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大、影晌最广的散文流派--桐城派
中国清代最大、影响最广的散文流派是桐城派。其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因此而得名。该派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古文理论,主张师法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反对八股文。该派的理论强调义理与辞章的统一,概括历代古文家在章法、用语上的不少成就,特别强调文章的整套具体的形式技巧。桐城派古文作品选材用语只重阐明立意,而不期堆砌材料,因而文章一般简洁自然,而鲜明生动不足。由于特别求“雅”,语言避忌太多,虽觉妥当自然,但缺乏生气。该派的作品中,碑志、传状较多,艺术上以典雅、洁净、凝练著称。名篇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桐城派的古文理论是与清中叶的统治思想相适应的。他们强调“义”或“义理”,强调义理和文章的统一,特别强调文章的一套形式技巧,目的是要使传统古文更有效地为封建统治服务。
桐城派绵长200余年,它的兴衰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方、刘、姚为代表。第二阶段,自姚鼐至曾国藩。第三阶段从吴汝纶到五四运动前后。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他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概括了古文家在章法、用语上的成就,提出“义法”的主张并使之成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论。“义”,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法”,是指表达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采理,运用材料以及语言等。“义法”是方苞论文的唯一标准。
刘大櫆(1698—1779),字耕南,一字才甫,号海峰。刘大櫆补充方苞的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是文章的材料和内容,而“神、气、音节”是作家之“能事。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又发展刘大櫆的理论,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并对各种文体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点要求。他把作品的风格分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