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牧羊哀话》
中国现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是郭沫若的《牧羊哀话》。
《牧羊哀话》发表于1919年11月15日《新中国》第一卷第七号。它既是浪漫主义小说的滥觞,也是一篇具有鲜明的爱国反帝精神的作品。
这篇短篇小说塑造了尹子英、闵佩荑、闵崇华等形象。尹子英是个出身低贱的牧羊童,年纪虽小,却深明大义,面对死亡,他无所畏惧,刚强不屈。他不愿做“亡国之民”,同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通敌卖国势力作斗争,最终为此而献身。女主人公闵佩荑小姐是李朝子爵闵崇华的女儿,从小就跟子英结下了青梅竹马的爱情。她性格纯洁善良,对爱情无限执着。子英遇难后,她接过牧羊鞭,专心照管爱人留下的羊群。她在金刚山下唱着哀伤的歌儿来去:“羊儿啼声甚悲。羊儿望郎,郎可知?”用以表达她对为祖国献身的爱国少年的永恒的倾慕与怀念。闵崇华则是一个穿着朝鲜服装而在精神上具有中国特点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
《牧羊哀话》通过对尹子英、闵佩荑两个爱国少年形象的刻画,寄托了作者以爱国反帝为基础的爱情理想,以及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打破等级观念的反封建精神。
郭沫若是从一个诗人的角度,以浪漫主义的方法创作这篇小说的。首先作品塑造了具有反抗性格和爱国精神的主人公形象;其次,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鲜明的浪漫主义笔调。如写作者于夕阳中独坐九仙峰顶,忽听牧羊女哀婉凄凉的歌声,不禁潸然泪下,其情其景哀怨动人。小说情节简单,但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和诗化的形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这篇小说,在《新青年》等刊物上还只有少许白话诗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