他的朋友担任指挥和大键琴手,兴高采烈地分享最后的喝彩。12月5日,亨德尔拒绝这种替换,这两个朋友激烈的争吵使这出歌剧更加热闹。而舞台上的表演结束后,他们走向公众广场,拔出佩剑,在剧院顾客和路人的喝彩之下打斗起来,马特森的武器击中了亨德尔外衣的金属扣而弯曲折断。于是,这幕悲剧变成以喜剧收场。一直到剧团的指导采纳了亨德尔的歌剧《阿蜜拉》,而需要马特森饰唱高音一角时,他们才收起彼此的愤恨。这出歌剧的成功(1705年1月8日),使这两个仇敌再度和好如初。
包含41首德文和15首意大利文咏叹调的《阿蜜拉》极受欢迎,在7个星期中重演了20次。这样一来,招致了控制剧团并写作大多数歌剧的莱因哈德·凯泽的嫉妒。汉堡歌剧院的声望逐渐衰落,在两年中,亨德尔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这时,美第奇的乔万尼·加斯东王子经过汉堡,劝他去意大利,那里的人都为音乐着迷,就是侍者也会以美声唱法吆喝。带着200个杜卡特和一封加斯东写给他的兄弟、佛罗伦萨歌剧院的赞助者斐迪南的信,亨德尔冒着腊月的阿尔卑斯山风雪,于1706年年底到达佛罗伦萨。发现斐迪南并无解囊相助之意,他又南下到罗马。然而,罗马的歌剧院已经被教皇英诺森十二世认为是罪恶的中心,而加以关闭。亨德尔只好到圣乔万尼·拉特雷诺教堂演奏风琴,被视为大师而大受欢迎。但因为没有人肯演出他的新歌剧,他又回到佛罗伦萨。这时加斯东也在那里,替他辩解,斐迪南才打开了他的钱包,于是《罗德里戈》(Rodrigo)正式上演。每个人都很满意。斐迪南给这个年轻的作曲家100个斯昆,及用瓷制器皿进用的晚餐。佛罗伦萨没有公众的歌剧院,而威尼斯有16个,于是亨德尔又前往威尼斯。
此时是1707年秋天。亚得里亚皇后正为亚力山德罗·斯卡拉蒂着迷,赞赏他最伟大的歌剧《厄巴多雷》(Mitridate Eupatore)。那里没有这个正开始学习意大利旋律奥妙的年轻德国人的空缺,亨德尔于是学习斯卡拉蒂的歌剧,并和亚力山德罗的儿子结为知交。据说在一次威尼斯的假面舞会上,亨德尔戴着面具演奏大键琴,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大喊:“那不是神奇的撒克逊人,就是魔鬼。”这两个当时最伟大的大键琴演奏家之间深挚的友谊,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一起离开威尼斯去请教年长的大师,然后又到罗马(1708年1月)。
这次亨德尔受到较好的待遇,《罗德里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首都,王公和主教都热诚相迎,使他更为自己的德国腔调和路德派的信仰而感到困扰。鲁斯波利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一座私人剧院,演出亨德尔的第一出神剧《耶稣复活》。里面的音乐在力度、复性和深度上都是一个新的启示。很快地,所有有教养的罗马人都在谈论这个“高大的撒克逊人”。但他的乐谱比意大利演奏家喜欢的困难得多。红衣主教彼得罗·奥托博尼演出亨德尔的合唱剧时,这首乐曲使担任第一小提琴手和乐队指挥的阿肯吉洛·科雷利大感困扰,他有礼貌地喃喃自语:“亲爱的撒克逊人,这音乐是法国式的,我不懂。”亨德尔由科雷利手里接过小提琴,以他一贯的手法急速地演奏。科雷利原谅了他。
那不勒斯仍有待征服。一个不可靠的传说描述亨德尔、科雷利和斯卡拉蒂父子一起到这个城市(1708年6月)。另外一个可疑的传说是,亨德尔在那里有一段罗曼史。但是,令人引以为憾的、审慎的历史记载认为,除了对他的母亲和音乐之外,在亨德尔的一生中,没有曾经恋爱的明显证据。一个能够写出如此热情的咏叹调的人,会没有自己的感情,这似乎是难以置信的事。或许他表达的感情乘着歌声的翅膀消散了它的热力。据我们所知,亨德尔在那不勒斯居留期间,最大的事是结识了温琴佐·格里马尼红衣主教,他是那不勒斯的总督,也是一个富有的威尼斯家族的后裔。他为这个作曲家提供了以尼禄王的母亲为古老主题的歌剧脚本。亨德尔在3个星期中完成了这部作品,格里马尼安排该作品在他威尼斯的家族剧院演出,亨德尔带着总谱匆忙赶到那里。
《亚格里平纳》(Agrippina)的首演(1709年12月26日),获得了亨德尔从未经验过的令人喜悦的成功。大方的意大利人并不嫉妒一个德国人在他们自己的竞技中击败了他们,带给他们庄严华丽的和声、大胆的转调及即使是他们喜爱的亚力山德罗·斯卡拉蒂也很少达到的技巧。他们高呼:“亲爱的撒克逊人万岁!”部分的喝彩是给出色的男低音朱塞佩·博斯基,他的声音圆润地涵盖29个全音的音域。
亨德尔现在已备受礼遇。英国驻威尼斯的大使,曼彻斯特伯爵查尔斯·蒙塔古劝他到英国。这时,选帝侯乔治·路易的弟弟欧内斯特·奥古斯塔斯王子提供他汉诺威宫廷乐长的职位。威尼斯是可爱的,它呼吸着音乐,但是一个人能够接受一出歌剧多久?而能依赖那些神经过敏的意大利人多久?汉诺威虽然有云雾和喉音,那里也有一座理想的歌剧院、固定的薪金、丰富的德国食物,他还可以时常骑马到哈勒去探视他的母亲。1710年6月15日,25岁的亨德尔被任命为汉诺威的宫廷乐长,年俸1500克朗,而且可以偶尔请假。这年秋天,他请求访问英国,并答应不久回来,结果获得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