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公文结构各要素的三个原则方法
一篇合格的公文,各要素应该组织合理、和谐统一。那么公文写作时该如何安排好公文的结构,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呢?
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本着为主题服务的原则来安排结构。
主题是公文的灵魂公文的结构、材料都为主题服务。在结构上,围绕主题进行布局,使各个环节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在材料选用上,对于能突出主题的材料要精心挑选,对重点体现主题的部分,需论证充分、说理透彻。抓住公文的重点后,再统筹考虑全文的结构,对整篇安排哪几个部分、各个部分的先后顺序及详略、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过渡、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材料的选用等都要进行谋划。在行文时做到疏密有致、言之有据、论证有理、连贯通畅。
第二,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及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
公文写作时要反映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进程,有层次、有条理地加以说明和阐述。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可以按以下方法来安排结构:一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订措施、得出结论的顺序;二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三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四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五是由起因到结果的顺序。按照这样前后有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法来安排主体结构,公文表达的意思才能层次分明,简单明了。
第三,根据公文的不同文种来安排结构。
文种不同,一般其结构也不一样。例如,请示一般采取“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一请求批准”的形式;通知般采取“告知目的一告知事项—执行要求”的形式;工作报告一般采用“背景概述--总述--分述具体做法、体会、经验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