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冒险的瑞典(1648—1700)

时间:2024-06-18 09:08:02关键词:波罗的海的争夺

让我们再看看,在17世纪环绕波罗的海四周的国家之间引起的各种争端:北边是瑞典;东边是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和立陶宛,在他们的背面是寒冷饥饿的俄国;南边是东普鲁士、波兰、西普鲁士、日耳曼;西边是丹麦,控制波罗的海到北海和大西洋的战略要地。各种势力互相争夺河流和海峡的控制权,海岸和港口的占领,商业路线的竞争,或者就是由此往陆地或海洋的通道。在这里,地理环境创造了历史。

此时,丹麦在波罗的海的舞台上扮演较小的角色。自由而专横的贵族们操控着国王的行动。1645年,它放弃斯卡格拉克海峡(Skagerrak)和卡特加特海峡(Kattegat)两地的权益。1660年,它虽然还占有挪威,却失去了瑞典南边几个省。腓特烈三世感觉到如果想抵抗外来的侵略,就必须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因此,借助国内教士和中产阶级的配合,他强迫贵族承认他拥有绝对、世袭的权力。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五世赏识并重用了格里芬菲尔德伯爵(Count Griffenfeld)苏马赫(Peder Schumacher)。苏马赫曾被路易十四誉为当时外交界最有能耐的人才,在他的协助下,经济改善,贸易和工业增多,陆军和海军也得以重新整编。伯爵致力于一种和平外交,这位新王却想恢复丹麦过去的强权和失地。1675年,他重揭与瑞典的旧怨,不幸失败。瑞典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领主权由此确立。

此时的瑞典接连出现多位有力的君主,在半个世纪中(1654—1718年)震惊了世界,只有路易十四差可比拟。如果他们有较大的资源基础,便可与法国平分秋色,而瑞典人民,也将由两位古斯塔夫王(Gustavus)、三位卡尔王(Karls)和大臣们的功绩,引发出文化的花朵以配合、鼓舞他们的胜利。战争虽然带来权力,却也消耗了他们的财富。瑞典虽以英雄的角色出现,实际上,却外强中干。一个如此贫乏的国家,居然能够睥睨国际,是颇可惊异的。150万的人口分成许多阶层,彼此钩心斗角,不能相安。贵族们控制国王,巧立名目,霸占王国,工业生产纯粹为了战争的需要,因此,往往在战后不能配合商业的需求。国外的属地是一种骄傲的负担。为争光荣而濒临崩溃的国家,幸赖一些忠心为国的大臣们的高度政治手段方得挽回。

查理十世古斯塔夫是勇不可当的克里斯蒂安王的堂兄、友伴、爱慕者和继承者,后者于1654年让位给他。他冒崩溃的危险,强迫贵族缴回所占的皇家庄园。借着这种“削减”政策,收回了3000座庄园,并重得偿付能力。为了补充金银货币,查理任命约翰·帕姆斯楚(Johann Palmstruh)筹建一家国家银行,发行纸币(1656年)——这是欧洲史上首次货币发行。有一段时期,聚积的流通量刺激着经济的成长,但由于滥发纸币,银行的试验不得不中止。几乎在同一时期,这位富于企业心的君主,把里加(Riga)的钢铁工业收归国有,替他的尚武政策奠下了一个更强壮的工业基础。

投机冒险的瑞典(1648—1700)

依其目标看,他完全是一个扩张主义者,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在欧陆夺得的领地,正受到反叛的威胁。波兰君主拒绝承认查理十世的瑞典王身份。不过,波兰因为哥萨克人的叛变而衰弱下去。俄国则暗中援助哥萨克人,很显然是想取得波罗的海航线。瑞典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陆军,而不敢将战士复员,最好便是借光荣的胜仗来维持纪律。所有这些情形,在查理看来,都需要和波兰打上一仗。农民和教士反对,他便以保卫和扩大宗教改革的名义,鼓励他们参战。

波兰是一个容易入侵却难以打败的国家。其东境纷乱异常,如此一来,便不能对付西边的侵扰了。查理率军攻入华沙,允许原有贵族保持传统特权,接受新教徒的投诚,而且承认对立陶宛的保护权。腓特烈·威廉勃兰登堡的“选帝侯”,想利用波兰溃败之际袭取东普鲁士(那时还为波兰所有)时,查理立刻派遣大军,快速西进。在普鲁士的首都,他降服选帝侯,强迫他立下《哥尼斯堡条约》(Treaty of K?nigsberg,1656年1月)。选帝侯承认东普鲁士为瑞典的宗属,将关税和地方税收的半数解交瑞典,并调配1500名士兵补充到瑞典军队。

查理引发的宗教事件打败了他。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用他们的影响力,召集一支反抗瑞典的联军,甚至信奉新教的丹麦和荷兰也加入了,因为他们害怕这位年轻的征服者,说不定下一步便会冒犯到他们的领土和贸易。查理迅速重返波兰,打败一支新的波军,重占华沙(1656年7月)。可是,此时波兰上下,都因为宗教的理由纷纷武装起来反抗他。勃兰登堡选帝侯中途变节,反而援助波兰。一向只知道如何打胜仗,而不知以实际可行的和局来巩固征服所得的查理,挥军西向丹麦,横越13公里的冰雪之地卡特加特海峡(1658年1月),打败丹麦,胁迫腓特烈三世签下《罗斯基勒和约》(The Peace of Roskilde,2月27日)。丹麦完全撤出瑞典半岛,同意关闭波罗的海的海峡,共同对付瑞典的敌人。丹麦迟迟不履行诺言时,查理便重启战事,征服哥本哈根后,他取消腓特烈三世的王权,兼领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王位。

在海上他就不如意了。当时两大海军阵营,英国和荷兰,本来相互敌对,此时却同意不允许任何国家借控制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海峡,来操纵波罗的海。10月,一支荷兰舰队强行通过海峡,解救了哥本哈根,驱逐小型的瑞典军舰回国。查理发誓要打到底,可是,出征前的冷战,早已表露了结局。在哥特堡的议会演说中,他发寒不已,随即死亡(1660年2月13日),此时正是他生命的高峰。

他的儿子查理十一此时只是一个5岁的幼童。于是,一位摄政的贵族,宣布战争结束,承认《奥利瓦和约》(Peace of Oliva),立下《哥本哈根条约》(1660年5—6月)。波兰声明接受瑞典宗主权。利沃尼亚归属瑞典。勃兰登堡获得全部的东普鲁士。瑞典得以保留南方的斯堪尼和本土省份,以及不来梅、凡尔登和波美拉尼亚。不过,波兰与丹麦联合保证准许外国船只进出海峡。一年后,瑞典和波兰在卡尔迪斯,和沙皇签订了一项虚情假意的和约。此后15年,波罗的海的争夺战以战争以外的方式继续进行着。

这些条约都可以算作瑞典一连串的胜利成果,不过,它很快又面临崩溃的边缘。两位摄政大臣,古斯塔夫·邦德(Gustav Bonde)和佩尔·布拉赫(Per Brahe),联合制止政府的开支。首相加尔迪(Magnus de la Gardie)胡乱花费,允许贵族、朋友和他自己支用国库行藏,而且为了取得津贴,不惜联合法国作战(1672年)。而路易十四只不过在几天前,才攻打瑞典的盟友荷兰。很快,瑞典便和丹麦、勃兰登堡和荷兰发生战事,在费尔贝林(Fehrbellin)为选帝侯所败(1675年6月18日)。欧陆上的属地,为敌人所毁。一支丹麦军队重新收复斯堪尼。瑞典海军在厄兰岛惨遭歼灭(1676年6月1日)。

在取得政权后,年轻的查理十一凭着个人的勇迈激励士卒,在一连串的战役中,解救了瑞典,并在隆德(Lund)和兰斯克鲁纳(Landskrona),打败了丹麦人。这些战绩,加上路易十四的协助,瑞典逐渐恢复了大部分失去的领土。一位新的外交英雄约翰和格里芬菲尔德伯爵合作,在隆德战后,不仅缔结了和平条约,而且使瑞丹之间,成立了一个军事和商业同盟。他们同意使用共同的币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要不是约翰于1680年死去(享年45岁),很可能就联合起来了。这两个国家,保持了将近20年的和平。

约翰告诉新王说,如果瑞典要保持强国的地位,就不能让贵族继续占用王国的土地,以免使王朝日益穷困、国家显得软弱。1682年,查理十一采取行动,配合教士、农民和工商人士的支持,断然实施“削地政策”。他调查并处罚官吏的腐化,并使瑞典的财政能够维持保护领土和履行责任的水平。查理虽然不是一位深受爱戴的国王,但确是一位贤君。虽然他不断增加战争,但他更喜欢不那么喧嚣的和平胜利。他建立了专制王朝,除此之外,只能选择另一种喧闹而没落的封建制度了。

在这段国泰民安的时期,瑞典的科学、文学和艺术蒸蒸日上。瑞典的建筑以泰辛(Nic?demus Tessin)设计(1693—1697年)的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巨型豪华皇宫为顶点。拉尔斯·约翰松(Lars Johansson)是诗人和剧作家,他具有意大利诗人莱奥帕尔迪(Leopardi)和英国剧作家马洛的双重天分,经常吟唱出愤世嫉俗的诗歌,后来在一间小酒肆的争吵中,被刺而死,享年36岁。达尔斯蒂纳(Gunno Dahlstierna)按照但丁的史诗,谱成《颂诗》(Kunga Skald,1697年),歌颂查理十一。国王死于诗词谱成的那一年,他拯救和再造的瑞典,差一点便被他那个更有名气的儿子毁掉。

查理十二年方15岁,等到欧洲地图经由铁血战争而重划的时候,他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他所有的举动都是按照军事训练的需要设计的;他学数学,是把它当作军事科学的分支;他读拉丁文,是为了看昆图斯写的《亚历山大大帝传》,如果不是想征服世界的话,也是想从那里学习用武力征服的野心。他身材高大、英俊、体格强壮、结实匀称,他喜欢军人的生活;私生活检点有节度;面临死亡的危险仍然面带笑容;他要求军队也跟他一样严格训练。他不喜欢女色,虽然经常求爱,却不曾结过婚。他用笨重的木叉猎熊;飞骑万里,在半覆着冰雪的水中游泳,嬉戏于半真半假的打斗;他和朋友们经常因此面临死亡的危险;在他勇锐、粗豪的外表下,藏着某些性格和智慧:他有揭露诡变外交的纯净;有荣誉的意识,掺杂些野蛮的气息;他有一颗明理格物的心,却不耐烦进一步间接使用思索或策略。他对生于帝王世家深感骄傲,从来不认输。在登基典礼中,他为自己加冕。他只在权力范围内宣誓尽职。有一位教士怀疑这位15岁的幼童是否能够胜任王位,他知道后,马上判他死罪,后来改判为监禁终身。

在他登基前后,瑞典是欧陆主要的强国,统治芬兰、英格利亚、爱沙尼亚、利沃尼亚、波美拉尼亚和不来梅;它控制波罗的海,使俄国不得由此进出;俄国、波兰、勃兰登堡和丹麦等国,利用瑞王年幼,企图扩张领土以争取商业利益。在这场混战中,有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来自利沃尼亚的骑士。约翰·帕特库利(Johann von Patkul)本是瑞典属民,后来加入军队,升迁为军官。1689至1692年,他强烈抗议查理十一在利沃尼亚的削地政策,被控以不忠的罪名。他只好逃往波兰,要求查理十二宽恕。被拒后,他投向波兰和萨克森王奥古斯塔斯二世,组成波兰、萨克森、勃兰登堡、丹麦和俄国联军,共同对付瑞典。奥古斯塔斯二世细思此计可行,便先和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缔约(1699年9月25日)。帕特库利前往莫斯科。11月22日,彼得大帝与萨克森、丹麦代表签约,同意拆散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