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笼罩万年古墓
2003年10月25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地质学家、环境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加上记者,一股脑儿闯进东胡林村。这一天将被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村民永远铭记。
六大悬念
悬念一:该“东胡林人”因何而死?是自然死亡还是死于非命,这给世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悬念二:这具尸骨的性别如何?北京大学考古系郝守刚教授说:“要对尸骨的头骨、骨盆和牙齿做科学鉴定之后才能定论。”
悬念三:尸骨的头部朝向有何说法?这次出土的尸骨头部朝东南方,赵朝洪教授说:“可能与部落氏族的信仰有关,另外太阳东升西落也是尸骨朝向的因素之一。”
悬念四:该地的“东胡林人”究竟住在哪儿?到底他们是住在山洞里还是石屋或其他地方仍然是个谜。
悬念五:该“东胡林人”从哪儿来?他们究竟是从南部部落迁徙而来,还是北方部落的成员,到目前还不得而知。
悬念六:“东胡林人”是怎样适应当时的地质环境的?根据地质学的鉴定,“东胡林人”所处的时代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此次发掘说明在历史上的冰川运动时期,北京地区曾经有人类活动。
10月19日这一天,北京大学考古队所有成员,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考古工作。突然,一位考古队员大叫一声:“有情况,有一根米黄色的棒状物体。”在现场的赵朝洪教授马上意识到有重大发现。他激动地告诉记者:“其实最先露出来的,是一根米黄色的棒状物体。然后大家才发现一条小腿骨。随后,另一根人的小腿骨也显露出来。当时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乐坏了,一个月以来的紧张终于有了盼头。因为这时大家都意识到有重大发现。”
在现场的“东胡林人”墓葬内躺着一具尸骨,骨架形态安然,头骨微向右侧偏斜。经过初步鉴定,该骨架长约1.65米,整体宽度不到50厘米。赵朝洪教授说:“目前已经找到这具人体骨架上的100多块骨头,如此完整的早期新石器时代人体骨架是很少见的。”
在场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教授指出,在尸骨的鼻骨与嘴唇之间放有一块儿玉石,赵教授说:“初步鉴定为方解石或冰川石。”对这块神秘玉石因何放在这个部位的解释还有待研究。吴教授说:“目前中国发现的古人类骨架并不多,完整的骨架也很罕见。‘东胡林人’生活在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这具完整的人骨架能为华北地区的人类谱系提供更多的资料依据。”
两大发现:完整的尸骨及火塘遗迹
这次考古出土除了一具完整的尸骨外,还包括石器、陶器、残存人骨、动物骨骼等在内的一批重要遗物,又发现了多处人类烧火的遗迹,从多种迹象分析来看,这些烧火的遗迹应该是当时人类所使用的火塘,这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已开始使用火塘。迄今在华北地区发现的距今1万年前后的遗址已有几处,但是其中既发现有烧火灶址,又见石器、陶器及墓葬的仅东胡林一处。
根据专家推测,“东胡林人”活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针阔混交林,“东胡林人”的经济活动主要以采集、狩猎为主,狩猎对象主要为鹿类动物。“东胡林人”生活的时期,北京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略偏高。在这次考古中发现的一些紫游螺,不仅表明“东胡林人”具有较好的审美意识,也表明“东胡林人”进行贸易交换活动的范围可能已经到达渤海湾地区。
在发掘现场,周教授手拿竹签在尸骨的周围勾画出墓葬的基本形状,同时指示出墓葬的开口处位于紫色土层内,该土层正是“东胡林人”生活时期的地质层段。“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墓葬,是有‘东胡林人’遗址研究以来第一次通过科学发掘手段获得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墓葬。”专
家看法:堪称考古重大发现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昆叔教授:“东胡林人”可以说是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鼻祖。这次发掘成功就在于,第一次发掘到了该时代保存完整的尸骨,同时发掘出“东胡林人”的工艺品、饰物、石器以及“东胡林人”用来烧煮食物的火塘,这在中国考古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教授:这次“东胡林人”遗址的发现,无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都很少,在华北地区更是第一例。“东胡林人”的发现实际上解决了考古学的一个疑问,就是在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之后,北京地区在1万年前还是有古人类生活的。
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授郝守刚:世界范围内对于人类在13000年前到8000年前的活动状况的研究一直缺少好的标本,也是世界考古的一道难题。对此具“东胡林人”尸骨的考古鉴定,将为我们中国考古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关链接:何谓“东胡林人”?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侧,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1万年,1966年发现。文化遗址内出土有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该处文化遗址,是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旧石器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发现,因发现于东胡林村,被命名为“东胡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