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皇帝提比留为何甘为平民
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权力孜孜以求。有人成功了,穿金戴银,成为千古风流人物;有人却失败了,甚至付出了毁身灭家的代价。不过,罗马帝国皇帝提比留(前42~37)却甘愿过隐居生活达十一年之久,直到死在卡普里岛。
提比留是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屋大维的养子。他的父亲是高级教士和地方行政长官,母亲是美丽的利维姬.德鲁西拉。提比留九岁丧父,开始生活在皇帝身边。公元前27年20岁时,他曾经跟随屋大维到高卢视察前哨阵地。二十二岁时,他初次指挥战役,夺回几十年前在安息丢掉的几个罗马军团的旗帜,因而声名大振。他要求全权指挥另外一次战役,因此屋大维派他去平定亚得里亚海东岸潘诺尼亚省的叛乱。他不仅以克敌制胜出名,而且以体恤士卒著称,因而深孚众望,得到人民的爱戴。公元前8年,他出任执政官,这是罗马的最高职务之一。公元4年,他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二号人物,踌躇满志,大权在握。曾奉命统帅大军,前去征讨公元9年在日耳曼歼灭三个罗马军团的阿米尼乌斯,结果大获全胜。公元14年,屋大维去世后,他继承帝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公元27年他离开罗马,前去视察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地区,中途折至卡普里岛,虽然只想逗留一时,但是再也没有返回罗马。这也成为长期以来学界难以解开的谜团。
有人认为,提比留之所以离开罗马,隐居他乡,是因为看透了官场的你争我夺,对权力已经没有了任何兴趣。自从丧父后,提比留就和弟弟德鲁苏斯与母亲利维娅一起开始生活在皇帝屋大维的身边。屋大维非常喜欢德鲁苏斯,把他领过来抚养,并且愿意将财产和政权传给他。不幸的是,德鲁苏斯夭折,使屋大维痛苦不已。于是屋大维又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两个外孙盖恩斯和卢西乌斯上。他对他们极其钟爱,让他们享受特别的教育,还不到法定年龄就让他们担任官职。提比留虽然有才能,受到屋大维的重视,但是并没有得到他的钟爱。为了达到成为帝国领导者的愿望,提比留被迫与已经怀孕的太太离婚,娶了屋大维的女儿、盖恩斯和卢西乌斯的母亲朱莉娅为妻。他尽量去做个好丈夫,但是朱莉娅不肯放弃她的享乐主义,开始了婚外恋爱。提比留为了维护朱莉妮和他自己的名誉,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忍无可忍地背负着妻子与别人私通的耻辱。即使这样,屋大维还是准备将帝国交给自己的两个外孙子,于是提比留失望地离开了罗马,到罗得斯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屋大维勃然大怒,宣称没有他的允许,提比留不得返回罗马。天不遂人愿,屋大维钟爱的两个外孙盖恩斯和卢西乌斯却先后于公元2年和4年死亡,他变得孤立无援,又没有继承人,加以德意志和高卢等地又发生反叛,他不得不召回提比留,收他为义子,共同摄政,并立即派他前去镇压叛乱。提比留不负众望,经过五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平定了叛乱。但是当他即位成为罗马帝国的元首时,已经是五十有五,成了一个大梦初醒的人,权力对于他已经轻若浮云了,这是他能够隐居在外达十一年之久的最根本的原因。
有人认为,提比留离开罗马,隐居卡普里岛,是为了躲避他那位果敢的母亲利维姬。利维娅是一个具有庄重之美的女人,个性坚强,但是特别体贴。屋大维的许多重要措施都预先与她研究,尊重她的意见如同尊重贤明的友人的意见一样。换一句话,利维娅以另外一种方式操纵着国政。提比留即位后,利维娅认为是她的操纵为他清除了登极的道路,她还要让他了解,叫他掌权只是作为她的代表。在提比留当政的前几年,官方文书均由利维娅和提比留共同签署。但是她对与他平等共理国家感到不满,希望比他地位高一等,要像惟一的统治者一样总管一切。提比留长期容忍,直到屋大维死后十五年时,他才终于为自己另外建筑了一座官殿,使他母亲利维娅毫无异议地占有了屋大维所建的旧宫。与这样的母亲同在屋檐下,提比留感到心力俱疲,他要永远地摆脱她,到那世外桃源享受一番。
也有人认为,提比留离开罗马,隐居卡普里岛,是由于他为政残暴,积怨太深。文献记载,提比留冷酷无情,这种性格在少年时代就有所显露。他的修辞学老师提奥多鲁斯第一个对他这种性情有所洞察,在责骂他时,这位老师常称他为“掺和着血的污泥”。称帝以后,这种性格变得更加明显。一次,出殡的行列走过,一个小丑大声地疾呼要死者转告屋大维:他在遗嘱中留给人民的财产还没有支付。提比留听了,让人把小丑拖到面前。吩咐手下给他应得的,并把他处死,让他可以亲自去告诉屋大维,说他全数收到了。他还做了许多别的残酷无情的事情,表面上是为了整肃和改良公共道德,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天性要求。有些人甚至用诗的形式痛斥了他当时的罪恶,并且预言了未来的前景:“从流放中回来的人当了皇帝,没有不让人民流血的。”当老百姓听到提比留的死讯时,他们兴高采烈,有的人奔走欢呼:“把提比留丢进台伯河!”还有的人则向低母神和冥界神祗祈祷,让提比留下地狱。更有一些人威胁要用钩子对付提比留,把他钩走曝尸。
除此之外,关于提比留隐居的原因尚有几种。不过,撇开提比留出走的原因不谈,他在罗马帝国发展过程中还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法令和政策基本上是稳健而富有远见的。他不想进行大规模的新的征服,从来不毫无道理地调动各行省的的军队或者更换总督,并制止挥霍浪费国家财富的现象。他还加强了罗马的海军。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提比留出走原因的种种推测就不值一提了。
罗马城是尼禄烧的吗?
公元64年7月18日,对繁荣的罗马帝国来说是一个灾难的日子。这天傍晚,在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并酿成了可怕的大火灾。由于当时罗马城正刮着大凤,火借着风势迅速蔓延。无情的大火整整烧了九天,全城十四个区仅保存下了四个,其中有三个区竟被烧成焦土,片瓦无存,其余各区也只剩下残垣断壁。无数的生命被大火吞噬,成千上万的财产化为灰烬,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和公共建筑物成为灰烬。谁是这场大火的纵火者呢?古今的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个被怀疑的竟是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尼禄。尼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皇帝,他风流绝伦、弑父杀母、滥杀无辜的行为成为历史学家多次提及的话题,而作为帝国的皇帝,他为什么要烧掉罗马城呢?这颇让人们费解。但从大火发生时尼禄的表现,使他确实难以摆脱唆使纵火的嫌疑。传说当有人在一般性谈话中说道:“我死后,愿大地一片火海”,尼禄曾打断这个人的话说:“不,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我就会使大地变成一片火海。”他果然做到了。据罗马的史学家分析,尼禄不喜欢罗马城旧的建筑和那些曲折狭窄的旧街道,他想用一把火烧掉这些旧建筑,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建造罗马城。而且尼禄还贪图“金屋”附近的一些仓库地盘,他曾命人先用攻城器械撞毁这些用石头做成的仓库,然后再付之一炬。据说当罗马城变成一片火海时,尼禄坐视不救,竟怡然自得地登上玛塞纳斯塔楼,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着火海的绚丽景象,一边还情绪激昂地朗诵着有关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并且在大火过后,尼禄乘机在废墟上营造自己的“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不仅有宫廷建筑中司空见惯的金堆石砌,而且有林苑、田园、水榭和浴场等。宫殿内外装饰华贵、设备齐全。尼禄很满意这座“金屋”,称为“这才是人应住的地方”。此外,为了从这场火灾中捞好处,尼禄还宣布由公家负责运走尸体和垃圾,借机搜罗豪富家的财产。罗马的一些史学家还记载,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他们自己的庄园上,曾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根本不敢捉拿他们,而当大火蔓延罗马城时,更有人对那些拼命救火的人发出威胁,还有一些人公然到处投火把。而这些在大火中行为怪异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尼禄的亲信。另外,尼禄在火灾后对纵火嫌疑犯的处理,也使更多的人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他。火灾发生后,整个罗马城人义愤填膺,尼禄为了平息民众中的不满情绪,曾下令逮捕纵火嫌疑犯。据罗马史学家记载,这些人都是因为作恶多端而受到憎恶的一群被称为基督徒的人。对这些所谓的“罪犯”,尼禄实行了最为残忍的刑罚,他们有的人被蒙上兽皮,被一群凶残的狗撕裂后吃掉;有的被钉在十字架上,浑身浇满油,等到天黑时点火燃烧,以作灯火照明。据说这些“嫌疑犯”是第一批受迫害的基督徒。尼禄的残忍暴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把更多的纵火疑点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然而,是否是尼禄烧毁了罗马城,历来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尼禄是纵火者的专家认为,残忍的尼禄把欣赏大火中的罗马,认为是他创造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品。持否定观点的专家认为这和事实是不符的,因为自称为艺术家的尼禄不应在满月的日子里(7月18日)欣赏大火,因为在明亮的月光下,他的“艺术作品”肯定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罗马城的火灾只能是一个偶发事件,不能因为尼禄是一个品行很差的皇帝,就认为他有纵火罗马的动机。
然而,罗马城的火灾到底因何而起,是天灾还是人祸?仍然是个悬案,也许它将成为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