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文艺复兴-王安石变法

时间:2024-11-20 14:26:03关键词:艺术家的时代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从未恢复。自明皇之后的几位皇帝,都无力恢复昔日唐朝的国威;经过一世纪的苟延残喘,唐朝终于结束了。接着是战祸绵延的五代,五个朝代才延续了53年。在这种情形下,往往需要一位强人,才能重新建立秩序。在一片混乱中,终于出现了一位军人,这位军人建立了宋朝,因为他是这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故自封为太祖。他又重新恢复了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并推行一项变法,用一种几乎是社会主义的方法来控制全国的经济生活,以解决开发资源和消除贫穷的问题。

王安石(1021—1086年)是许多能使中国历史增光的伟大人物之一。王安石的外表和性格看来平凡,但他有着最不凡的人格。即使他的反对者——有许许多多——也不否认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他出自真诚地关心着国事,毫无顾忌地致力于人民的福利,竟无暇照顾自己。不仅如此,在学问上,他也堪与当代最伟大的学者媲美。而且,他以超人的勇气与富豪和有力的保守分子相抗衡。说也真巧,在中国的历史上唯一能与他相媲美的,是那位与他同姓的王莽。这两位极杰出的社会改革家,相距竟有1000年之久。

在接受宋神宗任命他为宰相之后,他就提出计划,锐意革新。王安石的一个大前提是政府必须为百姓的福利负责。他说:“商业、工业和农业必须要由国家来控制,免得工农阶级受到富豪的压迫。”第一,他实施免役法——以前规定,政府需要人的时候,可以随时征召百姓,即使在农忙时节百姓也得应召。王安石把这种差役改为雇役性质。第二,他实施农田水利法——复兴水利,防止水灾。第三,实施青苗法——以低利贷款农民,惠助农民从事生产。第四,方田均税法——平均赋税,对于失业的,免费供给种子以及其他的援助,使他们重整家园,唯一的条件是等有了生产再偿还。第五,实施均输法——调节物资,派有专人在各地调整工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第六,实施市易法——官营贸易,各地的产品统一由政府收购,部分贮藏起来以备将来之需,部分转运到各地销售。第七,设置“三司条例司”——建立预算制度,由一个预算委员会从事考核会计,提出预算。由于这些预算与行政相配合,可以节省一笔相当数目的钱。其他还有发放养老金给伶仃的老人,发放救济金给失业和贫困的人。在教育方面,改革学校和考试制度;考试的题目从以前的诗赋改为策论实务;另立明法,试以律令刑统大义。减少使用拘泥和背诵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一位中国的历史学者说:“一时,甚至连乡村学校的学生也丢掉他们修辞学的教科书,而改学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

为什么这项宏伟的实验会失败呢?第一,理想过高,未能注意实际问题。虽然大部分的税收是从富豪那里征得,但为了应付国家大量的开支,对于各种产品不得不抽重税。不久,连穷人也加入富豪的阵营,反对抽税过重。人总是希望国家能为他做事,而不问自己为国家做了多少。第二,王安石减少驻军,他认为军队太多对民间是一个浪费,但他命令凡每家有壮丁一位以上的,在国家有战事的时候,必须有一人要参军入伍。并实施保马法,由政府提供马和草粮,但有一个条件,必须要好好地照顾马,当战事发生时,这些马由国家来征用。但结果反而增加了侵略和叛乱的机会,这些强兵的方法,反而加速地把王安石的变法带到失败的边缘。第三是用人不当,他发现很难找到忠实的人来推行他的政策;腐化遍及整个官僚政治中,就像许多国家一样,此时的中国面临着不是私底下掠夺,就是公开贪污的困境。

宋朝的文艺复兴-王安石变法

由司马光、欧阳修等领导的一派保守分子,极力反对王安石的这项变法,认为这完全不切实际。他们认为由于人类的腐化和无能,由国家实施国有贸易,是行不通的。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实施放任政策,任由人民发挥其自然的经济动力去从事生产。而富豪因为遭到高税和国有贸易的双重打击,宁愿消耗他们的财产,以抵制王安石的政策,阻挠这项变法的力量,使它导致不良的效果。相反,反对派组织坚强,力量一致,竭力对神宗施以压力。当一连串的水灾旱灾自天而降时,这位天子就免掉了王安石的职,那套“富国强兵”的变法也被废除,他的敌人又重新得势。中国又恢复了原来的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