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利考被刺杀后,奥林匹乌斯下令屠杀数以千计的斯特利考的部下,包括他的蛮族军团首领。在阿尔卑斯山外期待这个机会的阿拉里克立刻抓住这个好机会。他抱怨说,罗马人答应给予他的四千磅黄金尚未付清;为了获取这笔黄金,他将以最高贵的哥特青年作为人质,以示忠诚,而当霍诺留拒绝时,他立刻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抢劫阿奎利亚和克雷莫纳(Cremona),并赢得了首领已被屠杀的3万名雇佣兵的支持,随即沿弗拉米尼安(Flaminian)大道冲下,直抵罗马城门(408年)。他所向披靡,只有一个僧侣指斥他是强盗,阿拉里克却宣称是上帝指挥这次入侵,而使那位僧侣莫名其妙。惊慌的元老院,正如得知汉尼拔入侵罗马时一样,临危不知应变而采取野蛮手段,怀疑斯特利考的遗孀是阿拉里克的同谋者而将她处死。结果阿拉里克切断每条通向罗马城的道路,使罗马城几乎断绝食物的供给。不久,罗马城内人民开始挨饿,男人互相残杀,女人杀死小孩,以人肉为食。罗马最后派出一个代表团去求见阿拉里克。代表团警告他说,有100万罗马人民准备抗拒到底。他置之一笑,并答道:“草愈浓密,愈容易铲除。”最后他态度有所缓和,答允在收到罗马城内所有的金银及有价值的动产之后立刻撤军。罗马城的使者便问道:“如此一来,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呢?”阿拉里克不屑一顾:“你们的生命。”罗马人民选择作进一步的抵抗,但是饥饿迫使他们投降。阿拉里克共得到了5000磅黄金,3万磅银子,4000件丝袍,3000件皮衣,3000磅辣椒。
同时,无数蛮族奴隶逃离罗马主人,加入阿拉里克的军队。此时哥特族一位首领萨鲁斯(Sarus)叛离阿拉里克而投效霍诺留,并带去大批哥特族人,转而袭击蛮军主力。阿拉里克认为这是对所订和约的破坏,便再度率军围攻罗马城。一位奴隶为他打开城门,哥特人蜂拥而入,800年来这个伟大的城市首次被敌人攻占(410年)。连续三天,罗马城受尽掳掠,仅有圣彼得和圣保罗两大教堂幸免于难,而使在教堂内避难的难民逃过一劫。匈奴人及奴隶不受约束,数以百计的富人被屠杀,妇女遭奸淫和杀戮;横卧街道各处的尸体根本无力埋葬。数以千计的人被俘,霍诺留的妹妹加拉·普拉西狄亚也是其中之一。金银被抢劫一空,艺术品被融化以取得其中的贵金属;许多奴隶认为这些财富及美丽的艺术品剥削他们的劳动、耗尽他们的血汗,而将许多雕刻及瓷器恣意毁坏。阿拉里克后来整顿了军纪,并率军南行征服西西里岛。但是就在同年,他患上热病,死在科森扎(Cosenza)。奴隶们将布森托(Busento)河的河水引走,为阿拉里克凿出一个安全而宽广的墓穴,河水最后又被引回原来的河道。为了掩盖坟墓的所在,凡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奴隶均被杀死。
阿拉里克的内弟阿道夫(Adolf)被拥戴为王。他答应从意大利撤军,但是条件为将普拉西狄亚送给他为妻,同时他手下的西哥特人,作为罗马的盟友必须得到高卢南部,包括纳博讷(Narbonne)、图卢兹(Toulouse)及波尔多(Bordeaux)等地,以成为他们的自治王国。霍诺留拒绝了这门婚事,普拉西狄亚却同意嫁给阿道夫。这位哥特酋长宣称,他并不想摧毁罗马帝国,而是在保存和强化它。他率军退出意大利,并且巧妙地运用外交手腕和武力建立了西哥特人的高卢王国,首都设于图卢兹(414年),但它理论上仍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一年之后他被刺杀。深爱着他的普拉西狄亚愿意终身守寡,但是霍诺留将她赐给一位将军君士坦提乌斯(Constantius)。在君士坦提乌斯(421年)及霍诺留(423年)相继去世后,普拉西狄亚拥立其子瓦伦提尼安三世即位并摄政,其后25年一直统治着西罗马帝国,才干不让须眉。
在塔西佗的时代,汪达尔便是人数众多而强大的民族,占领着今普鲁士的中部及东部地区。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时他们已经南移至匈牙利。他们的军队被西哥特人大败之后,残余的汪达尔人要求准予他们越过多瑙河而进入帝国境内。君士坦丁大帝同意了,此后七十年间,他们便在潘诺尼亚(Pannonia)繁衍起来。阿拉里克的胜利激起了他们的想象力;阿尔卑斯山外的罗马军团回撤保卫意大利,富庶的西罗马帝国防备空虚令人垂涎欲滴。406年,大批汪达尔人、阿兰人等蜂拥越过莱茵河洗劫高卢。他们抢掠美因茨城,屠杀了许多居民。他们又往北抵达比利时,洗劫特里尔城。他们筑桥渡过默兹河及埃纳河,抢劫兰斯、亚眠、阿拉斯及图尔奈等城,几乎直抵英伦海峡。随后他们南下,越过塞纳河及卢瓦尔河,到达亚奎丹(Aquitaine),在各个城市中,他们疯狂地发泄怒气,仅有图卢兹因为该地主教埃克苏珀里乌斯(Exuperius)率兵英勇抵抗而幸免于难。他们在比利牛斯山稍作停留,随后又挥军东行,洗劫纳博讷。高卢从未遭到过如此彻底的蹂躏。
409年,他们率领10万人进入西班牙,西班牙的遭遇正如高卢及东罗马帝国一样。罗马帝国的统治带来了繁重的课税,也带来了有秩序的行政,财富集中于广大的地产上,居民沦为奴隶、农奴、贫穷的自由人;但是仅仅因为安定和法治,西班牙当时已成为罗马帝国中最富庶的省份,而梅里达、卡塔赫纳、科尔多瓦、塞维利亚及塔拉戈纳等城也是罗马帝国中最富庶和最有文化的城市。但是这个看似安全的半岛也终被汪达尔及阿兰等族入侵。此后两年间,从比利牛斯山到直布罗陀海峡均遭他们抢劫,他们甚至将征服之手伸向非洲海岸。霍诺留由于不能以罗马帝国本身的力量保卫罗马帝国,遂贿赂高卢西南地区的西哥特族为帝国夺回西班牙;他们的首领瓦利亚(Wallia)通过有计划的征战完成了任务(420年);苏维汇族退到西班牙西北部,汪达尔人则往南进入安达卢西亚(Andalusia)。瓦利亚将西班牙交回罗马帝国,使得不讲信用的罗马帝国外交使者蒙羞。
汪达尔人仍然渴望着征服和获取粮食,于是越境进入非洲(429年)。如果我们可以相信普罗克匹乌斯和约丹尼斯两人的话,那么他们是受罗马帝国非洲总督博尼费斯的邀请而来的,因为卡尼法斯希望得到他们的协助,以对付他的敌手埃提乌斯,也就是斯特利考的继承者。这个故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总之,这位汪达尔国王非常干练,策划出这项计划的该撒里克是颇为自负的奴隶私生子,跛脚但健壮,自律甚严,勇敢善战,脾气暴躁,对敌残酷,但是对谈判和战争颇具天分。抵达非洲以后,他手下的8万名汪达尔及阿兰战士、妇女和小孩,立即与久已痛恨罗马帝国统治的野蛮摩尔人结合在一起;同时,受到正统基督徒迫害的多纳图派(Donatist)教徒这时也欢迎他们的到来。在罗马帝国属下的北非大约800万人口中,卡尼法斯仅能召集极少数的人协助他组建一支小型的正规军;他被该撒里克的优势人马击溃后,便逃至希波(Hippo),年迈的圣奥古斯丁激励当地人民英勇抵抗。这个城市连续14个月遭受围攻(430—431年),然后该撒里克撤军去迎战另一支罗马帝国的军队,并且大败之,结果瓦伦提尼安的使节签署一项和约,承认汪达尔对非洲的征服。该撒里克一直都遵守这项和约,直到有一天,罗马帝国军队疏忽警戒,他立即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费一兵一卒,轻取富庶的迦太基(439年)。当地的贵族及天主教僧侣的财产均被剥夺,人或被逐或被奴役;教会及教外的财产被搜括一空,他们利用严刑拷问以获知隐匿财物的地点。
这时该撒里克年纪尚轻,却是位能干的行政长官,将非洲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喜欢征战。他建立了一支大舰队,抢劫西班牙、意大利及希腊等地海岸。没有人知道他那满载骑兵的舰只,在何时何地登陆;在罗马帝国历史中,地中海西部从未遭遇如此肆无忌惮的蹂躏。最后罗马皇帝牺牲了帝国两都赖以维生的非洲谷物,而与这位蛮王缔结和约,甚至答允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为妻。即将倾覆的罗马城,还像往常一样继续着玩乐欢笑的生活。
自从匈奴人渡过伏尔加河,从而导致蛮族入侵罗马帝国以来,已经有75年之久。他们再进一步向西缓慢移动,不像阿拉里克及该撒里克的征服,而像散布美洲大陆的移民一样,逐渐地在匈牙利及其附近定居,并且统治了许多日耳曼部落。
约433年,匈奴王鲁阿(Rua)去世,而将王位让给侄儿布莱达(Bleda)和阿提拉两人。布莱达约444年被杀——有人说是被阿提拉所害——阿提拉(哥特语“小父亲”之意)统治着多瑙河以北从顿河到莱茵河的各个部落。哥特历史学家约丹尼斯对他的描写如下,但是我们不知道其中准确的成分有多少:
他降生到世界便是要震撼各国,他是各地的灾星,有关他的谣言使全人类胆战心惊。他走路姿态高傲,眼珠滚滚转动,以致他高傲的样子处处表现于他的动作之中。他真是喜好战争,但是行动有节;善于计谋,仁慈对待请求者,对于曾受其保护的人均慈悲为怀。他的身材短小,胸膛宽阔,头部甚大;眼睛细小,胡须稀疏,散发灰光,鼻子扁平,脸色黝黑,一眼看过去,就知他系出何族。
他与其他蛮族征服者的区别,在于他重视诡计远胜于武力。他利用族人的异教迷信,神化他的君权;有关他残酷作风的夸大传闻,促成了他的胜利;最后,甚至他的基督徒敌人都称他是“上帝之鞭”,他们对他的狡诈恐惧万分,认为唯有哥特人可以拯救他们。他既不能听也不能写,但是这无损于他的智慧。他不是个老粗,他有荣誉感和正义感,往往比罗马人显得更为慷慨大方。他的生活和衣着朴素,饮食有节制,他让他的手下享受奢华,他们喜爱展示金银器皿、马具、刀剑以及证明他们妻子心灵手巧的精细刺绣。阿提拉有许多房太太,但是他轻视在罗马及拉韦纳两城某些人中流行的一夫一妻制与淫乱生活的混合体。他的宫廷是巨大的木头建筑,地面及墙壁都铺以木板,但是装饰着雕刻精美和磨光的木制品,并铺上地毯和毛皮御寒。他的首都可能是位于今布达(Buda)市的一个大村庄——布达市直到本世纪仍被某些匈牙利人称为“Etzelnburg”,即“阿提拉之市”。
这时(444年),他已是欧洲最具权威的人。东罗马帝国的狄奥多西二世及西罗马帝国的瓦伦提尼安,均向他朝贡以换取和平,同时对帝国人民宣称是一个附庸国对帝国效劳的报酬。阿提拉既然可以召集50万人马从事征战,因此认为实在没有理由不做全欧洲及近东地区的主人。441年,他率军渡过多瑙河,攻占锡尔米乌姆、辛吉都努姆(Singidunum)、奈苏斯(Naissus),并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二世派军迎击,但吃了败仗;东罗马帝国只好将每年的进贡从700磅黄金提高为2100磅以换取和平。447年,匈奴人侵入色雷斯、色萨利及西徐亚,洗劫70余城,掳获数千人作为奴隶。被俘的妇女均被征服者纳为妻室,从而开始了好几代的血统混杂,使蒙古人的特征遗留在巴伐利亚人身上。这些匈奴入侵并破坏整个巴尔干半岛达四个世纪之久。有很长一段时间,多瑙河不再是东西方之间商业的主要要道,两岸的城市因之趋于没落。
阿提拉心满意足地蹂躏东罗马帝国之后,回头转向西罗马帝国,找了一个不寻常的战争借口。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妹妹霍诺里娅(Honoria),被一位大臣诱奸而逐到君士坦丁堡。为了逃走,她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将她的戒指派人送给阿提拉向他求援。别具幽默感的匈奴王却将这枚戒指解释为霍诺里娅向他求婚,他立即要将霍诺里娅据为己有,并且宣称半个西罗马帝国将是她的嫁妆。瓦伦提尼安的大臣们提出抗议,阿提拉则对罗马帝国宣战。他真正的理由,乃是东罗马帝国的新帝马西安拒绝继续向他进贡,而瓦伦提尼安也与马西安行动一致。
451年,阿提拉率领着50万人马开向莱茵河,洗劫并放火焚烧特里尔和梅斯(Metz)两城,屠杀当地居民,整个高卢屈服于其淫威之下;他不是像恺撒一样的文明战士,也不是像阿拉里克、该撒里克等基督教侵略者;他是令人敬畏而丑恶的匈奴王,是“上帝之鞭”,要来惩罚违背誓言的基督徒和异教徒。在这次危机中,西哥特族年迈的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率军前来援助罗马帝国,他与其他军队一起接受埃提乌斯的指挥,双方大军在特鲁瓦附近的卡塔隆(Catalaunian)平原展开大战,这是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据说有16.2万人阵亡,其中包括英勇的狄奥多里克。西罗马帝国的胜利并不是决定性的,阿提拉撤军时秩序井然,胜利的一方疲惫过度,政令不一,没有追击。次年,他又再度侵略意大利。
第一座被攻陷的城池是阿奎利亚;匈奴人将它彻底毁灭,该城就此一蹶不振。维罗纳和维琴察两城受到较为仁慈的对待,帕维亚和米兰两城则以全部动产贿赂这位征服者。通往罗马城之路现已在阿提拉面前展开,埃提乌斯手下军队太少,根本无法抗拒,但阿提拉在波河停留了一下。瓦伦提尼安三世逃向罗马,然后派遣一个由教皇利奥一世和两位元老组成的代表团前去见匈奴王。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会谈是怎么一回事。利奥是威风的人物,对这次不流血的胜利居功最伟,历史文献仅记载着阿提拉这时撤退了。他的军中发生了瘟疫,粮食短缺,马西安皇帝也将从东方派来援军(452年)。
阿提拉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返回在匈牙利的首都,宣称除非将霍诺里娅送给他为妻,否则第二年春天,他将再回到意大利。这时他的后宫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子伊尔迪科(Ildico),是史诗《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的女主角克里姆希尔德(Kriemhild)。庆祝两人婚礼的宴会上饮食极端铺张。第二天他被发现死在床上,躺在年轻太太的身边;因为一条血管破裂,喉咙中的血令他窒息而死(453年)。他的王国由诸子瓜分,但是他们均无能力保全领土,彼此之间互相猜忌,所属各族拒绝为一个混乱的领导效忠。几年之内,曾经威胁过希腊人、罗马人、日耳曼人和高卢人,并将亚洲的印记印在欧洲人面庞上、灵魂中的帝国,终于分崩离析,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