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宜的诗句(31句)

时间:2023-05-07 10:29:01关键词:诗句,名言诗句

关于因宜的诗句

1、【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语出《韩非子·解老》。遵循事物的规律办事,没有不成功的。缘:沿,顺。道理:指规律、法则。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出《庄子·齐物论》。那里有那里的是非,这里有这里的是非。意谓各有各的是非标准。彼:那。

3、【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语出《韩非子·五蠹》。袖子长才好舞蹈。本钱多才好做买卖。意谓条件好,事情容易成功。贾(gu古):做买卖。

4、【反水不收,后悔无及】语出《后汉书·光武帝纪》,水泼出去,就收不回来,后悔也来不及。比喻应当做的事情不去做,则后悔莫及。反水:覆水。

关于因宜的诗句(31句)

关于因宜的诗句

5、【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语出《易·系辞下》。君子一旦洞察到事物细微的迹象,就立即行动,不等到一天结束之后。几:细微。作:行动。俟(si似):等待。

6、【缕因针而人,不因针而急】语出汉代刘向《说苑·善说》。线依靠针进入布帛中,而不急于先针而入。比喻做事要等时机成熟,不可急于求成。缕:线。

7、【三人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语出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二》。三个人一起放一只羊,羊吃不到食物,人也得不到休息。比喻人浮于事,应当精减。

8、【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语出清代顾炎武《子房》诗。在果子半青半黄的时候摘下来,不如等着它自己掉落。喻指做事情不可急于求成,而要顺其自然。

9、【深则厉,浅则揭】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涉深水就脱衣而渡,涉浅水可以把衣服提起来过去。后以“深厉浅揭”比喻行动要因时、因地制宜。厉:裸。揭(qi气):提起。

关于因宜的诗句(31句)

关于因宜的诗句

10、【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虽然有智慧,但不如适应形势,虽然有锄头,但不如等待农时。说明时势不可违逆。镃(zi资)基:锄头。

11、【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语出《国语·越语下》。得到有利的时机,不要懈怠,时机一去,不会再来,天赐的良机不利用,反而会遭受灾难。怠:松懈:疏忽。

12、【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语出汉代刘向《说苑·建本》。鱼借着水游动,鸟借着风飞翔,草木在一定的季节生长。比喻做事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乘:凭借,趁着。时:季节。

13、【循流而下易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语出《淮南子·主术训》。船顺流而下容易到目的地,马顺风而跑容易奔驰到远方。说明做事借助于有利的自然条件,就容易成功。循:顺着。背;以背依附。

14、【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语出汉代王符《潜夫论·实贡》。聪明的人能够放弃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而发挥运用自己的长处,使事业获得成功。说明善于扬长避短,才能使事业取得成功。

关于因宜的诗句(31句)

关于因宜的诗句

15、【时未至而为之,谓之躁;时至而不为之,谓之陋】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井田可复》。时机还不成熟就急着去做,这叫急躁;时机已经成熟但还不去做,这叫愚陋。说明做事必须掌握好时机。陋(lou漏):见识不广。浅陋。

16、【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语出《管子·禁藏》。兴办事情如果时机不当,即使用上全部的力量,也不能把事情办好。说明做事贵在抓住时机,见机而行。举事:兴办事情。举,兴办。不时:不合时令,不合时宜。功:事功;事情。

17、【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好处可以大家一起享受,而不能自己独占,计谋可以和少数人商议,而不能和众多的人商议。说明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办法来对待。利:利益,好处。共:共享。

18、【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语出《国语·越语下》。善于抓时机的人,就像救火、追赶逃跑的人一样,急急地奔跑还唯恐不及。说明做事贵在适时,时至即为,不能迟缓。亡人:逃跑的人。蹶(gui贵):行急貌。趋:疾走。弗:不。

19、【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语出《楚辞·九歌·湘君》。到水中采取陆地生长的薜荔,上树梢去攀摘在水中生长的荷花。此句喻指用力虽勤而徒劳无功。薜荔(bi li币历):一种生长在陆地的蔓生香草。搴(qian千):摘取。芙蓉:荷花。木末:树梢。

20、【穴蚁冲泉,未知远虑;玄禽巢幕,何能支久】语出北周庾信《拟连珠》之六。蚂蚁对着泉水营穴,不知道向远处考虑;燕子在帐篷上筑巢,怎能支持长久?比喻做事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冲:对,向。玄禽:燕子。巢幕:筑巢于帐篷。支:支撑,支持。

21、【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语出《吕氏春秋·召类》。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但能够使所做的事情适应时势。做事情能适应时势的人,取得的功绩就大。说明做事情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潮流,才能取得成功。时:时势,时机。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语出《论语·八佾》。已经做的事情不再去解释它,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再去纠正它,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再去责备、追究它。三句话说明对既成事实不必强行更改,对过去的错误不要抓住不放。遂事:已经完成的事。谏:纠正。咎:追究罪过。

23、【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语出明代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酉》。细细地研究、反复思考时下的需要,等考虑妥当之后再去做。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做成的事情。说明事前必须周密考虑,不可轻举妄动。审度(duo夺):细究和忖度。时宜:时下的需要。

24、【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语出《吕氏春秋·序意》。为了一己去看,就会使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为了一己去听,就会使耳朵什么也听不清;为了一己去考虑,就会使心智狂乱。说明做事情只要从私心出发,就会失去正确的标准,从而造成混乱。虑:思考,考虑。狂:狂乱。

25、【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语出汉代扬雄《解嘲》。应当做的事情在应当做的时候做了就吉利,不应当做的事情在不应当做的时候做了就不吉利。意谓做事情应当先看该做不该做以及什么时候做最好,这样才会百做百成、有益无害。从:顺,引申为吉利。凶:不吉利。

2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渡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语出《楚辞·渔父》。沧浪江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带。沧浪江水浑浊啊,就洗我的双脚。这是古代流传楚地的民歌,比喻人的行为应适合客观环境条件。这里有渔父劝屈原明哲保身的意思。沧浪:古水名,在湖北境内。濯(zhuo浊):洗。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

27、【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在这个时候,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实行仁政,老百姓高兴得就像倒挂的人被解救了一样。所以事情做的比古人少一半,功绩必定比古人多一倍。说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做事情,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8、【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语出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刘羽冲泥古》。技压一国的棋手不废弃陈旧的棋谱,但也不死守旧谱;名震一国的医生不拘泥于古老的验方,但也不撇开古方。喻指对前人的经验既不可随意否定亦不可盲目照搬。国弈:技压一国的棋手,国手。执:固守,死守。国医:名震一国的医生。泥:拘泥。

29、【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语出《淮南子·泰族训》。一寸一寸地量,量到一丈肯定会出偏差;一铢一铢地称,称到一石肯定会有过失。说明对事物过细地计较反而不利于从整体上进行全面准确地把握。下文曰:“石秤丈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度:量。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石:古重量单位,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30、【无法势,虽贤人不能以为治;无甲兵,虽孙吴不能以制敌】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申韩》。没有法令、权力,即使是贤人也不能治理好国家;没有武器、兵士,即使孙武、吴起也不能制敌取胜。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势:地位、权力。甲;武器。孙吴:指孙武和吴起。孙武,春秋时兵家,字长卿,齐国人,其著作有《孙子兵法》,为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吴起:战国时兵家,卫国人,善用兵。《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四十八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系后人所托。制敌:制服敌人。

31、【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语出唐代李白《玉壶吟》诗。西施笑起来可爱。皱眉头的时候也颇动人,丑姑娘依样模仿,只能反受其害。意谓美的总是美的,丑的死板模仿,益显其丑。它告诉人们,凡事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西施:传说是春秋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古书记载,她大概患有心痛病,时常微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走路。人们见了,觉得别有一番美感。邻居家有位丑姑娘,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结果人人为之扭头(见《庄子·天运篇》)。宜:适合。颦(pin贫):皱眉头。累:连累,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