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国-文艺复兴以前的意大利(1057—1308)

时间:2024-11-21 01:53:08关键词:文艺复兴以前的意大利

在诺曼底意大利的北部有一个叫本尼凡托的城邦,由伦巴底的公爵统治。再往北是教皇世俗权力直接统治的领土——圣彼得世袭财产——包括阿纳尼、提瓦尔及罗马,再往北则是佩鲁贾。

罗马是拉丁基督教的中心,却称不上典范。在基督教世界中,所有的城市都尊敬宗教,但有时也视其为既得的利益。在十字军东征中,意大利仅扮演一个较不重要的角色。威尼斯仅参加占领君士坦丁堡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意大利各城邦主要想得到机会在近东设立港口、市场,并与之贸易。腓特烈二世尽量延缓发动十字军,而且他参与战役,很少是为了宗教信仰的目的。在罗马有一些虔诚的慈善人士帮助朝圣者维护圣地,然而他们的声音为政治的喧声所掩盖。

除了是教皇所在地外,罗马曾有一段时期是一个穷困的城市。诺曼底人在1084年的劫掠,使其遭受摧残与忽视达六个世纪之久。其人口从过去100万人降到约4万人。罗马一度不是商业或工业中心。当北意大利各城市进行着经济革命时,教皇国仍滞留在简单的农业时代。在奥勒里亚城内,市场、葡萄园、养牛的牧场与住家、废墟混杂在一起。贫穷阶级半赖手工艺,半赖教会的救济维生;中产阶级由商人、律师、教师、银行家、学生及当地或来往的僧侣组成;上流社会则为高僧及有土地的贵族。将产业置于乡下、而人居于城里的罗马旧俗仍然很流行。长期以来,这些罗马贵族已失去足以团结他们以御外侮的爱国心,而分裂成若干集团,各由几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领导,例如弗朗吉帕尼、奥尔西尼、科隆纳、皮尔勒奥尼、卡埃塔尼、塞维利、科尔西、孔蒂、安尼巴尔迪(Annibaldi)等。每个家族在罗马的住所都建有城堡,并武装其家丁,因此经常引起街头械斗,有时甚至引起内战。教皇只有精神武器略为罗马人所敬畏,不能维持城内的秩序。他们经常受到侮辱,甚至遭到暴力。为了和平或安全,有些教皇逃至阿纳尼或维特尔波或佩鲁费,甚至到里昂,最后到阿维尼翁。

教皇们曾梦想一个神权政治,其间神道由教会解释,并作为法律。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被夹在皇帝的独裁政治、贵族的寡头政治与公民的民主政治之间。古罗马的会堂与朱庇特神殿等遗迹,使罗马人对其古代的共和政体仍保持鲜明的记忆,并周期性地试图恢复旧有的自治与制度。元老院已不存在,但领导阶层的贵族仍自称元老,仍然选出或任命执政官,虽然并未享有任何权力。一些古老的手抄本,保存着几乎被遗忘的罗马法典。12世纪,受到北意大利自由城市兴起的刺激,罗马人开始要求回复到俗世的自治政府。1143年,他们选出由56人组成的元老院,其后数年,每年都选新的元老。

教皇国-文艺复兴以前的意大利(1057—1308)

时代的趋势,需要一种呼声,可在布雷西亚的阿诺德的作品中发现。据称,其曾在法兰西拜阿贝拉德为师。以僧侣的身份回到布雷西亚,刻苦修行,圣贝尔纳称他是“不饮不食”的人。在本质上,他接受正统教义,但否认教士在有罪的情况下所行圣礼的效力。他坚持教士拥有财产是不道德的,要求高僧应恢复到使徒时代的贫困,并建议教会应将其所有的物质产业与政治权力交给国家。在1139年的拉特兰会议中,教皇英诺森二世谴责他,并令其不得再言;但教皇尤金三世赦免他,只要他到罗马各教堂朝拜。这是一个仁慈的错误,目睹旧共和时代的遗迹,又点燃阿诺德的想象力;站在废墟当中,他呼吁罗马人起而拒绝教士的统治,恢复罗马共和政体(1145年)。人们为其热诚所蛊惑,选出执政官与保民官作为实际的统治者,并成立一骑兵团为新防卫民兵的领袖。阿诺德的门徒因这一光荣革命的轻而易举而如醉如狂,他们不只废弃教皇的世俗权力,而且否认神圣罗马帝国的日耳曼皇帝在意大利的权威。他们辩称,罗马共和国不应只统治意大利,而应如过去,统治世界。他们重建朱庇特神殿并设防,夺取圣彼得大教堂,改装成城堡,又占有梵蒂冈,向朝圣者征税。教皇尤金三世逃到维特尔波及比萨(1146年);圣贝尔纳在明谷谴责罗马居民,并提醒他们,罗马的生存依赖教皇的存在。此后10年,罗马自治市统治着罗马皇帝与教皇的城市。

教皇尤金三世鼓起勇气,于1148年回到罗马。有一段时期,他将自己局限于在精神领域扩大影响,广布善泽,赢得群众的爱戴。其第二个继承者哈德良四世,因一个红衣主教在一次群众暴动中被杀,而对其都城下了一道停止教权令(1155年)。唯恐发生一次贵族不能承受的革命,元老院废止共和,向教皇投降。阿诺德在被处以破门律后,藏在罗马四周的平原。当“红胡子”腓特烈进罗马时,哈德良要求他逮捕叛徒。阿诺德被逮捕,皇帝将他移送给罗马教皇国的地方行政长官,并判处绞刑(1155年)。其尸体被焚,灰烬投入台伯河。依照当时人的说法,这是“怕人民将他的骨灰收集起来,作为殉道者的骨灰纪念他”。他死后,其思想仍存,并在伦巴底的巴达利亚及韦尔多派、法兰西的阿尔比派、帕多瓦的马西琉斯派及16世纪宗教改革派的领袖身上复现。而元老院一直存续到1216年,而后教皇英诺森三世成功地以一两个与教皇意气相投的元老代替整个元老院。教皇俗世的权力一直延续到1870年。

在各个时期,教皇国包括兼有斯巴拉脱及帕鲁查的安布利亚、安科纳在亚得里亚海的边境地区及包括有里米尼、埃摩拉、拉韦纳、博洛尼亚及费拉拉等城市的罗马统治地区。在这段时期内,拉韦纳持续萧条,而费拉拉在伊特王朝精明的领导下,成为最卓越的城市。博洛尼亚在其大学培植出的大律师们领导下,过着一种雄武的自治生活。博洛尼亚是最早选举一个“波代斯塔”(podesta,官吏)管理自治市内政及一个“卡皮塔诺”(caiptano,人民的首长)领导其外交关系的城市之一。波代斯塔意即“有权力者”,其人选须具备几项特殊的条件:贵族,外乡人,36岁以上,在自治市中没有任何财产,没有任何亲戚在选举人当中,不得与前一任波代斯塔来自同一家族或同一地方。这些为确保选出公正的统治者的特殊规定,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市都很盛行。而卡皮塔诺并非由自治市会议选举,而是由商人公会所控制的民众行会选举。他并不代表穷人阶级,而是代表商人阶级。在以后几个世纪中,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其财富与权力凌驾于贵族阶级之上,卡皮塔诺的权力扩张,而波代斯塔的权力则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