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茂德被杀后,罗马帝国便日趋衰败。然而在这些悲惨的年代中,产生了记数法代数、罗马在法学界的权威、古典文学评论的范例、罗马最壮观的建筑、最古老的爱情故事及最伟大的哲学家。
《希腊文选》以代数的幽默方式略述亚历山大城的丢番图(Diophantus)的生平:童年占他一生岁月的1/6,再过一个1/12他开始长胡子,又一个1/7后,他结了婚,5年后他的儿子出生了,但寿命只有他的一半,而且在儿子去世后的第四年,他也跟着离开了人间——因此他享年84岁。在他所有著作中,现存最重要的是一本有关代数的论文——《算数论》(Arithmetica),它解答了一次定方程式、二次定方程式和到六次的不定方程式,对我们用x所代表的未知数,他称为数,而以希腊字母σ表示。对于其他的乘方,他也用希腊字母表示。在他以前,有一种没有符号的代数:为了训练青年的头脑,柏拉图大力提倡以某种比例将苹果分配给若干人一类的算术题目。在3世纪,阿基米德曾提出类似的难题。埃及人和希腊人也曾以没有代数符号的代数方法,解决了一些几何难题。可能丢番图是把当时人们所知道的解法作了一个有系统的分类。由于时代的机遇,他的一套理论被保存了下来,通过阿拉伯人,我们从他那里找到了那种清晰、奥秘的符号表示,由此而形成了世界所有的数量关系。
罗马法学界的三大巨头——帕皮尼安、保利努斯和乌尔比安得宠于塞维鲁斯,而且都成为帝国的辅弼大臣,他们都主张专制的君主政体,因为人民已授权给皇帝。帕皮尼安所著《问题与答案》(Quaestiones and Responsa),以思路清晰又富人道和正义而著名。查士丁尼所搜集的资料,也多取自这些著作。当卡拉卡拉杀死盖塔,令帕皮尼安写一篇文章为其行为作法律上的辩护时,帕皮尼安拒绝了,他说:“杀害兄弟比较容易,但为此行为作辩护却难。”卡拉卡拉一怒之下,下令将他斩首,一位士兵在皇帝面前以斧行刑。乌尔比安继他之后成为法学权威及人道主义的提倡者,他认为奴隶生而自由,男女权利平等。他的作品也和以前许多法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一样,具有崇高的地位。由于他的断案极其正确,他的判案几乎有1/3留存于查士丁尼的《汇编》中。兰普里第乌斯曾说:“亚历山大·塞维鲁斯根据乌尔比安的忠告与谏言治国,才会成为如此的一位好皇帝。”但是乌尔比安曾把他的几个对手处死,公元228年,他在侍卫队中的敌人将他报复性地杀死。戴克里先时,奖励并资助兴办研究法律的学校,任命法学家将图拉真以后的法律编纂成法典。在这以后,法理学鲜为人注意,直至查士丁尼时,方由长眠中苏醒过来。
3世纪的绘画,延续庞培和亚历山大时代的系统。它所留下来的少数作品,都具有东方色彩,极其粗糙,多随着时间而流失。另外,因为要为皇帝们刻人像,此时的雕刻达到空前的成就。卡拉卡拉的一头鬈发、蹙额、状极残暴的雕像,至今尚在那不勒斯的博物馆中。两座著名的雕像,即在此时完成:法尔内塞·布尔(Farnese Bull)和法尔内塞·赫拉克勒斯两人皆显示出当时精湛的雕刻技术。从亚历山大·塞维鲁斯石棺上的浮雕,可看出雕刻家们仍采用古典风格,但是从罗马纪念塞维鲁斯的拱门上,则很明显地看出罗马帝国正以粗糙、雄伟的浮雕,代替原来朴素而高雅的风格。或许这也是意大利回归野蛮的一种预示。
罗马建筑此时到达巅峰状态,塞维鲁斯在帕拉蒂尼建造他的最后一座皇宫,其东配楼有七层楼高。尤莉娅·多姆娜为女灶神殿前庭和至今尚存的女灶神大庙宇筹备资金。卡拉卡拉为埃及神话中司丰饶的伊希斯女神之夫塞拉皮建造一座宏伟的庙宇,有一些漂亮的残片现在还在。亚历山大·塞维鲁斯时建造完成的卡拉卡拉浴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废墟之一,但因大部分是抄袭图拉真浴场的式样,故其对建筑学没有什么贡献。这个由砖和混凝土制成的建筑物,面积为27万平方英尺——超过英国下议院和威斯敏斯特大厅的总面积。一个螺旋形的楼梯直上墙顶;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曾在上面写了一首《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这个建筑物由200根花岗石、雪花石膏和斑岩的柱子支撑着,四周站满了雕像,大理石的地板和墙壁上镶嵌着雕工细致的景物,水由巨大的银嘴中流入池及盆中,可同时容纳1600人洗澡。加列努斯和德西乌斯也建造了类似的浴场,而且后者的工程师将圆顶架在十边形的大厦上,以拱墙支撑十角。公元295年,马克西米安建造了一个最大的浴场,却谦逊地命名为戴克里先大浴场,这里同时可容纳3600人,而且附有体育馆、音乐厅和演讲厅。戴克里先曾在尼科美狄亚、亚历山大城和安条克大兴土木,马克西米安美化米兰市,加莱里乌斯美化锡尔米姆,君士坦提乌斯美化特雷沃。
相比之下,文学的成就较小,因为它很少获得皇帝财务上的资助。图书馆的规模变大,数目也增加。3世纪时,一位医生私人藏书6.2万册,并且乌尔比亚纳图书室以拥有历史文件而闻名。戴克里先送了一批学者到亚历山大城抄写古典书籍,再带回罗马图书馆。当时的读书人很多,而且很受欢迎,菲洛斯特拉托斯曾把他们的名字详记在他的《诡辩家们的言行录》(Lives of the Sophists)中。波菲利继普罗提诺之后攻击基督教,并且提倡素食论。扬布利科斯尝试着去调和柏拉图主义与异教神学,而且相当成功地影响了尤里安皇帝;第欧根尼·拉尔修将哲学家的思想以及生平事迹写成一本生动的故事;瑙克瑞莱斯的阿特纳奥斯读遍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书后,写了一本有关食物、调味品、妓女和哲学家的书《餐桌上的诡辩家》(Deipnosophists)。这原是一本主题较晦暗无味的对话录,却借着一些古老习俗的启示及一些伟大人物的暗示,整显得生动起来。朗吉努斯(可能是巴尔米拉的朗吉努斯)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在高尚事物中》(“On the Sublime”)。文学所产生的特有乐趣(文中这样写道),是由于作者坚信的力量和真挚的个性使得读者们被“吊上了胃口”。比提尼亚·尼西亚的卡修斯55岁时开始写《罗马史》(History of Rome,可能在公元210年),19年后完成,内容从罗慕路斯到他自己。在他的80本“书”中,现存者不及半数,共综合成八大册,取材尚称丰富,水准则不算高,它有栩栩如生的故事、富有启发性的言词和既不陈腐无味、也不过分保守,并带一点哲学意味的旁白。然而像李维一样,他文中的许多预言破坏了全文,也如塔西佗一样,为与元老院作对,作了很冗长的提示。像所有罗马史一样,它局限于政治与战争的兴衰胜败——似乎千年的生活,除了苛税与死亡外,没有别的。
在这一世纪,比这些历史学家更有意义的是爱情小说的出版:卡利马科斯的爱情诗,有关亚历山大的传奇文学,阿里斯提得斯所讲的《米利都传奇》以及其他公元前2世纪及以后的作品。这些爱情和冒险故事很合伊奥尼亚百姓的胃口。罗马的佩特罗尼乌斯、非洲的阿普利亚、希腊的卢奇安、叙利亚的扬布利科斯用不同的方式,写成以歹徒及其冒险为题材的传奇,当时并没有特别强调爱情。1世纪时,或许为了迎合日渐增多的女性读者,才在以冒险为题材的小说中穿插些爱情故事。
我们现存最古老的例子是埃默萨的赫利奥多罗斯所写的《埃及故事集》(Aethiopica),至于这的时间,仍在争论中,但我们大致可推测为3世纪。它以一种典雅的笔法开头:
一天很愉快地开始了,太阳已照上了山顶,一群武装的海盗,抵达一个斜坡顶端,俯瞰尼罗河的赫拉克流第口,驻足而静观海洋,见无可掳掠的船只,他们便把眼睛转到脚下的岸边,这就是他们所看到的。
我们马上就可看到年轻英俊而富有的特阿格勒斯和可爱、哭泣的公主夏里克莉娅,他们被海盗劫走了。在那里,他们遭受一连串的不幸、误会、搏斗、谋杀和团圆。其内容之曲折,足可构成现代的长篇小说。然而,在佩特罗尼乌斯和阿普利亚看来,少女的贞操是取决于一念之间的事,这就是故事的大意和主旨:赫利奥多罗斯的,夏里克莉娅经过多次勉强地逃脱,才保持了贞操。赫利奥多罗斯还写有关淑女们必备德行等枯燥的训词,这或许多少有一点受基督教的影响。的确,这位作者后来成为帖撒罗尼卡的主教。《埃及故事集》意外地带出了一连串模仿的作品:它作了塞万提斯《蒲西尔与色即是爱》(Persilesy Sigismunda)一作的蓝本,作了塔索《被解放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Delivered)一作中的克罗琳达的故事,而且化成了斯居代里夫人(Mme de Scudéry)所作的许许多多传奇小说;成了千万春情故事中的媚药、暗号、呻吟、娇弱、晕昏及大团圆结局的来源;此外1500年后的英国人理查森还取了它的克拉丽莎·哈尔劳做他小说的主人公和书名。
在古代散文中,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是《达菲尼斯和克洛》(Daphnis and Chloe)。关于其作者,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叫朗戈斯(Longus),并且猜想他是3世纪的人。达菲尼斯一出生就被遗弃,后来被一位牧羊人救起并抚养成人,其后,他也成为一个牧羊人。从朗戈斯描写乡村的生动文字中可看出,他和他的诗人偶像忒奥克里托斯(Theocritus)都偏爱乡村。达菲尼斯爱上了一个农夫的女儿,她也是在襁褓中即被弃获救的。他们一起愉快地牧羊,一起天真地裸浴,偶尔沉醉于亲吻中。一位老邻居以自己年轻时思爱成病的心情,向他们解释自己当时的狂恋:“我茶饭不思,不能休息,也无法入睡,我的心灵忧郁而沉重,心跳加速,四肢发冷。”最后,他们被现在变富有的父亲们知道了,给了他们一笔钱,但不重视财富的达菲尼斯和克洛仍然回去过着简朴的牧人生活。这是一篇文辞极其优美又简洁的故事。1559年,阿米欧(Amyot)把这篇文章译成法文而成为“圣皮尔”(SaintPierre)写作《保罗与维吉尼亚》(Paul and Virginia)的范本,并引发了无数绘画、诗词和音乐作品的灵感。
与此类似的一首不完整的诗——《维纳斯之夜》(The Eve of Venus),没人知道这是何人何时所写,或许是属于1世纪的作品。此文是属于卢克莱修式的顿呼法及朗戈斯式的爱情诗歌——说到爱之女神,使所有生物欲火中烧,她才是世界真实的创造者:
明天让他爱那从未被爱者,
明天让他爱那曾经被爱者,
清新的春天来临了,而且唱出了她的恋歌;
世界又再生了,春日的爱使鸟儿比翼双飞,
等待已久的森林也张开了它们的树叶,
享受春天阵雨的滋润;
明天让他去爱那从未被爱者,
明天让他去爱那曾经被爱者。
这首玲珑剔透的诗句就这样向前流淌着,在滋润的雨水中,在花卉的形状中,在欢宴的歌声中,在青春的忸怩尝试中,及在常去林地里的胆怯约会中,发现爱的运作;而含蓄的允诺则在每一个诗节之后反复低回:“Cras amet qui numquam amavit,quique amavit cras amet”(大意为“不忘约会”)。于此,我们可在异教徒的这首最后一则伟大的抒情诗中,听到中世纪扬抑格诗句的韵律及吟游诗人的一种和谐悦耳的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