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学的诗句
1、【学不可以已】语出《荀子·劝学》。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说明学习需勤奋。已:停止。
2、【求则得之,舍刚失之】语出《孟子·尽心上》。探索就能得到它,舍弃便会失掉它。求:探求,探索。舍:舍弃。
3、【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语出汉代刘向《说苑·建本》。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皮做成的。比喻学习重在积累。裘:皮衣。
4、【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语出宋代张孝祥《勉过子读书》。学习不在起步早晚,但可怕的是开始勤奋,最后放任。但:只。随:放任,不努力。
5、【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学习永远没有完结,直到去世才算停止。已:完结。阖棺:盖上棺材盖,比喻人去世。
6、【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语出宋代欧阳修《杂说》之三。君子做学问,哪可以有一天的停歇呢!意谓做学问应当自强不息。息:停止。
7、【为学大病在好名】语出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上。做学问,最大的病患是贪求虚名。说明做学问必须扎扎实实,不可追求虚名。好(hao):喜欢,求取。
8、【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语出《礼记·学记》。时机错过了,然后再去学习,即使辛勤刻苦,也难以有所成就。说明学习不能错过时机。时:时机。
9、【勿谓学已足,大海难掬漱】语出宋代李觏《寄章友直》诗。不要说学问已经很充实了,大海是难以用手捧喝完的。意谓学无止境。掬漱:用手捧水入口。
关于勤学的诗句
10、【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语出宋代胡宏《胡子知言·仲尼》。学问一定要渊博,但不能杂乱;守道一定要简约,但不能粗疏。约:简单,得要。陋:粗劣,粗疏。
11、【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语出清代顾炎武《与人书》之_。人们读书做学问,如果不天天进步就会天天退步。说明学习必须勤奋不怠,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
12、【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语出《荀子·大略》。意谓君子的学习就像生物脱去皮壳一样,应不断地变化更新。蜕(tui退):脱去皮壳。幡(fan番):通“翻”,变动的样子。迁:变易。
13、【随时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矣】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程颐语)。时时刻刻都注意观察事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获得了。随时:不拘什么时候。
14、【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学行》。意谓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山。比喻学习勤奋则有进步,停止不前则无成。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出《论语·学而》。学过了,再在适当的时候去温习它、实习它,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时:以时,在适当的时候。习:温习,也有实习、演习的意思。说:同“悦,高兴。
16、【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语出唐代吕岩《绝句》诗之六。不要说至大的道理难以求得,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甩的功夫不够。说明人必须勤于学习。大道:大道理,至理。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语出《荀子·劝学》。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的高远;不走进深谷,不知道地的深厚。喻指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临:来到。深溪:深谷。
18、【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君子》。圣人对于天下万物,有一种东西不知道就认为是耻辱。说明人应好学博闻,对一切知识,都应有所了解。耻:以为耻辱。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语出《论语·述而》。多听,选择好的而加以采纳;多看,而全记住它。说明必须通过多闻、多看,才能鉴别好坏,从而做到“择善而从”。识(zhi志):通“志”,记住。
20、【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语出唐代颜真卿《劝学》诗。年青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年老的时候才后悔书读得晚了。告诫人们趁年青早学勤学。免得遗恨终生。
21、【学博而后可约,事历而后知要】语出明代王廷相《慎言·见闻篇》。学问渊博,然后可以取其约,事情经得多,然后可以知其要。说明人必须博学、多经事。博:广博,渊博。约:简略。历:经历。要:重要。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出《论语·述而》。自己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感到厌倦。两条训则,论述了学习态度和教学态度,后来用以称誉勤奋学习、耐心教人的好作风。厌:满足。诲(hui会):教导。
23、【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语出宋代张载《经学理窟·气质篇》。做学问的人最可恶的是自满自足,自以为满足,就不会再有长进。说明做学问不能满足,这样才会不断长进。恶(wu务):憎恨,厌恶。
2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语出《庄子·秋水》。听到万分之一的道理,就自以为知道了很多,觉得谁也比不上自己。此语写出了那些学识浅薄而又自命不凡的人的普遍心理。莫己若;即“莫若己”,不如自己。
25、【惟无不师者,乃复能为天下师】语出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一。只有对什么人都拜师求教的人,才能成为众人的老师。意谓要想使自己的知识极大丰富,就必须善于向各种各样的人学习、求教。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出《荀子·劝学》。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无法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海。喻指学习是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跬(kui傀):半步。
27、【学者甩功,须是渐进而不巳】语出明代朱舜水《题安秋觉逐日功课自实簿》。学习的人钻研学问,应当是循序渐进,不能中止。说明学习贵在有恒心、有毅力,并应注意不能急功近利,急躁冒进。不已:不停止。
28、【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语出《荀子·儒效》。意谓人要不断地求索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成就,不断地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才能成为圣人。
2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语出《礼记·学记》。即使有精美的菜肴,不亲口吃,也不知道它的滋味美;即使有最好的学说,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旨:美味。至道:最好的学说。
关于勤学的诗句
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出《荀子·劝学》。刻几下子就丢开,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喻指学习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总可以学会。锲(qie切):刻。镂(lou漏):雕刻。
3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出《荀子·劝学》。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变得聪明通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参:检验,检查。省(xing醒):反省。知:同“智”,聪明。明:通达,明白事理。
32、【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程颐语)。学问不渊博,就不能掌握要领;志向不坚定,就不能努力实行。说明博学和笃志的重要性。守约,掌握要领。笃(du堵):真诚,纯
33、【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语出《淮南子·泰族训》。人们没有不知道学习对自己有好处的,然而其所以不学习,是因为贪玩害人啊!说明人不能贪图玩耍,这样才能安心学习。嬉戏:玩耍。
3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语出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时的人们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年轻的时候就很用功,到年老才能有所成就。说明做学问必须认真刻苦,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学有所成。
35、【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语出宋代欧阳修《获麟赠姚辟先辈》诗。著书立说应当在年老以后着手进行,但是努力学习、积累学问却应当从少年时代开始。著述:撰写文章,此指著书立说。积勤:指努力学习、积累学问。
36、【不登峻岑,不知天之高;不瞰深谷,不知地之厚】语出;北齐刘昼《刘子·崇学》。不攀登高山,不知道天的高远;不俯视深谷,不知道地的深厚。喻指不潜心治学,不知道学问的浩渺无极。峻-岑(cen涔):高山:岑,小而高的山。瞰(kan看):俯视。
37、【有一时之暇,即一时可学也;有一日之暇,即一日可学也】语出明代薛瑄《论取友为学答周秉忠书》。有一时的闲暇,那么这个一时的闲暇就可以用来学习;有一天的闲暇,那么这个一天的闲暇就可以甩来学习。暇:闲暇。
38、【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语出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大体说来,做学问即使有很好的天赋,也必须勤勤恳恳,下许多笨功夫,才能有所成就。意谓才学出于勤奋。大抵:大概,一般。资:资质,天赋。迟钝:笨。
3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同志】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崇教》。要取得渊博的知识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要做劐孜孜不倦地学习就要树立坚定的志向。意谓立志勤学是取得渊博知识的基础和保障。广:广博。固志:坚定志向。
40、【岁月不汝延,努力无暂辍】语出明代况钟《示诸子》诗。岁月不会为你迟延,所以必须勤奋学习,不要有片刻的停顿。这是作者劝诫后辈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此前二句诗:“汝曹俱长成,经史未明彻。”汝:你。暂辍(chuo绰):短时间的停止。辍,停止。
41、【不可怙者天,不可画者人】语出宋代杨万里《庸言》;不可依赖的是人的天资,不可限量的是人的后天努力。说明人不应把天赋当作资本,而应当勤奋努力,这样才会获得大学问。怙(hu户):依靠,依赖。天:指天赋。画:界限。人:指人的后天努力。
42、【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语出汉代徐干《中论·治学》。君子对于学习,坚持不懈就像是上天的运动,像是日月的运行,一辈子都是勤勉不倦,直至去世。动;运动。亹亹(wei伟):勤勉不倦貌。没(mo莫):终,去世。
43、【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语出明代王艮《语录》。人的先天资质各不相同,至于学习则无需讲究资质高低。意谓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后天努力的程度,说明人不必因先天资质不高而在学习上心灰意懒。天分:指人的先天资质。
44、【跋遐途而后知力之不任】语出宋代黄晞《聱隅子·道德篇》。在极长的山路上行走,就会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足。喻指经过实际工作的考验,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还有欠缺。说明人必须努力不懈地学习。跋:在山路上行走。遐途:长途。遐,远。不任:不能胜任。
45、【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语出金代刘祁《归潜志》卷七。意谓长时期闭门苦读,没有一个人过问,一旦功成名振,天下尽知。后常用来形容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终于取得重大成功的情形。十年窗下:形容闭门苦读时间之长。一举成名:一旦功成名就。
46、【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语出宋代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与人交往时要尽力讲求学问,事业就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前四句是:“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相从:与人交往,诗中指子龙当与陈希周、杜敬叔交往。勉讲学:尽力讲求学问。
47、【仰观泰山,知群山之卑;临视北海,知众流之小】语出清代戴震《与方希原书》。举首仰望泰山,然后才会知道众山的低矮l放眼平视北海,然后才会知道江河的细小。喻指学问无穷,必须尽力求取。泰山。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中部。卑:低下。北海:指渤海。众流:指江河水流。
48、【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语出汉代徐干《中论·治学》。君子心中从来不随便产生什么别的念头,有念头那就一定是学习;其身体从来不随便行动,要行动那就一定是去拜师求教。意谓君子心无二志,好学不厌,勤学不倦。苟愿:随便有什么意愿。
49、【农不怠所业,而收必倍;士不废所学,而就必大】语出明代薛瑄《送国子生黄勉序》。农民不放松耕种土地,那么他的收成就一定会多出一倍}读书人不荒废自己的学业,那么他的成就就一定会非常之大。意谓勤学不怠便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业:所从事的工作。就:成就。
关于勤学的诗句
5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就喜欢学习;耻于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就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不思进取。说明人应当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耻下问。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好(hao号):喜欢。耻下问: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51、【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语出唐代杜荀鹤《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诗。冬季白天的时间短夜晚的时间长,所以必须抓紧学习;果若能学有所成,纵使因此而陷于贫困,也强过因为其它原因而贫困。意谓学习应当勤奋不懈。强学:勉力学习;抓紧时间学习。他贫:因为其它原因贫困。
52、【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语出清代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齐家》。圣人是肯于勤奋用功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勤奋用功的圣人:意谓圣人和庸人并无资质上的差别,只要看谁肯勤奋用功,肯用功者为圣人,不肯用功者即为庸人。圣人:指智能极高的人。庸人:无所作为的人。
5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为人的评价。意谓用功学习便忘了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不知衰老的到来。形容学习十分勤奋。女:通“汝”,你。要:为什么。云尔:如此罢了。
54、【人之进学,不在于志气进锐之时,而在于工夫有常之后】语出明代章懋《枫山章先生语录》。人们学问的长进,不是在突然要锐意于学习的那一时刻,而是在持之以恒地学习之后。说明学习不是一日一时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进学:长进学问。志气进锐:谓突然要锐意进取。
55、【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畲】语出宋代文天祥《题钟圣举积学斋》诗。古人很注重勤学不倦,积累学问就像开垦荒地一祥年年不已。意谓做学问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年复一年地持续进行下去。孜孜:勤勉不怠。殖学:积累学问。《左传·昭公十八年》:“学,殖也,不学将落。”菑畲(zi yu资鱼):田一岁日菑,,三岁日畲,引申为开荒、耕耘之意。
56、【茧之不缲,则素丝蠹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语出北齐刘昼《刘子·崇学》。蚕茧如果不缫丝,那么洁白的蚕丝就会在筐笼之中被蛀蚀;人如果不学习,那么聪明才智就会腐烂在胸中而得不到利用。说明人必须勤于学习,这样才能发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益于世事。茧:指蚕茧。缲 (sao骚):同“缫”,缫丝。素丝:白丝。蠹(du杜):蛀蚀,损害。
57、【君子莫大于学,莫害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语出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对于君子来说,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了,没有比半途而废更有害的了,没有比自以为满足而更可耻的了,没有比自暴自弃更令人痛恨的了。说明人应当以学习为头等重要的事情,既不能偷懒,也不能自满“,更不能自暴自弃。画:停止。病:耻辱。罪:环的行为,可痛恨的行为。
58、【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语出明代吕坤《问学》。长进道德、钻研学业,这是少年时期的事,明晓事理、养成美德,这是中年时期的事,精通道理、具备纯熟的仁德,这是老年时期的事。说明人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砺而使自己的道德学业不断进步。进德修业:长进道德、钻研学业。进,使长进。修,修治,此指钻研。业,学业。
59、【学海迷茫未有涯。何来捷径指褒斜】语出清代赵翼《上元后三日藏堂过访草堂》诗。知识领域就像广阔的大海,迷茫而没有边际,哪里来的终南捷径!意谓学海无涯,没有捷径可走。说明学习必须勤奋刻苦,才会有所成就。褒斜:山谷名,在陕西省终南山,这里代指终甫山。唐代卢藏用隐居终南山而得到高官,因而人们以终南捷径喻指谋求官职和名利的捷径。
60、【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兰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语出北齐刘昼《刘子·崇学》。堆山,始于一筐之土,而最终形成数千丈的高山;挖井,起于三寸深的小坑,而最终至有万仞之深。喻指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说明学习必须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篑(kui溃):盛土的筐子。峭:指陡直的高山。坎:小坑。就:成就。万仞(ren认):极言深。仞,古时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6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卫风·淇奥》。意谓有个文雅的君子,他努力进修学业,就像切断骨角制成骨器一样,又如磨光象牙一般,似雕琢美玉,又和磨制石器相同。后以“切磋琢磨”比喻人们在学业德行上应当互相商讨研究,取长补短。匪:通“斐”,有文彩的意思。切:切断,这里指把骨角制成器物。磋(cuo搓):磨光,指磨制象牙器物。琢:雕琢,指雕刻玉器。磨;物件相互磨擦,指磨制石器。
62、【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语出唐代孟简《惜分阴》诗。睡意袭来,用锥子刺扎自己的大腿,这样读书的心情会更加迫切;无钱买烛,凿穿墙壁以借用邻家的烛光,这样学得才更为扎实。二句诗称赞前人的好学精神。刺股:用锥子刺扎大腿。本《战国策·秦策一》所载苏秦苦学的故事:“(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偷光:穿墙借用邻家的烛光。本《西京杂记》卷二所载匡衡勤学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6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语出《论语·为政》。我十五岁有志于研究学问;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自立;四十岁,由于知识丰富,善辨是非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理解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一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白它的意旨;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不越法度。启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知识、阅历也应不断增多、加深,要有所前进,有所提高。后又以“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说明人的年龄到了“三十岁”、“四十岁”。有:同“又”。立:指在社会上自立。天命:上天给人的旨令。耳顺:一听即明,声入心通。矩;规矩,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