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10篇)

时间:2023-05-31 19:59:02关键词: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体会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1(552字)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2(766字)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这样说过:“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年轻干部如同一粒粒青春的种子,期待着自己的工作生涯逐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于是不断提高、充实、完善自我,在精益求精中播种希望,在拼搏奋进中耕耘梦想。

有志无关身细小,一朝破土沐霞光——在力学笃行中追求久久为功。曾有人说过,一粒种子不论被风带到多么贫瘠的地方,它总会破土发芽,追求生命,追求阳光,没有什么能阻止那份顽强的毅力。年轻干部刚刚步入职场,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基层的磨炼,各方面能力还有待提高,但也同样期望在工作中能取得一定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干部,当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主动为自己充电加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干事创业,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持之以恒,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扛起肩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在根植基层中永葆初心不改。树高千尺总有根,一棵树木能高大茂盛离不开深深扎在土壤里的根系,扎得越深所汲取的养分就越多。年轻干部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扎根基层这片沃土,深入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始终铭记自己的根在基层,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多听群众言、说群众话,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在安贫乐道中修炼过硬品格。每一颗青春的种子在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既会接受风和日丽的滋养,也会历经风雨交加的洗礼,只有自身足够强大坚定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会慢慢面临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境,甚至有人会在纷繁复杂的诱惑中丧失斗志、迷失自我。对此,我们当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铸就无惧风雨、傲然挺立的品格,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分得清是非,在重大关头经得起考验,“直面烈炎酷暑夏,笑对霜雪与寒冬”,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3(834字)

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具体情况。在发布会上,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短期内的两个“小目标”。袁老说,长期目标就是实现“禾下乘凉梦”,而短期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即“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今年已__岁高龄的袁隆平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100后’(指100岁)。”长沙冬季寒冷,为了有更多时间进行研究,袁老每年冬天都要从长沙前往一年三熟的海南。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小目标”不过是风趣之语,并非唾手可得,需要的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沉淀与积累,需要的是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如果想的只是想着“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小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行百里者半九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理想”的指引。袁老曾经说过,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袁老先是完成了1500公斤的小目标,如今又向着两个新的小目标继续前进。“大理想”指引着“小目标”,让大理想看起来没那么遥不可及。近期“十四五”规划即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我们还有“两个奋斗十五年”的大理想,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为有“伟大梦想”的指引,我们才一步步实现着一个个曾经看似困难的“小目标”。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灵犀一指”的创新。袁隆平谈及自己和团队的小目标得以实现,“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倘若只是按部就班,那么“小目标”就会成为无法完成的目标。有了“灵犀一指”的创新,沿着创新之路前进,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长。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对创新的大胆尝试。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倘若只是下死功夫,固守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到头来很可能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过得去“时间”这一条湍急的河流,让国家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能够解决越来越多从前从未遇到的难题。

希望袁老的“小目标”早日实现,也希望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树立自己的“小目标”,并早日完成自己的“小目标”!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10篇)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4(918字)

这两天很多人带着稻穗和鲜花去送别袁隆平,也有很多人在网上自发追忆悼念袁老。我们应接过他手中的“稻谷”,让世世代代都传承他那些宝贵的精神。

袁隆平大学毕业时在偏远的湖南省教书,在国外学者耗费数年研究杂交水稻相继失败的背景下,他坚信“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一个乡村教师挑战世界权威的笑话就这么被传开了。为了证明水稻真的可以进行杂交实现量产,他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经过千千万万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杂交稻的母本,此后不断创新促使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全国大面积推广,平均增产20%。作为党员干部,要从袁隆平培育稻谷创新过程中看到,在面对千奇百怪的困难时既要肯于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当下“网红流量”掀起了一股浮躁之风,为了争名夺利,很多人或重金买“热度”,或放下底线自爆“丑陋”,又或有一官半职便忘本得意。唯有袁隆平这样的“大明星”能够静下心来干大事。面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头衔,面对国外高薪就业机会,他并没有“炒作”自己,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攻水稻田”。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习袁隆平这种“稻谷”般的朴实无华精神,时常看自己为群众做了什么实在事,贡献了什么真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实干去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而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嫁衣”有多么光鲜亮丽。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到田畴。从1964年研究杂交水稻开始到2021年初,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田间地头总少不了袁隆平的影子。即便是到了耄耋之年,他也没仗着年纪大当“甩手掌柜”,一直亲力亲为到杂交水稻基地搞研究。袁隆平倾注一生心血把稻谷攥在手里,为我国水稻发展抢得了最大先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员干部要弘扬永久奋斗传统,稳稳接过袁老那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稻谷”,面对苦难、挫折、矛盾不怨天尤人、不轻言放弃、不半途而废,努力将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到底!

袁隆平身上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去学习的地方,比如他那宠辱不惊、沉着冷静、执着坚守的品质,也同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袁隆平的一生,是理想照耀的一生,即便他离开了,也仍然会照耀我们前行,但愿我们党员干部以及更年轻一代青年们能接过他手中的“稻谷”,再续他那“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奇缘。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5(979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袁隆平院士的离世,让无数国人悲痛、令世人哀伤,一颗耀眼的东方巨星同我们辞别,“神农”的功绩永远留在了人间,留在了千万万群众的心坎。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第一个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最大的功劳是让中国人更加稳定地端稳了自己手中的饭碗,播撒了艰辛汗水和无穷智慧,收获了精神富足和崇高品格。可以说,袁老的一生,光荣而伟大、为民而广博,如同他热爱的土地一样敦厚纯朴、如同他播下的种子一样顽强坚毅。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温饱问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攻克的首关,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和目标。袁老扎根土地、埋头苦干、艰辛钻研、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坚毅且挺拔、英勇而神圣、庄严而睿智,用勤勉的一生、辛劳的一生、创造的一生助力解决温饱事业和民生大计,追求“禾下乘凉”梦、书写华美篇章、绽放人生丽彩,让“袁隆平”雕刻进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成为一道风景丰碑,也让世人铭刻了“袁隆平”三个字的深邃含义和沉甸价值。这正是对其“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生的写照,也是“人民群众把他举得高高”的最好诠释和注解。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大事,是最基本的国之大者、最起码的权利保障。袁老托举的饭碗,是十几亿人的大饭碗,他的精神情怀和品格追求、人生理想,何其宏远、何其磅礴、何其伟岸,值得每个人铭记、铭刻、弘扬、传承、赓续。英雄的步履,需要有人去续航;英雄的衣钵,需要志士去光大。袁老为公为民、不计得失、俭朴敦厚、攻坚克难、义无反顾、扎根土地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操,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宝贵营养,是每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路上,有许多如同袁老一样的璀璨星光,交织成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斑斓星河,照耀中华民族坚毅前行、滚滚向前的光明道路。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手中,缅怀袁老、致敬英雄、昭启未来、奋进前途,我们要将英雄的气概、顽强的品质、拼搏的意志、为民的情怀滋养起来和武装起来,让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延续下去,镶嵌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潮流,凝心聚力、满怀壮志、昂扬挺进、乘势而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梦想新奇迹。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敢圆梦,得靠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硕果累累,往往是汗水浇灌、辛勤劳作、耕耘犁耙之后,土地才给予劳动付出的报酬和恩赐。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让精神弘扬在新时代、把作风带进入新征程,像一颗种子一样生根、发芽、破岩、茁壮,必将能够在迎风飘扬、春风化雨中花开叶茂、繁盛似锦,到处都是一番更为活跃的创造创新。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6(983字)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您安详地与大家告别了。有人说,您是在等大家好好地吃过午饭,再和大家告别。我认为,您是不想看到我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难过。因为这是您的初心——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还记得小学教科书里记载的关于您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九个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什么是杂交水稻,后来是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大家吃的大米就是水稻成熟之后的产物,全国上下现在每顿饭能吃饱吃好,是有着袁隆平爷爷的汗水在里面的,听罢,深感您的伟大,难怪,米饭如此香甜。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在学校的走廊里看过您的大幅画像。您身着白衬衫,深蹲在稻田里,双手轻柔地捧着金黄饱满的稻穗,面带微笑又稍显一丝庄重。后来我知道,您在考大学时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深刻明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可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您就有了这么深远的目光,有了这么崇高的理想,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拼搏,这注定了您终将成为“国士”,终将成为“大师”。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读过您写给母亲的那封信,深受感动。您在信中写了很多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说,您的理想是让人们远离饥饿,那么母亲就是助您实现理想的不竭之力。袁隆平爷爷,不要觉得有所亏欠,我想您的母亲一定能够理解您是在“舍小家,为大家”,明白您是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这个目标在奋斗,明白您是为了全世界的人类造福。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看过一段关于您的视频,深受震撼。您说到了您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更加高产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您和您的团队努力下,水稻亩产公斤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的杂交水稻,在您和科研人员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19年9月29日,89岁的您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一至高无上荣誉,进京之前,您先是下田和超级稻告别,回去后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年纪大没关系,我还没有痴呆,还可以干下去。”您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袁隆平爷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会好好牢记,并“以光盘为荣”。袁隆平爷爷,您的坚定理想、不辞辛苦、心有大爱、淡泊名利,我们会认真学习,积极向您看齐。袁隆平爷爷,我们会谨记您的勉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担当!

袁隆平爷爷,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我知道那里有“稻香满溢”,那里到处可以“禾下乘凉”,愿您安息!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10篇)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7(1059字)

2021年5月22日,当从网上得知您逝世的消息,心情无比沉痛,但我知道,您只是进入了一个梦乡,在那里,世界各地都种满了杂交水稻,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您悠然地坐在稻穗底下乘凉。您的一生,始终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把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结成了一粒粒饱满的稻穗,种满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国。

您亲身经历了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导致的严重粮食饥荒,踌躇满志的您决心改变人民群众吃不上饭的面貌,努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抓紧培育出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实现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您扎根在田间地头61年,一生80%的时间都在搞研究,就为了使杂交水稻实现高产。在一些人眼中,总觉得您很有钱,实际上您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即使名满天下,您心无杂念只专注于水稻研究,每月工资不过6000元,一年到头不过二十万。您曾说:“人,除了吃饱肚子,还需要一股子精神,只有精神丰富了,心情才能愉快,身体才能健康,事业才能做得长远。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您拒绝了国际上很多机构的高薪工作,还把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用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

搞农业科学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可以加班加点完成,农业研究需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有时候几个月才能见到成效,且杂交水稻是世界性的难题。但你毅然选择杂交水稻这条路,这条路注定是不平凡的,是艰辛的,是无止境的,但您不畏艰难,呕心沥血,60余年来,您常脚踩淤泥、头顶烈日,勾腰驼背整天把自己埋在稻田里,默默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苦耕耘,苦苦追求,凭着自己刻苦专研的精神,以及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跨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您曾说,您的一生中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已经实现,您的杂交水稻也在印尼、巴西等地大面积种植,然而您还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即使90多岁高龄依旧扎根在田间地头里。

您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用自己那小小的身躯扛起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粮食安全”的重任,耗尽一生的精力只为一粒小小的稻穗,最终把自己的论文写满整个神州大地。90岁生日时您曾说:“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您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直到今年年初,您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今天,我们能够衣食无忧地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更应该感激和铭记那些像您一样的科学家,看到你们身上一心为民、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不畏艰难,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等高尚情操,不断赓续你们身上的优异品质。您放心,今天的我们无论处于任何岗位、任何时刻,都会把自己的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以您为榜样,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不断勇攀高峰的动力和目标。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8(1138字)

5月22日13点07分,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看到这条消息时,我正在乡间田坝边同村干部查看耕地抛荒和中稻种植情况。看到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我感到内心无比沉重悲痛,不愿相信那个手捧稻穗憨笑的老人真的离开了。

读中学时,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您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于是我就在电影《袁隆平》和有关书籍中了解您的一点一滴。

您的经历,让我知道什么叫“立志才能立业”。您在幼年时期,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和悲惨景象,就立志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中学阶段您就对花草、果木和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便毅然地跳进了“农门”。在上世纪60年代的自然灾害影响下,看到一个个脸色蜡黄的百姓倒下,您就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在“下田实践”的信条指引下,您迈开了双腿、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立下了要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的大志。请您放心,我们这些深耕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会用您在培育“南优2号”的实践苦干精神,坚决打好遏制耕地抛荒这场硬仗,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这一主业,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您的脚步,让我知道什么叫“超常才能超越”。“南优二号”推广后,您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又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您以超出世人想象的速度、超出常人理解的执着,完成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其中遭受的无数艰辛、挫折和冷眼都没有战胜您超常的那股气、那股劲,一个个创世界纪录的数字,书写着您传奇的一生。可以说,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端着您给的“饭碗”。记得西南大学学生向您请教“成功的秘诀”时,您写下了“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的“8字口诀”,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吃苦实践,超越自我。我们新时代青年定会牢记您的殷殷期盼和谆谆嘱托,在新时代的舞台上遇事不避难、奋勇向前,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勇气把汗水和热血洒在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中书写青春篇章。

您的声音,让我知道什么叫“为民才能为官”。在获得共和国勋章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您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90岁高龄依然每天去试验田边“打卡”,还说要从“九零”后工作到“百零后”继续向高产潜力发起冲击,甚至在病危弥留之际还关心水稻长势。而现在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化作了春风、夏雨和秋露守护着您的“孩子们”。我总在想,为何您到这个年纪还有如此高的工作热情,为何在拥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之后还一次又一次给自己定下艰巨的目标?翻看了您平生事迹得出一个答案:那就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我们这些从小听着你的故事长大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党员干部、人民公仆,我们会以您为榜样,矢志不渝地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永恒的价值追求。

“一捧白米,九州人民无饥馑,十里稻香,五月金风送功臣。”后辈必将承国士之志向、担民族之脊梁、念物力之维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英雄,一路走好!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9(1375字)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举国恸哭、山河齐悲。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袁隆平的深切怀念和沉痛哀悼。近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对袁隆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他的高贵品质、传承他的伟大精神,像他一样做一粒好种子,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绚烂之花。

做一颗爱党爱国、热爱人民的种子,在无私奉献的土壤中厚植初心使命。仓廪实,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关乎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让中国人民仓禀充实、餐桌丰富的袁隆平居功至伟。因从小目睹过太多因缺少粮食引发的灾难,袁隆平从小便立志“要为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正是因为身怀忧国忧民的深情厚谊和为国为民的强烈责任感,袁隆平在人生规划和事业发展方向中不顾家庭反对毅然选择农学专业,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将出彩的小我融入到服从国家、人民需要的“大我”中,直到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依然心系杂交水稻事业。党员干部要做一颗爱党爱国、热爱人民的种子,学习传承袁隆平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个人的梦想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将对党和国家、对民族和人民的热爱转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把初心使命写在祖国大地和人民心中。

做一颗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种子,在执着追求的土壤中积蓄信仰力量。梦想是方向,是目标,是前行的动力。要到达梦想的终点,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心、信念,执着不渝的追求。袁隆平在实现“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梦想的征程中,矢志不渝、百折不挠,一生扎根在稻田间。从种下第一批杂交水稻到发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从三系法到第三代杂交水稻,他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从未止步。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矢志不渝、从不放弃的信念,不仅实现了“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梦想,还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让中国科研精神在世界发扬光大。党员干部要做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种子,传承袁隆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面对各种风险困难和矛盾挑战中迎难而上、向险而行,永不言弃、越挫越勇,坚定为实现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断夺取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做一颗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种子,在开拓奋进的土壤中孕育事业辉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唯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袁隆平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创新无止境的精神,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从两系法杂交水稻在世界领先的保持到在云南永胜创造亩产高达1137.5公斤的新纪录,从杂交水稻在全国各地推广再到在盐碱地中种出水稻并创下亩产500公斤的记录,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他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创新的最好证明。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功勋显赫的科学家,却甘于扎根基层,把一生都浸在稻田里,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一生只为“中国人民能吃得饱、吃得好饭”这样一个看似朴实而又伟大的梦想鞠躬尽瘁。党员干部要像袁隆平一样做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种子,不满足于现状,敢于突破思维局限,创新开拓、锐意进取,以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敢闯“无人区”、勇攀“最高峰”,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斯人已去,精神如炬。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像袁隆平一样做一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好种子,以实际行动传承袁隆平的精神和遗志,立足岗位创造不负时代、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伟大业绩。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10篇)

袁隆平生平事迹心得感悟10(1911字)

袁隆平,平头小脸,其貌不扬,土里土气。你想不到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正是这个显得有些平凡和土气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

是怎样的力量把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6亿人的命运呢?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轻时违背母亲的意愿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的呢?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缩写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寻觅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在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你说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梦,诞生于儿时那片美丽的园艺场, 然而,回眸 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他之所以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以农业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竟只是缘于儿时感觉到的刹那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