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管理报告写作技巧与范文
[概念]
新产品开发管理报告是企业为了规范新产品的开发流程而制定的文书。它从新产品的开发战略定位开始到新产品的评价方法,囊括了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技巧]
新产品开发管理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新产品开发战略;品开发组织建设
3.新产品开发信息数据库建设;
4.新产品开发的实施;
5.新产品开发的管理;
6.新产品开发的控制
7.新产品开发的评价体系;
8.新产品开发的业绩考评指标
[范例]
xx公司新产品开发设计报告
一、新产品开发的战略定位
1.新产品领域界定为x类产品系列。
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新产品定位为ⅹ×类产品;根据购买群体实际情况新产品定位为x类产品
2.新产品战略模式将采用进取型战略模式,以跟随主要竞争对手的新产品开发方向、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我们要以市场营销为创新来源,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为战略竞争领域,以敏捷反应型的组织迅速模仿竞争对手,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3.新产品战略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我们的新产品将采取迅速发展型的新产品开发战略,紧跟主要竞争对手xx进行营销网点设立并采用适度的媒体投放,以快速发展型新产品开发战略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份额。
4.新产品开发的驱动模式主要是以采取竞争驱动模式为主。选择主要竞争对手×x为新产品开发模仿对象,进行快速的新产品开发。
5.新产品开发的创新程度以模仿型创新为开发形式。
6.新产品开发的时机紧跟竞争对手×x新产品的开发,并通过品牌宣传来与x加以区别
7.新产品开发主要突出业务发展的“产品一市场”组合的差别优势,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进行SWOT(即优势 Strengths、劣势weakηesss、机会 Opportunities、威胁 Threats)分析,从而确定和调整产品的开发方向
二、新产品开发的组织建设
公司成立新产品开发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技术开发中心经理兼任新产品开发中心副经理,新产品开发中心经理由总经理担任;新产品开发中心副经理负责处理新产品开发日常的事务并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同时有召集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开会的组织权。
新产品开发中心的职责是负责制定公司产品开发的发展战略;负责制定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项目研究成果的审批、评估;其权利是项目开发的审批权、监督权和考核权;其义务是辅助技术中心做好项目的协调工作。
技术开发中心的职责是负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产品测试等,同时建立项目开发信息数据库,对项目开发进行动态管理和项目开发的内外部协调和沟通;其权利是产品开发战略的申报权,年度项目开发计划、相关技术开发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权等;其义务是保质、保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项目开发任务,同时为业务部门或其他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三、新产品开发信息数据库建设
1.信息数据来源
公司构建技术开发信息平台,与×科研机构、xx高等院校、ⅹ行业协会、xx专业杂志、x专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2.数据库的内容
(1)宏观环境背景(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法规、相关产业政策;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技术,产品出口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相关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等)
(2)行业信息(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政策、行业经济发展特点和末来发展趋势、技术发展特征、投资规模、行业发展集中度、国内外市场竞争程度、行业发展区域市场特点、地方政府对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等)
(3)技术信息(与公司产品相关的技术发展信息:我国目前的技术,材料技术、工业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国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4)市场需求信息(现有产品的品种、类型、规格,产品需求档次,产品性价比及潜在市场需求状况等)
(5)市场供给信息(国内外生产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工艺技术应用水平及末来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6)竞争对手信息(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产品技术水平、产品系列规格、产品档次、性价比等)
(7)公司内部信息(目前公司产品技术应用水平、工艺设计能力、开发人员结构、开发条件和对市场需求反应能力等;产品结构:产品系列的配套性、产品线规格、品种、类型,生产能力,技术突破的关键因素等;技术开发能力:产品开发的技术管理水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完善程度和研发资金的保证能力等
3.信息数据库交换方式
主要通过 tenet ED,FAX、Phone等方式来收集外部信息资源,通过局域网来实现内部信息共享
4.技术信息数据库运行
Intemet:主要通过 Intime在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以及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专业杂志、专业信息服务中心等行业专业部门或单位建立长期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关系,配合Ema信件或 FAXPhone进行快速信息处理;时也可与代理商建立网上信息沟通关系
EDl:ED是商务信息和数据传输系统。主要就供应商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标准或产品加工条件等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内部局域网:建设内部局域网来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即提供销售部反馈的市场需求信息、采购部反馈的市场供应信息、财务部反馈的资金调度使用计划信息等,从而达到内部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新产品开发实施
1.新产品开发战略制定过程
新产品开发战略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可以将新产品开发战略委托技术中心起草,报新产品开发中心审核,经总经理审定、公司管理层讨论通过后,下发技术中心执行
2.新产品开发流程
竞争压力市场需求技术推动→决定进行研发→新产品概念→评审→新产品的理念→理念的实现→产品→评审
3.影响新产品开发资源分配的主要因素
(1)技术、竞争、企业经济活动变化、经营能力、市场需求等影响产品组合的因素。要解除其影晌,建议从影响产品组合的因素进行分析。公司产品开发思想主要采取跟随式发展战略,所以要以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为公司产品开发方向,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
(2)经济评价和筛选。要解除其影响,建议从现有产品系列中进行产品经济价值分析,优选市场需求规模大、利润收益大的产品作为新产品开发方包
(3)产品线扩展。要解除其影响,建议根据区域市场的特点和整体产品线的发展,制订产品线开发战略或计划。
(4)开发项目阶段。要解除其影响,建议新产品开发资源应该根据产品开发阶段的不同迸行合理分配,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新产品开发前期主要是信息资源的收集,资源投资相对小一点,重点放在产品概念形成和产品的开发过程上。新产品资源投入的重点是费用,这一点要保证。产品的包装费用则是在产品开发的后期。在产品开发的前期、中期都不需要特别考虑
4.开发资源分配原则
开发資源的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1)长期开发目标与短期开发目标相结合。理论上要求全部开发项目的60%为短期产品开发。
(2)不做投机型开发。为了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公司原则上不做投机型产品开发
(3)创新型产品开发。公司90%以上的资源用于改进型产品开发(紧跟竞争对手产品系列)
(4)产品开发层次。分支产品开发战略从属于公司产品开发战略,由公司统一分配资源。
总之,新产品开发资源的分配主要在于:根据区域市场需求特点,加强主导产品的外型设计,并逐步形成产品系列化,然后对工具产品进行改造选择主导产品打造品牌形象
5.研发人员要求。(略)
6.开发项目预算。(略)
7.新产品开发管理
新产品开发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位、目标明确的管理方式
五、新产品的开发战略管理
新产品战略制定:由总经理组织制定新产品开发战略,新产品开发中心、技术中心配合,每三年制定一次。
新产品战略管理:新产品开发战略管理权在总经理,执行权在新产品开发委员会。新产品开发战略原则上不做大的、方向性的修改,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才可做大的修改。譬如:市场需求发生重大的变化、竞争对手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的调整、目标区域市场环境的改变及因新型技术的应用而引起的非人为因素时,这时就需要对新产品开发战略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新产品开发项目规划制定权由新产品开发中心制定,技术中心配合,每年制定一次。
根据新产品开发战略、市场需求、产品线要求,由技术中心提出新产品开发年度计划报新产品开发中心审批,讨论通过后由技术中心负责实施,并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权由技术中心组织实施。
新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硏究管理由技术中心根据新产品开发项目规划要求,在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之前,提出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求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每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在立项前都要做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通过项目评估之后方可立项。
新产品开发项目立项由技术中心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立项的管理由技术中心负责组织新产品开发项目立项评审工作,新产品开发中心参与具体的评审工作。项目评审通过后,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小组的主管负责办理项目标准化手续等。
新产品开发立项是新产品开发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必要程序,没有经过立项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不能纳入新产品开发项目规划管理之中
六、新产品的开发管理过程
新产品的开发管理过程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新产品设想→概念→原型→最终产品→营销计划
七、研发人员管理(略)
八、研发资金管理(略)
九、项目风险管理(略)
十、新产品开发控制(略)
十一、新产品开发评价体系
新产品开发评价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寿命期。
新产品开发的评价体系如下
1.项目评价法
[技术性成功率x商业化成功率ⅹ(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年销售量×新产品寿命]÷总开发费用,如果计算结果小于1,那么项目必须立即停止
2.新产品开发项目优先级别开发进度投资预算总额评价法(略)
十二、新产品开发的业绩考核指标
1.战略评价指标(略)
2.项目业绩评价指标(略)
3.项目可行性硏究考核指标(略
4.项目立项考核指标(略)
5.研发人员考核指标(略)
附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