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类文书的常见错误弊病-应用文写作
1.计划开头部分“戴高帽
就文章整体而言,开头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习惯把一些应用文的开头部分称为文章的“帽子"。帽子有大小、高低之分。有人将应用文中冗长不当的开头称为“戴高帽"。“戴高帽”大致有以下三种现象
(1)以空话套话开头。写一个计划,非要写出好几个“在下",还有意识地按照逻辑关系去写,比如:"在…….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的正确领导下”(如果是受多重领导的机关,还——列出多个上级机关),再写“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等。这样的开头,帽子戴得高高的,把篇幅弄得太长。一连用好几个“在……下”,一套一套的,这是我们应该反对的。
(2)引用依据过多。制订计划时,有所依据是必需的,但要做到少而精。不少计划,在前言部分详细交代各项依据,生怕漏掉一个。
比如:"为了…根据《xx》《xX》《xX》和《x×》,以及《x×》,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从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开始,直往下排列,有的甚至还加上各个文件的发文字号,弄得开头部分特别长。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该不该详细交代制订计划的各项依据呢?其实,没有必要引用所有的相关依据,只引用直接上级机关的文件即可,或者用概括性的语句来表达
(3)指导思想和精神一大串。指导思想是每个单位、每位领导干部开展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党政机关要站在党的立场上,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完成工作。所以,在工作计划的前言部分交代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可以的,但要精练。
有篇计划的前言是这样写的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院党委和校团委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校第次党代会精神、第x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第ⅹ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等,依据学校的工作要点和校团委的工作要点,努力提升…….不断……!强.…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上例中,写了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和指导精神,加上各种依据,开头部分就写了好几百字。当然,在计划的前言部分,哪些内容必不可少,哪些内容可有可无,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以上三种弊病需要避免,切实转变文风
2.计划主体部分要素不全
计划类文书内容的三要素为目标、措施和步骤,这三个要素详略可以不同,但不能缺少,特别是目标和措施不能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些计划要素不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只有目标,没有措施。
一些单位的工作计划,列出了很多工作目标,并且要求全单位各部门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但是没有在计划中说明工作措施。这样的计划就像是给各部门下达工作任务和各项指标,只提要求,不讲措施,这简直是以“岗位责任书”来代替工作计划。
根据计划约束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在计划中可以提出对工作进度和绩效的考核标准,目标是计划的灵魂,但不能仅仅是一些目标。如果只有工作目标,缺乏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步骤,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计划。制订计划,是在工作之前对工作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作出的预见性安排,所以计划也应提出相关措施,起到指导的作用,不能像岗位责任书那样来写。
还有的计划,目标缺失。比如:
⑩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当好党委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助手
②向青年学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继续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四个服务”和“四个正确认识”教育
④宣讲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
这个计划写了要“做什么”,但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如何去做,通过什么途径去做,也没有—交代。这样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何评价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呢?所以,这就是计划要素缺失的问题
3.制订计划的先后顺序颠倒
大到国家,小到基层单位,各单位各部门每年年初都要制订工作计划。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应该是单位先制订计划,然后单位内各部门根据单位的总体计划来制订各部门的分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要求下级部门先提交部门计划,然后形成单位的总体计划,这在顺序上是不合理的。因为一个单位的发展目标不是各部门目标的简单相加,总体计划一定要先设定好,各部门再同心协力,去实现单位的总体发展规划。
另外,每年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一般是三月份。地方“两会召开的时间通常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一点点。为什么全国“两会”都在三月份召开呢?这是由于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三月份这个时间有利于处理相关事宜,并且刚好错开农历春节。
有些单位制订并发布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往往要等“两会”结束后才发布,甚至更晚。等计划发布后,时间都快到五六月份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的时效性。因此,一般性质的单位应尽早制定并发布计划。单位计划发布后,各基层部门才能据此制定部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