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谍海
1929年,年轻的菲尔比进入了著名的剑桥三一学院。当时,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菲尔比加入了剑桥社会主义者学会。在最初两年里,菲尔比按时参加这个英国工党领导的学会。但是在1931年的大选中,英国工党的惨败使菲尔比对议会民主制产生了怀疑,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1933年夏天,也就是菲尔比在剑桥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耳闻目睹了希特勒对犹太人惨绝人寰的暴行以及纳粹分子对共产党人的疯狂迫害。他决定: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必须牺牲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34年,菲尔比怀着满腔热情奔赴维也纳,参加奥地利社会主义宥同政府的斗争。在此期间,他与一名坚定的女共产党员,年轻的犹太姑娘莉茨.弗里德曼结为伉俪。同时,他被苏联情报机关吸收为情报员,开始了长达30年的间谍生涯。
婚后不久,菲尔比偕妻子返回伦敦。为从事间谍工作,开始极力掩饰其共产主义倾向。菲尔比突然避而不见剑桥同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在几周内和原来所有政治上的朋友断绝了往来。相反,曾经激烈反对过法西斯主义的菲尔比开始频繁出入德国驻英国大使馆,并于1936年和老同学盖伊.伯吉斯一道加入了英德联谊会。另外,菲尔比和伯吉斯还试图用纳粹的经费创办一家以促进英德关系为宗旨的商业刊物。虽然没有成功,但在商谈过程中,菲尔比多次去柏林找纳粹宣传部和德国外交部情报处,获得了一些最初的情报工作经验。1937年,菲尔比和莉茨离婚,从而割断了他同共产党保持的仅有的公开关系。
渐渐地,菲尔比作为一名共产主义分子的印象在人们的大脑中逐渐消失了。
西班牙战争爆发后,德、意法西斯开始了武装干涉。菲尔比接到任务,要求他前往西班牙法西斯占领区,在尽可能接近要害的地方潜伏下来,菲尔比凭着和纳粹宣传部的关系,轻而易举地成为《泰晤士报》驻佛朗哥军队的随军记者,并以这个身份经历了这场悲惨战争的全过程,这一经历更加坚定了菲尔比的共产主义信念。
菲尔比似乎在各方面都是天才,他以《泰晤士报》记者的身份,被佛朗哥亲自授予勋章。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菲尔比乘坐的敞篷吉普车上,车上的人都被炸死,但有一个人毛发无损,那就是菲尔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菲尔比的所作所为,自然遭到以前的朋友们的误解,甚至咒骂。菲尔比为此十分痛苦,但也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当然,他也有忍不住的时候。一次,一名曾向菲尔比表示惋惜的老朋友,在几个月后突然接到莉茨的一个电话,转达了菲尔比的口信。口信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我完全是原来的我。”这个话里有话的口信只是在追溯往事时才得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