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法定公文的用途与框架有哪些不同

时间:2024-11-19 11:44:09

各类法定公文的用途与框架有哪些不同

法定公文就是指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中规定的15种公文。包括命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告、通报、请示、批复、通知、报告、意见、议案、函、纪要。

各类法定公文的用途与框架有哪些不同

(一)意见

1.用途

一般是下行文,也有用作平行文。大多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对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见解和处理办法

2.框架

由头:写出发布意见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不用面面俱到,最后说一句“现就xx问题提出以下意见”或“特制订本意见即可。由头就是公文的开头,实际工作中可长可短,考试中建议短点意思写到位就行。

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主要措施(核心部分,逐条列举对重要问题的处理方法)

工作要求(贯彻执行的一些要求,这部分可有可无,可以单独作为一大点,也可以作为结尾一小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二)通知

1.用途

下行文,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都可以用通知

2.框架

由头:写出发布通知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不用面面俱到。

主体: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组成,要有条理地组织表达

贯彻执行要求(如果是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结尾可以加上这一部分。如果不是,没必要写)。

会议通知要交代清楚召开会议的目的、主持单位和会议名称、会议内容、会议安排、参加人员、参会要求

(三)通报

1.用途

下行文,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

2.框架

表章先进:表彰由头+表彰内容+希望要求

批评错误:问题棚况+深入分析原因或本质+处理意见或希望要求

传达情况:总体概况+取得成绩+存在不足+今后打算

各类法定公文的用途与框架有哪些不同

(四)决定

1.用途

下行文,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2.框架

由头:写出决定的原因、目的、根据、意义等,开门见山、语言简洁,最后说一句“特作如下决定”。

主体:写明决定事项的具体内容、落实措施、解决办法、规定要求等。内容短、文字少的,就不分段口气写完;内容多的,可以列出12345点,也可以每层意思归纳一个小标题,列于每部分之前,显得条理清晰、内容突出。

实施要求:提出希望、号召和要求,比如“各地区、各部门接到本决定后,要立即研究、抓紧部署”等。这部分也是可有可无决定如果是内部行文就要写主送机关,如果是公开行文就不用写主送机关。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五)报告

1.用途

上行文,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答复询问。不需要上级机关回复。

2.框架

反应情况:基本概况+问题分析+意见建议

总结经验:基本概况+经验分析+存在不足+今后打算

调查事故:基本概况+原因分析+处理意见+今后打算

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六)请示

1.用途

上行文,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明确或批准。需要得到上级机关回复。每个请示只能送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2.框架

由头:交代为什么要请示。原因讲得客观、具体,理由讲得充分合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和回复。

主体:交代要请示什么问题。提出具体请求,要写得具体、明确、清晰,便于上级机关回复。一般写一项事项,如果多项,要分条列举

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硏究执行。等等。

各类法定公文的用途与框架有哪些不同

(七)函

1.用途

平行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沟通工作

2.框架

由头:交代根据,说明绿由。复函要引用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正确引用做法是公文标题加发文字号,比如《关于xx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

主体: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截了当,简洁明确。复函要注意回复问题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

(八)纪要

1.用途

就是指会议纪要

2.框架

会议名称+纪要,比如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开头:交代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会期、主要议程、会议形式等组织情况以及会议主要成果。最后说一句“现将这次会议研究的几个问题纪要如下”或“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

主体:记录会议情况和结果。会议同意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认为…会议议定…会议要求会议决定…会议明确

参加会议的还有……(可有可无,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