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正规书--简策、版牍、帛书
中国最早的正规书,是简策、版牍、帛书。据《尚书》记载,商朝时已戏“有典有册”了。
简策,是用竹做的书。取一根竹竿截成圆筒,把竹筒破开成一条条又窄又平的细竹签,用笔在竹签上写字。每条少则能写几个字,多则可写三四十个字这样的一条竹签叫“简”,把许多“简”编连在一起就叫“策”(策也写作册两字同义,故也叫“简册”)。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西汉幕大批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管子》《晏子春秋》等)的出土,证明“简策”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正式的书是颇为盛行的。“简策”最初出现在商朝中叶(约前14前13世纪),春秋至东汉末年,被广泛使用。直到公元2世纪发明纸以后,才逐渐被纸代替。公元4世纪便完全绝迹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木头做的书,叫“版牍”,是把树锯成若干段,再将树段锯成薄片(薄片称作“版”,呈平方形,普通1尺见方,写了字的“版”叫做“牍”)编起来,便成“版牍书”了帛书”(或称“缣书”)是写在丝织品帛(一种比较薄的绸子)上的书帛书柔软轻便,便于保存携带。帛书可卷成一束,现在书的分卷,就是从那时的束(卷)沿用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