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哲学史家一谈哲学,习惯上皆由希腊谈起。印度人深信,世界之有哲学是自印度始。中国人则说,哲学以中国的最完美,而讥笑我们肤浅。其实,可能我们都错了。因为从古埃及的断简残篇中,埃及在宗教崇拜礼仪中已有道德哲学,虽然还不成熟。希腊人有这样一句谚语:除古代不论,他们的智慧与埃及人的智慧相比,自觉仍是孩子。
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哲学著作而言,最早的要数《普塔霍特普之教训》。这篇教训的年代,可上溯至公元前2880年——比孔子、苏格拉底及释迦牟尼要早2300多年。普塔霍特普在埃及第五王朝时代,为法老的首相兼孟斐斯省长。退休后回家教子,下面所引述的,就是他写给儿子的教训。这篇教训,第十八王朝以前的学者曾译成当时的文体。
这位首相开头先向法老请求:
啊,我的至尊,臣的生命已似西山上的太阳。臣已老态龙钟,疲弱昏聩。眼也花了,耳也聋了,记性也坏了……请您让您的仆人为他的儿子做一件事,把他从前从神灵从前辈所获的教训,转告他的儿子。
法老允许了他,同时告诉他,“不可过于劳神”——这一劝告对哲学家来说乃是多余的。于是普塔霍特普教训他的儿子说:
不可因略识之无而自骄。与愚夫愚妇接谈,也应具有和圣达之士交谈一样的态度。技术无止境,任何人都不能说,我的功夫天下第一。忠言比婢女在碎石堆里找到的翡翠还珍贵……宅心仁厚,人必乐与之交……谨防利口伤人……不可放言高论,无论对谁,不管其为王孙公子或市井小民,喋喋不休,均会令人生厌……
智者教子应使其顺乎神意。要子弟行正道,莫如以身作则。父慈则子孝……对听话的子弟,应奖励;对不听话的子弟,如行为越轨、言语粗鄙,应严加管束……告诉子弟,做人应堂堂正正;世间最可贵者为德行而非珍宝。
无论到任何地方,与女性交往均宜慎重……智者必爱其妻,给予房屋,给予情爱……沉静寡言,胜于废话连篇。在议会中讲话,当心受到专家的反驳。最愚蠢的人,才能无所不谈……
能者,必虚怀若谷,必言语温驯……别人谈话,不可插嘴。愤怒时不可发言。愤怒能伤人坏事,智者宜控制自己远离愤怒。
普塔霍特普所作的结论,大有罗马诗人贺拉斯的意味:
我不敢说我所说的一切,必能垂诸永久。不过,谁若能照我所说的去做,他必受人尊重。说话谨慎,行止有方……必终生受益……要你做一个堂堂正正、心安理得的人,这是我所企望的。
在埃及思想中,这只是一面。由于时代的不同,我们又发现了另外的思想。古王国时代的另一位哲人伊普维尔(Ipuwer),鉴于暴乱、饥馑、腐败,曾发出如下悲鸣:“大家都在上供,却不知道神在什么地方!”像叔本华一样,由于眼看社会上自杀的人越来越多,他于是说:“人类的末日也许就要来临了。看,一方面,生的不生,长的不长;一方面,你争我吵,钩心斗角!”最后,他梦想着救世主的到来:
他来了,所有的火焰(社会战乱)渐趋熄灭。四处传闻,他是全人类的牧者。他心地善良,为了照料他的羊群,他整天席不暇暖。他用慧眼查出世间善恶。他以他的巨臂,扶持善人,除去恶者……但是,今天他在哪里?也许,他还在睡觉;也许,还不到他显示他大力的时候。
这完全是先知的口吻。上面这段话,稍微改头换面,即可置诸希伯来人启示录中。埃及人的这类古训、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如果再进一步,即可形成希伯来的“救世主思想”(Messianism)。
从另一件水草纸卷中,我们还可发现中古王国时代人的诅咒。这种诅咒不仅那个时代有,也许每一个时代都有:
今天,我能够把我心底的话告诉谁?
兄弟靠不住,
朋友的情意也是假的。
今天,我能够把我心底的话告诉谁?
人心是这么险恶,
大家都偷偷把邻居的东西往家里搬。
今天,我能够把我心底的话告诉谁?
君子都死光了,
厚颜无耻的人四处横行。
今天,我能够把我心底的话告诉谁?
邪恶的人飞黄腾达,
大家所听得入耳的尽是虚假的话。
这位埃及诗人愤激之余,于是转而歌颂死亡:
今天死神来到我的面前,
他医好了我多年疾病,
他带我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今天死神来到我的面前,
他散发着没药的芳香,
他带我走上一艘扯满风篷的船。
今天死神来到我的面前,
他散发着莲花的芳香,
他送我到一个充满酒香的地上。
今天死神来到我的面前,
他像一股浩荡的激流,
把我从人生战场送回我的故乡。
今天死神来到我的面前,
他亲切有如家人,
接待我这个充满创伤的游子。
悲观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产生“及时行乐”的思想。在莱登博物馆,有一块2200年前的石刻,其上的诗句,即是此种思想的代表。
我曾经听说,伊姆霍特普及哈德德夫都有过下面这些话语,
这些话语,蕴藏着无限真理:
如今是荒烟蔓草,
从前是高楼大厦,
再过些时,也许连荒烟蔓草也没了。
时光如果能够倒流,
我要和古人晤谈。
今人自古人口中,
可以得到许多领悟。
把忧愁抛到九霄云外,
能快乐尽量快乐。
人生难活百岁,
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没药,洒在头上,
有丝麻,穿在身上,
有金银,戴在手上。
智者及时行乐,
傻瓜愁眉苦脸。
爱吃的,吃点,
爱穿的,穿点,
爱用的,用点。
智者及时行乐,
莫待老病缠身。
生前不求快乐,
死后永远悲哀。
金银满库无法带,
青春逝去永不来。
埃及人的悲观主义及怀疑主义,可以说是由于西克索人入侵、整个民族精神崩溃的结果。希腊沉溺于斯多葛学派及伊壁鸠鲁主义,也是同样情况下的产物。
在埃及历史上,这种思想事实上很快即告消失,因为新的希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宗教,不久又诞生了。在这里,我们要指出一点,上面的诗篇所代表的只是少数敏感知识分子对于人生的看法。至于成千上万的埃及人,他们的信念是单纯的。在他们看来:神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只要对神虔敬,尽管在尘世有着痛苦悲哀,但升天后就会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