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上帝之门
考古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在这一点上,考古学家有时就像侦探小说中的主人翁。他们大胆地设想而小心求证。
20世纪3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马洛温教授从查加尔巴扎尔一处有六千年历史的聚落遗址,发掘出一只学名叫卵黄宝贝的小贝壳,这是一种原产于印度洋的贝壳。查加尔巴扎尔的遗址位于远离海洋的叙利亚北部地区。面对这只贝壳他越看越觉得好奇有趣,它出土在离原产地那么遥远的地方,有着六千年的历史,如果贝壳能说话一定能讲出一个饶有兴味的故事,就像马洛温教授的太太、侦探小说家克里斯蒂的小说一样,曲折离奇。它是怎样来到查加尔巴扎尔的,为什么来到这里?
其后的考古学家们,经过50多年的努力,这个问题由挪威的一位专门研究古代船只及人类学的专家海伊达的试验找到了较为合理的解答。1970年,海伊达乘坐一艘纸莎草船只,渡过了大西洋,他是在吾珥出土的图章上看到纸莎草船的样子的,于是他马上想到,这种船很可能是当年航海商贾使用的货船。海伊达懂得如何制造这种船,也懂得这种船肯定能经风浪。
几十年间,在米索不达米亚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不少器物和记录的文字。可以证明远在4000年前,米索不达米亚地区早已建立起一个庞大有效的繁荣贸易网。最重要的一个贸易中心是“迦勒底的吾珥”,当年希伯莱族长亚伯拉罕,便是从这里出发周游各地的。
吾珥位于幼发拉底河畔,距波斯湾西北尽头只有几公里,吾珥商人当时用泥板记账,不少泥板一直保留至今,从这些泥板上,可以看见那时这个城市繁荣商业的一面。
吾珥是商旅来往频繁,有价货物集散而川流不息的港口。当地贸易由一帮乘船往来做买卖的航海商贾操纵,很多人应该有自己的船。他们将吾珥制造的布匹和衣服等本地商品,运往一个叫做帝门的城市,在那里换取吾珥迫切需要的铜。
考古人员在一位名叫亚纳西尔的商人所拥有的房屋遗址,发现了一块泥板,上面记载着收到帝门运来的一批铜,包括后来这批铜如何一点一点地售出。当然,他们的交易并不仅限于铜,还有一块相当购物清单的泥板,上面列着纯金、青金石、象牙及象牙制品。还有眼部化妆用的油彩、木材、珍珠等昂贵的奢侈品,这些物品在古代肯定也是价值不菲,它们都不是吾珥或附近地区的产品。可以想像出吾珥和帝门之间贸易频仍,而且无远弗届,帝门这个地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很长的时间,人们都在考虑帝门这个城市在哪里,一些考古学家们猜想它位于波斯湾的巴林岛上,就是如今盛产石油的地方,这个猜想最终被英国考古学家毕比予以证实。
巴林岛上从事发掘工作多年的毕比,在岛的北岸发现了一个古港口遗址,从港口出土的一些器物中,找到了几枚当年用做登记运输货物种类的皂石雕刻的图章。毕比于是把这些图章的说明图样,寄给丹麦阿尔路斯的一位希腊罗马考古学家研究。这位丹麦的考古学家回信证明,这些图章和1930年在吾珥出土的一些图章相同。这便可以说明当年吾珥与帝门两地商人,确实穿过波斯湾进行交易。然而更让人惊骇的是,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河谷的摩亨约一达洛城废墟下,也找到了同样的图章,而这里距吾珥以东几千公里,要经过印度洋穿过波斯湾才能到达。
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贸易网,当然有出海运输物资的货船,只要证明当年具备这个条件,那么吾珥和帝门商人的贸易活动就能远及印度次大陆。以后陆续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当时的商客确实曾到达过印度。
在吾珥发现的一些记录贸易的泥板上,还提到了玛甘和麦鲁哈这两个地方,可是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却不得而知。有人估计,玛甘可能在波斯湾北岸,就是如今的伊朗;麦鲁哈应当是吾珥需求的贝壳和象牙的原产地,所以应该在印度洋岸更深入印度河之地。麦鲁哈也可能就是摩亨约一达洛城。在帝门曾出土过五个打磨精细的石制小砝码,是一种外表像燧石的石英所制。这些砝码与从前摩亨约一达洛及其姊妹城哈拉帕所使用的,无论在形制和重量上都相同。麦鲁哈发掘出的其他器物也同帝门及吾珥两城有关连,表明摩亨约一达洛就是帝门和吾珥两地居民称做麦鲁哈的城市是离他们几千里的海外贸易伙伴。
为了证明这一切,1977年海伊达在底格里斯河畔靠近吾珥城的地方,利用底格里斯河畔和幼发拉底河三角洲沼泽地带的阿拉伯人用来盖房子的纸莎草,动手建造了一艘巨筏一样的纸莎草船。这艘船被命名为“底格里斯”号。他乘着这条纸莎草船经过了一次十分艰险的航行。
“底格里斯”号,沿着底格里斯河顺流而下,驶进波斯湾,抵达帝门,然后从帝门航向印度河的摩亨约一达洛,最终开往非洲东岸的吉布提港,“底格里斯”号吃水仅一米,可以在河流中行驶,也可以穿过帝门港外的浅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