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心里疑惧不安,便表现出竞争性。各种团体、阶级、国家、种族,一如其组成分子因疑惧不安而钩心斗角,争其所欲,尤以法律不彰和缺乏保护力量的社会为然。大自然使所有生物为生存而竞争。欧洲1517年宗教改革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纷乱期间,这种集体的竞争利用宗教为其外衣,达到政治经济的目的。经过一个世纪后,斗争集团终于放下了武器,而基督教仅于废墟中幸免于难。
法国首遭其难,但最先复原。1562年至1594年的“宗教战争”对法国的影响如同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对德国及1642年至1648年的内战对英国的影响一般。法王亨利二世在1559年比武中不幸去世时,他15岁的儿子继承王位——弗朗索瓦二世。法国因哈布斯堡王朝与瓦洛伊斯家族的长期战争,几乎濒临破产局面。当时法国政府每年收入为1200万里弗,公债为4300万。许多地方官4年从未领到薪俸。法国人不理政府催促,拒绝纳税。财政冲突迫使里昂于1559年陷入经济混乱的局面。美洲的金和银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流入法国以后,法币贬值,通货膨胀,工资与物价竞相上涨。在此情况下,除消息灵通、老谋深算的金融业者和投机者外,一般民众都深受其害。1567年和1577年,政府曾明文规定最高物价和工资,但实际经济情况的混乱,并非法律条文所能遏制。战争一日不停,通货膨胀难以遏制。或许这是偿付宗教战争的一种不虔诚的手段。天主教会是全国一枝独秀的机构,1600年,全国共有9.4万名传教士、8万名修女、7万名僧侣或修道士及2500名耶稣会教士,拥有雄壮宏伟的大教堂、堂皇的主教辖区及广大肥沃的土地。法国1/3(有人说2/3)的财富属于教会。宗教战争的幕后,隐藏着争夺或保有这份教会财产的野心。
所幸教会有一名叫查理·吉斯的人,他35岁时曾被推为洛林枢机主教,现为弗朗索瓦二世的首相。吉斯公爵世家之名,得自其靠近拉昂(Laon)的城堡,但大本营是在洛林,其地不久前刚并入法国版图。洛林枢机主教英俊潇洒、机警、睿智,生活严谨。他长于行政工作,并能说一口漂亮的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他只热衷于财富和权力,巧言令色,排除异己,大力削减政府的支出,到处树敌。他的长兄弗朗西斯(即吉斯公爵)曾以熟谙兵略名噪一时,被聘为国防部长,但在法国财政濒临破产需要和平时,他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他喜欢光荣、华服和表现骑士精神,他高雅的风采和优美的仪表,使他成为崇信天主教的法国人的偶像。他不能容忍异端,主张以武力铲除它。他和他的弟弟都认为,如果法国像英、德两国一样地接受新教,法国教会可能会寿终正寝,同时也可能使维持法国国家统一与社会秩序的宗教热忱消失无踪。为了维护他们的信仰和权力,吉斯兄弟冒险犯难,备尝拂逆,负起拯救法国的责任。
法国的新教徒“胡格诺”派,在来自日内瓦的教改家加尔文的号召和领导下,不再是一个弱小无助的团体,已成为从教义和社会两方面反抗教会的一股急速蔓延的力量。加尔文认为这些人约占1559年全法国人口的10%。米什莱(Michelet)则估计他们到1572年时,人数将增加两倍。从多芬省到布列塔尼省,他们都有据点,尤其在法国西南部的势力更强。300年前,阿尔比派的异端曾在该地被根除。新教徒不顾弗朗索瓦一世与亨利二世严刑峻法的压迫,照常举行祈祷会,在庄严的布道上讲述宿命道理,并出版许多小册子,揭发教会的黑暗并攻击吉斯家族的暴政。他们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全国大会(1559年5月26日)。他们坦承效忠于法国的君主政权,但要在新教势力所及的地区组织共和政体。像其他被压迫的少数分子一样,他们对自由有一套暂时性的观念,但他们同意天主教的主张,法国须推行“真正的宗教”使之遍播全国。他们的教规比其他敌对的教会的教规更严格。他们不参加舞会,不穿华丽的服装,不看戏。他们愤怒地指责宫廷的淫乱,诚如珍妮·阿尔伯特告诉她的儿子说:“那里并不是男人勾引女人,而是女人主动勾引男人。”
当时太后凯瑟琳·美第奇认为双方均“以宗教为外衣,掩护罪恶……然而在他们心目中,并无宗教的存在”。她或许言过其实,但社会与经济的因素无疑是造成宗教不和的主要原因。农人仍崇信天主教,他们信仰天主并非物质上的因素,是因为天主教古老的信仰中,有令人向往的神话,也有节日庆典慰藉身心,非严肃刻板主张宿命论的新教可比。无产阶级人数虽少,反抗却大,他们谴责雇主,凡提倡改革的事,他们都表示赞同,至少意味着某些改变。正如罗拉派信徒和清教徒时的英国,也如“农民战争”(The Peasants’War)时的德国,《福音书》成为革命的教科书。中产阶级也同样听信那些在日内瓦受训练、被遣送到法国的勇敢传教士的话,法国的商人在大博览会里遇见有钱的德国人、英国人和瑞士人后,都注意到这些商人和新教徒领袖的合作无间及他们信仰新教而获致的繁荣。他们长久以来遭受主教的轻视商业和墨守种种封建陈规的压迫,听说加尔文对商业和财政具有好感,并与俗人合力控制教会、重整道德,他们既感兴奋,又感艳羡。他们憎厌教会的财富、什一税和封建的贸易税。他们不能原谅君主国对中央政府的懦驯,致将数百年来他们视为政治禁脔的地方行政区归隶于中央政府。甚至银行家也欢迎胡格诺派教徒,因为胡格诺派教徒主张贷金取息,而教会对这件事自始即不赞成,虽然后来对此视若无睹。
不少贵族正进行叛乱的工作。他们不愿和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唱和。他们一定听过德国诸邦领主联合新教以抗拒教皇与皇帝,并瓜分教会财产以充实自己财富的事。但勇敢的胡格诺派教徒如何适时地作为压制国王的工具呢?贵族们控制了法国的农庄、粮食和农夫。他们组织统领军队,握有城堡,统治各省。如果这次改革能够赢得贵族阶级的拥护,就可获得全国的支持。早在1553年,洛林枢机主教曾警告亨利二世说:贵族阶级正秘密与新教徒勾结。1559年,诺曼底、布列塔尼、普瓦图、安茹、曼恩、塞东奇等省的贵族们,已公然出面领导新教徒的反抗。
骄傲的波旁王朝并不谅解瓦洛伊斯王朝驱逐波旁公爵,即查理三世,而导致他的反叛与早死(1527年)。他们也不喜欢被吉斯家族排挤出法国政府之事,因为他们视吉斯家族为来自洛林省的异族。出生于波旁王族的路易一世(孔代亲王)是路易九世的后代,他具有皇室血统,官阶高于吉斯,他加盟胡格诺派,因企图扩张新教势力而去世。他的兄弟安东尼虽尊称为那瓦尔国王,实际上仅统治法国西南部的贝阿恩省,受到王后让娜·阿尔伯特的影响,有一段时期曾倾向胡格诺派。野心勃勃的让娜是文静的玛格丽特的女儿。玛格丽特表面上遵从其兄弗朗索瓦一世,信奉正统的宗教,暗中却保护过很多异教徒和胡格诺派教徒。热爱诗和生命的玛格丽特是文艺复兴时代妇女的典型人物,她的女儿也代表了法国宗教改革时期妇女们扮演的角色和特质——对宗教坚信不移,培育并鼓励她们的孩子前仆后继以赢取神圣战争的胜利。她把她有名的儿子(后来的亨利·果特)抚养成人,使他具备了斯巴达和清教徒的美德,却未亲眼看到她儿子恢复文艺复兴时代的放纵欢乐。她一定极为仰慕科利尼,因为他正是她的理想的化身:他有高贵的荣衔与人格,他是献身胡格诺派革命的一位思想缜密、志虑忠纯的领袖,又是严肃的军人和政治家,他完美无缺的德望实令伪信宗教的宫廷诸臣感到惭愧。
加尔文曾警告他的信徒,对政府不要采取激烈的反抗,但他们在政府加紧迫害之下失去了耐性。1559年6月,亨利二世曾经命令全国的法官将反抗政府的新教徒处以死刑。弗朗索瓦二世在吉斯唆使下重申前令,又下令摧毁所有新教徒聚会的场所,凡隐匿新教徒或知情不报者,不论其是否该犯的亲戚,均处以死刑。1559年的最后5个月,有18个人,以执迷不悟崇信异端、拒绝参加弥撒或接受天主教圣餐会等罪名而被活活烧死。数百名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因此逃入日内瓦接受加尔文的援助。留在法国的胡格诺教徒则开始组织军队以应付未来的内战。
1559年12月23日,伯格的安妮在巴黎议会上大胆发言攻击迫害异教徒,因此在火刑柱上被烧死。随后加斯帕德·休被吉斯下令在查蒂·维琴尼斯被绞死。他的姻弟拉·雷纳迪的领主格德佛罗伊·巴里阴谋联合贵族和其他人预定在昂布瓦斯发难,推翻吉斯王朝。但洛林枢机主教揭发这个阴谋,立即调动军队平复叛乱,逮捕了叛徒,有的吊死,有的砍头,其余的分别装入布袋中投入卢瓦尔河。当时的一部史书记载:“整整一个月来不是吊死,便是淹死,浮尸漂满了卢瓦尔河面。”孔代因这事被召进皇宫为共谋罪辩护。他否认这些控告,并以决斗方式向任何控告者挑战。他终因无任何证据被释放。“昂布瓦斯之乱”因恶毒的镇压手段和激怒贵族与胡格诺教徒的那股复仇狂热,惊扰了凯瑟琳·美第奇,她说服孱弱的国王和勉强同意的吉斯允许从宽审判。她征召米契尔·奥皮塔尔(Michel de L’Hpital)为首相(1560年5月),并敦促他绥靖全国。奥皮塔尔在意大利求学时便立志做人道主义者而非教条主义者,他任法国行政长官后,以同等的恕道和体恤对待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他对国会的数点建议,将安妮送上火刑:“每人均曾选择一种自己信仰的宗教。有些人希望他们的宗教应被他人接受,而其他宗教则应受排挤……各种宗教应设法和平相处,发明一项和平法则。”凯瑟琳听从他的建议,举行了一次“名人大会”(Assembly of Notables),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组成,双方于1560年8月21日在枫丹白露集会。科利尼当场将一份胡格诺教徒的请愿书呈给国王。胡格诺教徒在请愿书内向国王申致效忠之忱,但要求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有些主教呼吁双方抑制,并敦促天主教教士重整宗教道德。大会认为各有关问题必须由法国各阶层和各地区的代表集会解决。国王下令10月10日召开国会,同时禁止审判异教徒,直到这个新国会解决了各种使法国面临分裂的基本问题。
信奉胡格诺教的波旁王朝因怕被捕下狱,拒绝参加“名人大会”。孔代亲王和安东尼怀疑这是一种怀柔的手段,阴谋筹组军队,并以里昂为首都成立了一个独立国家。但孔代的一个信差被政府军截获,重要文件落入政府手中,军机外泄,孔代被捕后送审,并于12月10日处死。吉斯王朝重掌专制政权。
12月5日,年仅16岁的弗朗索瓦二世驾崩,整个情势为之一变,他的弟弟查理九世继位,因年仅10岁,由其母后摄政,开始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西班牙菲利普二世鼎足而立,共同维持欧洲混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