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幻小说的重要作用
有时候,退后一步,以不同的视角来检视人们对于某个时期作品的狂热是十分有益的。新浪潮运动和女权主义科幻主要存在于英语国家,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又有各自的潮流。这种潮流并不总是与英语国家的相悖。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例,那里的女性作家通常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取得当地男性作家的地位。因此,即便到了今天,依然有一些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首次出版的拉丁美洲女性作家的臆想小说第一次翻译成英文。这些障碍不容小觑。未来的科幻选集应该以发掘这些我们目前尚无缘得见的精彩作品为己任。
弗雷德里克·波尔、朱迪斯·梅里尔和达蒙·奈特这三位不仅是杰出的作家,而且是同样有影响力的优秀编辑,尤其在将国际新声音引入英语国家的科幻圈方面做出了贡献。包括大卫·哈特韦尔在内的此类引路人对各国科幻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的非英语国家的科幻作品翻译成英文并出版的数量较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被选中并翻译成英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符合英语国家价值观和出版市场口味的。
“世界”科幻也许是个没多大意义的词儿,因为它将那些本应被正常看待的作品异域化了,同时还将这些本应放到各国的背景下探讨的作品一概而论,等同视之。尽管我们的选集容量有限,只能收录个别故事,但大家有必要了解,就在英美两国的新浪潮运动如火如荼和女权主义科幻崛起的同时,非英语虚构作品也在悄然发展。举例来说,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幻创作愈发活跃起来,荒卷义雄和筒井康隆的作品尤为突出,此外还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
20世纪80年代,麦克米伦出版社推出了英译苏联科幻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单行本,其中许多都少不了西奥多·斯特金和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支持与贡献。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图书,英语国家的读者才接触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苏联科幻小说。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西方读者不太熟悉的一些作家出版了不少引人入胜且富有深度的科幻作品。本选集就收录了这批作品中部分短篇小说的新译本。
举例而言,瓦伦蒂娜·朱拉维尔尤瓦发表了《宇航员》(The Astronaut, 1960),因为错综复杂的结构和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执行太空任务时遭遇突发事件的人员的同情,该作品并未成为苏联太空计划的广告。相当多产的德米特里·比连金的作品有多篇被译为英语,其中有个短篇名为《两条小径交会之处》(Where Two Paths Cross),是一个生态主题的故事,放到今天来看依然独特而不落伍。也许,当时最不可思议的苏联作家要数瓦季姆·谢夫纳了,他的小说文笔优美,给人一种轻松简单的假象,这些特点都集中地体现在了短篇小说《谦逊的天才》(A Modest Genius, 1963)中。
不过,该时期最棒的苏联短篇小说家应是塞弗·甘索夫斯基,他创作的好几篇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作品都足以收入本选集。我们最后的选择是他的《复仇之日》(Day of Wrath, 1964),该作品仿佛升级版的威尔斯的《莫罗博士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但百分之百是原创。甘索夫斯基并没有像斯特鲁伽茨基兄弟那样有创见--后者的《路边野餐》(Roadside Picnic)一直是英美国家中得到最多关注的苏联作家作品,不过,他作品的直接、明晰、精巧和透出的勇气都有效地弥补了其他不足。
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的拉丁美洲的科幻作品许多都还没有翻译成英语,因此,那段时间的拉美科幻创作全景我们尚不清楚。我们知道博尔赫斯和奥坎波出版了一些带有臆想性质的作品,类似的还有著名的阿根廷作家安杰丽卡·高罗第切尔。阿道夫·毕欧伊·卡萨雷斯则偶尔发表科幻小说,如《咎由自取》(The Squid Chooses Its Own Ink, 1962),本选集中收录了重译本。巴西的科幻大师安德烈·卡尔内罗则在1965年发表了他最著名的短篇故事《黑暗》(Darkness),这部作品当之无愧是那个时代最佳科幻小说之一。艾丽西娅·亚涅斯·柯西奥的《IWM 1000》(1975)是同时期拉丁美洲科幻作品中的又一篇佳作。
如上所述,我们读过的、由其他语种翻译成英语版本的科幻作品不足以让我们得出全面的结论。我们只能说,在这部选集中,入选的非英语国家的篇目展示出了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英语国家科幻作品有共鸣或分歧的地方,这对关于科幻的对话有着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