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汉尼拔(公元前247~前183年)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公元前221年,汉尼拔担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着手进行征服罗马的战争准备。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开始对意大利的大规模军事远征。当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北意大利时,犹如神兵从天而降,大出罗马人意料之外,整个罗马被恐慌不安所笼罩。尔后,汉尼拔率军直捣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诺湖、坎尼等会战中,多次大败罗马军队,尤其是坎尼战役后,罗马可谓已陷入绝境,汉尼拔几乎就要实现其征服罗马的梦想了。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罗马人就扭转了战局,汉尼拔最终未能完成其征服罗马的宿愿。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史家有各种解说,孰是孰非?一时难以肯定。
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共和制罗马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尽管它是一个贵族共和国,作为统治阶级不同阶层的平民和贵族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在平民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废除了债奴制度,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益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平民在国家生活中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国家政治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这些为罗马战胜汉尼拔的进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前提。同时,在与迦大基作战的问题上,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是比较一致的,罗马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严密的军团,这些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平民特别是农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希望从战争中获得一份土地,因此作战特别尽力,这就是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具有强大的力量,它在布匿战争过程中虽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之后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相比之下,越太基在许多方面远不如罗马。迦大基在征服北非由地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一主张主要维护和巩固在非注重的利益;另一派为商业集团,主张继续进行海外扩张,扩大部外的利益。两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时常此起彼伏,影响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汉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后一派的利益,主要活动基地和据点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而在迦太基国内和政府内部,往往是地主派占上风。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期间一直没有得到过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这里。汉尼拔虽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统率的是一支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关系、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军队,而且是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加之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又由于东方各国君本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嫉而失败。
也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其致命错误就是在战略上没有适时地将打击重点放在攻占罗马城上。当汉尼拔取得一系列胜利,特别是在坎尼会战之后。罗马军的主力已不复存在,整个半岛的大部地区已摆脱了罗马的控制,罗马城几乎成了孤城,而汉尼拔军却正是兵威极盛之时。如果汉尼拔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罗马城一击,攻占罗马城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罗马城是罗马人的“心脏”,它的存在是罗马复兴的希望,在基本不受战火摧残的情况下,罗马人没有必要向汉尼拔投降,更不会自行崩溃。由于罗马城的存在,罗马人有了重建军备的基地,而其它尚在坚持的罗马城堡也有了精神寄托。汉尼拔在战略上犯的这一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在以后的岁月中,类似坎尼战役以后所出现的那种良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说得夸张一点,罗马人保住了一个罗马城便赢得了整个战争,而迦太基人忽视了一个罗马城便输掉了一场战争。这是汉尼拔的悲剧所在。此外,汉尼拔的极端复仇思想与盲目自信情绪禁锢了迦太基军的行动。坐视罗马军队由弱变强,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失败关键的一点在于他兵力太少和罗马军事指挥艺术的改进。法国的孟德斯鸠说:只要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留在一起,他就能击败罗马人,但是当他不得不把卫戎部队留在各个城市的时候,当他要保卫他的同盟者的时候,当他要围攻要塞或者当他使自己的要塞不受罗马人围攻的时候,他的兵力就太少了;而他的一部分军队就是这样零敲碎打地消耗掉的。历次出征之所以容易取胜,是因为在出征时都是全力以赴;出征成果之所以难于保持,是因为要保持它们时只能使用自己一部分的兵力。”同时在战争后期罗马人握有主动权却不与汉尼拔进行大规模会战,这恰恰是罗马军事指挥艺术改进的表现。罗马人虽拥有绝对优势,依靠这个优势也许能直接打败汉尼拔,但毫无疑义,面对汉尼拔这样一位天才统帅,这种胜利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换来的,也很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相反,在确保取得境内战场主动权的前提下,将这个优势转到境外去,转用到没有汉尼拔的地方去。那么用同样的优势同样的代价,必然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这无疑是正确的决策,此后罗马军队入侵迦太基本土,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使人完全接受的观点。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必要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