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剖析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谁

时间:2024-11-20 02:17:02关键词:代表,作家

社会剖斬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茅盾

文学史界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我们从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20世纪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十分鲜明。茅盾小说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20世纪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

茅盾也是最早写出反映大都市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的作家。

茅盾(1896-1981),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县乌镇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因家境困窘,由亲戚介绍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久便参加《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1920年,《小说月报》进行半革新时,他主持《小说新潮》栏的编辑工作。同年11月任《小说月报》主编。1921年1月,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成立,茅盾是发起人之一。他早期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翻译介绍外国进步文艺作品。他提倡“为人生”的写实主义文学,主张文学要同情被损害者,要激励人心,唤醒民众。

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他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地下,开始了创作生涯。1927年9月至1928年6月,完成了处女作《蚀》三部曲。《蚀》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成,都以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活动为题材,描写他们在革命过程中向往光明以及彷徨、矛盾的心理,但其中也流露出当时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

1928年后,茅盾同党失去组织联系,但仍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并与鲁迅一起拒任左联领导工作,在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做出了积极贡献。1931年创作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三人行》《路》,1932年完成长篇巨著《子夜》及短篇《林家铺子》《春蚕》。次年又写了《秋收》《残冬》(与《春蚕》合称“农村三部曲”)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是茅盾的代表作,它们从大都市、城镇、乡村各个不同侧面大规模地描写我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动荡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城乡经济崩溃的现实环境中社会各阶级的生活与斗争,尤其是中底层人民在面临破产的绝路上苦苦挣扎的情景,为后人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提供了一幅幅历史画卷。

抗战爆发后,茅盾积极参加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创作了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和散文集《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以及唯一的剧本《清明前后》。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主编过《人民文学》《译文》,先后出版了《鼓吹集》《鼓吹续集》《读书杂记》等短篇评论集,以及《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长篇评论专著。

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指出:“他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财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根据茅盾生前请求及一生表现,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自1921年算起。

中国社会剖析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