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诺曼底式建筑(1066—1200)

时间:2024-11-21 02:44:07关键词:哥特式建筑的兴起

“忏悔者”爱德华于1042年登基时,从他年轻时住过的诺曼底带来了许多朋友与观念。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是他在位时开始修建的诺曼底教堂,这种教堂有圆拱和厚墙。其结构被隐藏在1245年的哥特式大修道院之下,但它曾引发了一次建筑革命。诺曼底的主教迅速地带来了撒克逊或丹麦的代替物,奠定了诺曼底式在英国的胜利。“征服者”威廉及其继承者,在主教们身上大量花费从那些不满外人征服的英国人那里没收而来的财富,教堂便成为心理安抚的工具。不久英国的诺曼底主教的财富便能够和英国的诺曼底贵族的财富匹敌了;大教堂与城堡就像这块被征服的领土的拥护者一样,不断地增加。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写道:“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彼此竞相营造华丽的诺曼底式建筑物,因为贵族们觉得过去能奢华地生活的岁月已逝矣!”在英国,从未见有如此的建筑华厦的狂热。

英国的诺曼底式建筑是罗马式格调的变形。模仿法国的典型,在厚石墩上用圆拱与厚壁支持屋顶——虽然屋顶通常是木造的;穹隆如果是石造的,则墙壁便有数英尺之厚。这些建筑大部分是修道院,而且建在偏僻的地方,而非城市之中。很少用雕塑来装饰外部,因恐受潮湿气候的影响,甚至柱子的柱冠都雕塑得很简单、很粗陋。在雕塑方面,英国绝对不能与欧陆一较高下。但是很少钟塔能在结构上比得上英国,这种结构支配诺曼底城堡,或保护诺曼底教堂的正面——或覆盖袖廊的交叉线。在英国,几乎没有一座宗教建筑是纯罗马式的。大部分13世纪的大教堂曾经是哥特式的升拱与穹隆,现在只留有基本的诺曼底形状而已。1067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坎特伯雷的大教堂;郎佛兰克在1070年至1077年依他从前在康城所建的“男人修道院”的轮廓重建;但是郎弗兰克的大教堂除了贝克特倒塌的地方还留有几块石头之外,其他都荡然无存了。1096至1110年,两位修道院副院长埃纳尔夫与康拉德建了一座新的诗歌班席位与地下墓;它们仍保存圆拱,不过将张力引到由外拱壁所支撑的各个点上去。这样便过渡到哥特式建筑了。

约克大教堂(York Minister)是在1075年依诺曼底式设计建造的,但在1291年被改为一座哥特式大厦。原来是诺曼底式(1075年)的林肯大教堂在1185年大地震之后,重建为哥特式建筑;但是两座大钟塔与西正面雕刻很华丽的柱冠仍残留有诺曼底教堂的遗迹,显示出这种古代样式的技术与能力。温切斯特的袖廊与地下墓仍留有1081至1103年的诺曼底大教堂的遗迹。这是沃尔克林(Walkelin)主教为了安置向圣斯威辛陵墓朝圣的川流不息的香客而建的。沃尔克林向他的表兄弟“征服者”威廉恳求颁赐木材以搭盖巨大中堂的屋顶,威廉恩准他三天之内,搬运在赫姆佩吉(Hempage)森林所能砍伐到的木材。沃尔克林的信徒们便在72小时之内砍尽并搬走了整个森林的木材。当这座大教堂完工时,几乎所有英国的主持及主教都来参加它的献堂盛典;我们很容易地可以想象这所巨大华厦所引起的竞争刺激。

如果我们注意到圣阿尔班的修道院是在1075年开始建造,艾里大教堂在1081年、罗切斯特大教堂在1083年、伍斯特大教堂在1084年、老圣保罗在1087年、格洛斯特大教堂在1089年、达勒姆大教堂在1093年、诺维奇教堂在1096年、奇切斯特教堂在1100年、蒂克斯伯里教堂在1103年、埃克塞特教堂在1112年、彼得格勒教堂在1116年、洛姆齐修道院在1120年、喷泉修道院在1140年、威尔士的圣戴维在1176年建造,我们就可以明白何以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见到模仿诺曼底式的建筑物。这些教堂不仅是名字而已,它们都是艺术杰作。如果我们在几小时之内,便一整列地走马观花般地参观过去,实在应感到汗颜不已。这些教堂除了一座之外,全是后来以哥特式的风格改建或装饰的。达勒姆大教堂仍然是诺曼底式的,是欧洲仅存的最具罗马式的结构。

英国的诺曼底式建筑(1066—1200)

达勒姆是一个约有2万人口的小采矿镇。在维尔河的一个河湾处,屹立着一座石岬;在这个具有战略性的高地上,耸立着这个庞大的大教堂,“一半是神的教堂,一半是抵抗斯科特人的城堡”。从林迪斯凡岛来的僧侣们,为了逃避丹麦的入侵者,于955年在该地建筑了一座石造的教堂。1093年,其第二任诺曼底主教——圣卡里莱夫的威廉——破坏了这座建筑物,并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与神秘的财富修建了现今的这座华厦。建筑的工作一直进行到1195年,所以这座大教堂代表了一百年的企望与劳作。巍然的中堂是诺曼底式的,有由圆拱组成的双倍拱廊,这些圆拱放在未经雕塑的柱冠与坚固的石墩上。达勒姆大教堂的穹隆在英国兴起了两种重要的改革:穹棱装上肋材,有助于将压力局限于一部分;横拱是尖的,而斜拱是圆的。如果横拱是圆的话,其拱顶就不能达到斜拱的高度了,而穹隆的顶点就会成为令人不安的不平衡线了。如果把横拱的拱冠升高至另一点,则横拱就可以到达所需的高度。这种结构上的考虑,显然创造了哥特式的最特殊的特色,但并不具有美学的意义。

1175年,普齐(Pudsey)主教在达勒姆大教堂的西端加造了一条动人的走廊,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条走廊命名为加利利。该处建有圣彼得之墓,有圆形拱,但其修长的石柱则近似哥特式的形状。13世纪初,唱诗班席的穹隆崩塌了;为了重修它,建筑师们用隐藏在唱诗班席后的飞扶柱支持中堂的柱廊。1240至1270年加建了一座九坛堂以保留圣库思伯特的遗体;这座小庙堂的拱是尖的,由此可以看出已完全过渡到哥特式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