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烈德大帝为何令人尊敬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阿尔弗烈德大帝更值得后代的尊敬。”阿尔弗烈德大帝(849~899)是何许人也,竟然让伏尔泰如此褒扬?
阿尔弗烈德是英格兰撒克逊人的韦塞克斯王国的国王(871~899在位)。说起撒克逊人建立的这个韦塞克斯王国,我们有必要追述一下历史。在罗马帝国时代,不列颠仅仅是它的一个行省。公元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从而结束了对该地的统治。罗马人撤离不久,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到了7世纪初,这些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韦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韦克塞斯王国的国王埃格伯特(约802~839在位)于公元827年统一七国,建立了统一的英格兰王国。
作为韦塞克斯王国的一位王子,阿尔弗烈德根本就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因为他有四个哥哥。他自己也说,他从来就没有期望得到王权。公元868年,年方十九岁的阿尔弗烈德参军,跟随其兄艾特尔雷德一世前去协助麦西亚的伯格雷德抗击在东英格兰登陆的丹麦大军。公元871年,丹麦人入侵韦塞克斯,文特尔雷德和阿尔弗烈德同他们在阿士登交战,获得胜利。但是在墨尔登交战中,他们却败下阵来,艾特尔雷德惨遭致命之伤。年仅二十二岁的阿尔弗烈德因此登上了王位。对于这位年轻的国王,人们并不寄予厚望。因为他患有癫痫症,曾在他的婚宴席上一度发作。实际上,他是一个英俊潇洒、精力充沛的人,智慧和武艺都在其兄文特尔雷德一世之上。登基一个月后,他亲自率领小规模的军队在威尔顿与丹麦人交锋,没想到一战即溃。为了保住王位,他不得不策略地用钱向敌军购买和平。公元876年,丹麦人可能觉得韦克塞斯王国似乎软弱可欺,再次向这个王国进军。阿尔弗烈德秘密组织一支军队,在埃丁顿战役中打败丹麦人,并因此获得了休战的机会。公元885年,丹麦军队又入侵肯特,阿尔弗烈德将其击退。公元886年,他进占伦敦,一切不接受丹麦人统治的英格兰人都拥戴他为国王。公元892年,一只丹麦军队由欧洲大陆进攻英格兰,他予以迎头痛击。公元896年,丹麦军队被迫停战,将自己约束在英格兰东北部所谓的“丹麦区“内。丹麦人之所以偃旗息鼓,是因为阿尔弗烈德在交战期间采取了防御措施,他加固旧有的要塞,在战略要地修建新的堡垒,使丹麦人难以有大的作为。
在抗击丹麦人的过程中,阿尔弗烈德还致力于复兴及统治之道。他重组陆军,建立海军。早在公元875年,他就整编军队,使用兵船抗击入侵者。后来他又下令建造更大的军舰。他制定在自己统治区内通用的法律,改革法制,给予贫民以法律的保证。他兴建或修建各城镇,用木材和石头建筑王室的厅堂,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职人员的需要。他还把每年收入的八分之一用于救济贫民。在外交方面,他的手腕很灵活,他同麦西亚和威尔士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威尔士还曾于公元893年向他提供了一些军队。
阿尔弗烈德曾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不谙拉丁文的,可以说他所受的文化教育有限。丹麦人在入侵过程中,不列颠的许多学院、图书馆横遭洗劫,使文教不兴。为了振兴教育,他将每年收入的人分之一用于教育。他在首府里丁设立一所宫廷学校,给予教堂和修道院的教育和宗教工作以大量补助。他哀伤地回忆起童年时期教堂矗立,里面充满了宝藏和书籍,没想到都被丹麦人烧毁掠走了,以至于英格兰的教育颓败不堪。难得有人看懂英文写的礼函,更不用说翻译成拉丁文了。于是他从海外敦请学者,来到国内教导百姓和他自己。他抱憾过去没有闲暇时间读书,但是现在只能像个僧侣一样强迫自己埋首于宗教和学术研究。由于战事频仍,他感到阅读仍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他就日以继夜地命令手下念给他听。他几乎先于所有欧洲人之先发现本土语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于是他命人将某些基础的典籍译成英文,他个人自修拉丁文,然后苦心孤诣地将波伊提乌的《哲学的慰藉》、格雷戈里的《牧场管理》、奥罗修斯的《世界历史》以及彼得的《英格兰教会史》等拉丁文著作翻译成英文。他重视民间文学,亲自收集民歌,教给他的子女,并参与宫廷中游吟诗人行列来唱这些歌。
阿尔弗烈德虽称大帝,但他统治的疆域偏于欧洲大陆之外,而且面积不大,这样使他的影响仅限于一隅之地,因此我们很难将他与历史上的一些巨人相提并论。但是他以自己的虔诚、谦逊耿直、克己节制、耐性、礼貌和对人民的献身以及为促进教育事业复兴的热忱,为自己的国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就像伏尔泰说的那样,他更值得后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