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会议上的讲话1(1558字)
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择校热",重庆何时启动"新高考"?针对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27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赵为粮接受记者采访并一一进行了解答。赵为粮表示,在我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2.5%基础上,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90%、普惠率达到80%以上,让更多的娃娃享受平价而优质的学前教育。
"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是我们努力的基本目标。"赵为粮说,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我市推进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首先是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全市新建幼儿园782所,改扩建幼儿园1076所,到2016年底,全市幼儿园达到7376所(含2267个幼教点),其中公办幼儿园3171所(含2267个幼教点)。2016年底,全市在园幼儿人数达到93.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大力扶持普惠性学前教育。先后出台系列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目前,全市共有普惠性幼儿园4625所,普惠率达到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还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坚持实施幼儿园年检和等级核定制度。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建立每日信息公示制度。大力改善薄弱幼儿园办园条件,落实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幼儿园占比达到50%。
对于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义务教育"择校热",赵为粮表示,我市也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来解决这个难题。
首先是改革创新办学管理模式。比如,学区制管理模式,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把相同学段的学校组建为学区协同发展,不断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全市实施学区制管理学校占35%。再比如集团化办学模式,22个区县通过"名校+多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等。"有了这样一系列改革措施,就近入学就有了体制上的保障。"
其次是优化招生入学办法。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实践,小学毕业生一般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读。将优质高中70%的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辖区内的每一所初中学校,13万初中毕业生通过指标到校和综合评价的方式直升优质高中,促进初中均衡发展。
为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我市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55所,新增学位65万个,其中主城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就建了237所,基本满足人口进城后的孩子读书问题;新建和完善83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确保留在农村读书的孩子有学可上。
要成为教育强市,高等教育同样是重要支撑。赵为粮说,基于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进入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的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两所部属高校将按照一定比例由市财政予以奖补,以促进两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
同时,近期将把市属高校的双一流建设重点放在一流学科建设上。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包括重点学科、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将每年投入7500万元用于市属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在200个市级重点学科中遴选具备一定实力的优势学科,集中资源予以重点支持,努力争创国内一流、世界一流,以实现学科建设的突破。目前已认定了43个学科进入我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市财政明确了对市属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学科予以经费支持,其中自然科学类每个每年1000万元、人文社科类每个每年500万元。
"接下来,我们还将重点抓好四个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赵为粮透露,首先,将优化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机制,推进新建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其次,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我市招生考试改革的总体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已报教育部备案,将分步实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将在2018年启动,2018年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在2021年参加"新高考"。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方案已经制定,即将按程序审定公布,并于2018年实施。今后,我市将形成统一高考与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相互并行的考试招生机制。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即将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民办学校实施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将出台《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大双一流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服务产业行业企业的能力。
帮扶会议上的讲话2(1830字)
各位党员教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高港实验学校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扶活动是学校党支部、校长室近期研究部署的一项重要活动,这项活动是增进师生沟通与交流、增强为师生服务意识的重要载体,是改进我校党员教师工作作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优良传统的重要抓手,是党员教师积极创先争优、以实际行动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扩大了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支部向踊跃参加这项活动的党员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此前党支部、学校团委、各班主任已经做了一些具体的准备工作,经过自主申请和学校推荐,最后统计22名接受帮扶的同学,与我校在职22名优秀党员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今天我们将正式启动这个活动.同时也借今天的这个仪式让结对帮扶的老师和同学促进了解,也让同学们对学校的济贫解困帮扶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结对帮扶活动讲以下四个观点:
一、学校近几年济贫解困帮扶的主要做法
1. 政府救助,全力解困。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贫困生救助工作.2006年6月,区政府出台了《泰州市高港区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助学实施办法》,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定额补助寄宿生生活费500元/人·学期.2007年9月,区政府又在我校设立“宏志班”.高港区为“宏志班”学生的费用进行买单,实行定额包干.凡符合“宏志生”条件的学生在我校就读,所有上学费用全免,学校还用政府给予的费用添置、改善“宏志班”的学习、生活条件,每月发放一次“宏志生”伙食补助,每学期发放一次“宏志生”生活补助,另外学校还免费给“宏志生”购买校服、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等。
从2006年至今,我校共有352人次享受了政府的“两免一补”和“宏志生”政策.这两项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生、特困生上学难的问题,而且切实解决了贫困生、特困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上好学。
2.帮扶困难,奖励促进.我校在改制前是一所公有民营学校,学校针对少数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了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到我校就读的贫困生可享受助学金,助学金受益面达学生总数的10%左右;学期综合考核位于前列的学生,可享受奖学金,获奖面达15%.这样,两项合计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可以得到学校经济上的资助.2002至学校改制为公办的2010年,学校累计发放助学金、奖学金总额达140.08万元.助困奖优制度的实施,既激发了许多贫困儿童的努力学习,又实实在在解决了他们上学过程中经济供给的不足。
3.情感帮困,促进自强。
我校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起“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导师制、师生“一对一”结对、学生之间“一帮一”结对的制度来引导、转化、帮助贫困生,燃起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对于情况特殊的学生,还通过开展平等交流、心理辅导、学习指导,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帮扶。
二、对参加结对帮扶的党员教师的要求
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关心结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力所能及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党员教师结对帮扶活动不是今天举行一次仪式就结束了,而是长期的、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如果要给帮扶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能一直帮扶到该同学从我校毕业.帮扶不只是在经济是给予帮扶,更重要的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材.为了能坚持开展好本次活动,党委专门印制了《党“1+1”结对帮扶情况表》,跟踪党员帮扶活动开展情况.学校会定期对这项活动进行阶段评价.衷心希望党员教师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学校的爱心送给最需要的同学.要把这件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这是我对党员教师的希望。
三、对接收帮扶的全体同学的希望
孟子有一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的意思同学们都应该明白.家庭贫穷不是错,贫穷是上天在考验我们,在磨练我们的意志,同学们贫穷而求学,显示了人穷志不穷的决心,这种精神令我感动,令在场的老师们感动.我们要牢记这样一句话:不比父母比自我,不比物质比精神,不比现在比将来!希望同学们不要因为家庭贫穷而丧失信心,要大胆地、经常性地与帮扶老师联系,要更加发奋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生活上更加自信阳光,拥有一颗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为父母、为自己、为班集体、为学校增光添彩.据我了解,很多贫困生都是很优秀的,学习成绩好,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文体活动中也表现突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办学方针.请同学们相信,政府不会忘记你们,学校老师们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拥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平等权利.希望你们成为高港实验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优秀的一员,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为你们鼓劲加油.有一部电影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少”,相信在老师们的帮扶下,在同学们自身努力下,你们一定会顺利完成学业,成人,成才,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帮扶会议上的讲话3(1843字)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一轮结对帮扶藏区彝区工作的统一部署,蒲江县将继续结对帮扶泸定县。为圆满完成新的帮扶任务,我县根据受扶需求新选派了28名援藏干部人才和14名驻村干部到泸定县开展援助工作。10月11日至12日,县委书记刘刚率队赴泸定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召开蒲江县对口帮扶泸定县工作会议,总结回顾过去两年的对口帮扶工作,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对口帮扶工作新的部署和要求,对今后两年的对口帮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率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到泸定开启新一轮的援助工作。
在对口帮扶工作会上,刘刚对过去两年援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第四批援藏工作队两年来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审视援藏工作,始终从蒲泸一体化发展的全局角度谋划援藏工作,始终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来推动援藏工作,树立了“蒲江泸定、携手并进”的对口帮扶品牌。全体援藏工作队员为大家舍小家,积极发扬“艰苦不缺精神、清苦不少干劲、辛苦不降标准”的作风,倾情倾力倾智融入到泸定县“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的进程中,树立了蒲江干部良好形象。
就做好下一步援藏工作,刘刚希望第五批援藏干部人才继承和发扬第四批援藏干部精神,以推动泸定发展为己任,坚定工作信心,主动担当作为,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援藏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支援藏区、建设藏区、发展藏区是党和国家推进‘四个全面’的一项战略举措,是省委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部署”,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与党的路线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把党的政策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助力泸定县在全甘孜州率先实现小康这一宏伟目标。
二是要积极主动融入。要珍惜援藏时光,积极调整个人援藏规划,迅速完成角色转变,由蒲江人向泸定人转变,由客人向主人转变,由局外人向局内人转变,主动熟悉州情、县情、乡情、村情,主动了解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习惯,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创先争优”,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用实际行动尽心竭力为泸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泸定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三是要勇于担当作为。要牢记使命,在援藏工作中建功立业,当好发展助手,积极指导帮助受援地区和单位的干部群众树立新理念、确立新思路、创新工作法;当好参谋助手,解决发展难题,在方法示范引领、宣传推广泸定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当好行家里手,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资源优势和纽带作用,做一名领导离不开的智囊、事业离不开的骨干、群众离不开的专家;当好服务能手,主动到困难较多、矛盾较突出的地方,攻坚破难、解决问题。
四是要强化队伍管理。要严守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量其身、明其责、尽其职、务其实,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主动融入群众,当“主人”不当“客人”,当“干将”不当“看客”,树立援藏干部新形象,打造援藏干部新品牌,凸显援藏干部新魅力,展现内地干部的优良作风,彰显出“风雪书写大爱、高原见证忠诚”的别样精彩。
泸定县委书记陈廷全代表泸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8万人民,感谢蒲江县和第四批援藏干部,欢迎第五批援藏干部的到来。他说,两年来,蒲江县委政府始终把援泸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205万元,实施了帮扶项目69个。28名援藏干部人才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切实增强结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为泸定培育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始终坚持抓住项目促发展的“牛鼻子”,为泸定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整合有效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为泸定构建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援助格局。希望第五批援藏干部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转变工作角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好援助工作;主动作为、积极奋进,珍惜荣誉当好表率。泸定县委、县政府将健全管理体系 、提供优质服务、关心关爱援藏干部人才,让援藏干部扎根泸定、全情投入、积极作为。同时,陈廷全还围绕健全工作机制、搭建工作平台、细化具体办法等方面,就深化蒲泸“互补型、跨 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格局提出了工作建议。
会上,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向县委书记刘刚交回了“援藏工作队队旗”;刘刚向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授“援藏工作队队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霍忠生介绍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情况,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孟贤作了表态发言。
对口帮扶工作会议由泸定县委副书记、县长祝邦文主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泸定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建汇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泸定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利平通报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队伍管理及工作情况;泸定参会领导向蒲江县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代表发放“荣誉证书”;第四批援藏工作队代表和受援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陈贵;泸定县县人大副主任李平、县政协副主席何怡以及蒲泸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第四批、第五批援藏干部和蒲江县14名驻村工作成员,泸定县各受援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