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类新闻中导语的七种修辞技巧

时间:2024-11-19 01:35:02

消息类新闻中导语的七种修辞技巧

一篇新闻作品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得好不好。为了增强其表现力,写作中都需讲究修辞技巧。

常见的修辞技巧有以下几种:

1.借用式导语修辞技巧

借用诗词典故、名言警句、歌曲唱词等,概括地表达出新闻事实或揭示新闻内涵,増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文采,这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这种写法可使导语富有情趣,使消息-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继续阅读。例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高考录取刚刚结束,尽管离开学尚有时日,但家长们却已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孩子们准备上学的生活用品了

(2003年8月7日《三秦都市报》)

这条导语借用民间俗语,使得家长们为孩子入学提前做好准备的欢快心情跃然纸上。需要注意的是,所用导语应尽量挑选大多数读者比较熟悉的、“掷地有声”的“点睛”之语,能起到一语胜千言的作用;导语所借用的诗词典故之类,应与新闻事实本身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有可供借鉴之处。

消息类新闻中导语的七种修辞技巧

2.设问式导语修辞技巧

设问,是在消息的开头,针对新闻核心内容提出—个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下面的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阐述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导语修辞方式,有人也称其为“提问式”导语。

例如:

本报讯(记者章盛莉通讯员丰浪)北二环中岭立交桥(苏家垞)的桥面为何会翘起来?车辆还能从该路段经过吗?昨日上午,市住建委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此进行分析,经过讨论,同意暂时在交通管制的前提下,开放中间两个车道,并建议在考虑极端偏载、超载情况下对该桥进行加固方案设计。

(2011年5月29日《长沙唤报》)

以提问方式写作的导语,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记者抓住要害,明确消息主体的写作方向。

一般来说,下面几种情况可考虑用此类导语。

(1)当某种新事物刚刚出现,人们还缺乏对它的了解时,或者为了突出强调,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如:

本报讯(记者陈艳伟报道)你见过在蛋壳上作画,用头发绣画吗?11日,我国第六个“文化遇产日”到来之际,22项“赣字号绝活将同时在南昌洪客隆商场亮相。不仅如此,市民还可将喜爰的手工艺品买回家。

记者了解到,11日前后,全省各地都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如赣州将推出以客家文化为主打的地方特色活动,抚州市民则有眼福目睹篾编《清明上河图》,景德镇的明代古窑将复烧点火等,这一系列活动都将让市民亲身感受“非遗”的真实魅力,了解保护“非遗”的重要性。

(2011年6月10日《江南都市报》)

(2)对时间间隔较长的连续报道,或过去报道过的,现在又有了新的发现或突破,在新闻中需要旧事重提。例如本报讯(记者龚永泉)你读过女作家黄宗英的报告文学《小木屋》吗?小木屋的女主人—南京林学院副教授徐凤翔已正式调往西藏农牧学院任教,于3月20日离开南京。

(1985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3)新闻传播的事实能够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工作,能为人们排忧解难。例如:作为家长,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儿童手足口病的入侵呢?记者特意采访了县疾控中心主任杨震。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这类导语的关键,是设计好要提出的问题问题要提得恰当,要有针对性。提冋的语气要使读者既感兴趣又乐于接受。

3.对比式导语修辞技巧

把个与新闻事实有关联,但又有很大差别,甚至完全相反的内容同时写进消息的开头,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常见的对比内容有今与昔、强与弱、爱与恨、人与人、物与物、先进与落后等。这种对比的写法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进一步阐明新闻主题。

例如: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电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新华社1995年7月17日电一些到过山西省吕梁山区的外国人认为,中国这块地方不具备生存条件,然而,目前却有313万人在这里生活,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48人。

在使用对比写法时,要求记者注意在联系与比较中观察与分析问题,发现事物的特点,或者发现问题所在,并选准对比的切入点,用来造成泾渭分明的效果。

消息类新闻中导语的七种修辞技巧

4.拟人式导语修辞技巧

拟人就是将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语言、动作等。这种写法可以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事物显得更活泼、亲近。例如:

啊,新娘子,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蛋吧!”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园,看望赠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1979年12月9日《参考消息》)

昨晚,约有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通过可可西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向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迁徙。

(2002年8月17日《中国铁道建筑报》)

第一条导语将熊猫比做“新娘子”来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对熊猫的喜爱之情。第二条导语将藏羚羊的下一代当做人的儿女来描述,将人类的那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也会受到感染。

拟人化的写法,要求记者善于联想,善于形象思维,以合乎情理的想象把形象“人格化”,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

5.直呼式导语修辞技巧

这是一种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的写法,也称“谈话式”导语。这种导语拉近了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形成种亲切自然的交流气氛,使读者产生亲近感,从而乐于接受记者的观点或忠告。例如,1987年8月8日新华社消息《我国财力九年增加倍半》的导语就是此类导语。

当你走过北京三里河中央财政部门前时,你很少会想到这个地方和你的生活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假如你是农民,这些年来国家通过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你每百元收入中就有60元是来自国家财政。假如你是城镇居民,你每天吃斤粮,国家财政要补给你017元多;每吃斤花生油,国家财政要补贴差不多0.8元;你吃的肉、蛋、菜,你穿的棉衣,你住的公房,你用的煤等,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钱来补贴这种导语能够使读者不由自主地立即被吸引到消息中,读起来如叙家常,亲切有味。

6.惊警式导语修辞技巧

惊警是指导语以惊醒、警戒的语句,直抒情怀,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这种写法可造成震动效果,使读者为之一惊,产生一种紧迫感。

例如:本报讯(记者高坡)从昨天起,昆山31万多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这条导语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让人怀着好奇的心理不得不读下去,这就是“惊警”写作方式特有的效果。

惊警的手法比较适合于某些与民众安危密切相关的、带有紧迫感的事物,以及一些服务性报道,目的在于提醒读者注意。在写作的时候,惊警的语句要注意平实,不要过于煽情,否则会适得其反。

消息类新闻中导语的七种修辞技巧

7.排比式导语修辞技巧

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的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的部分形成排比式导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例如:

新华社1994年6月5日电一身戎装、一部轮椅、一面国旗、个军礼。叶乔波以这庄严而悲壮的一幕,结束了今晚在首都体育馆为她隆重举行的“叶乔波冰坛生涯20年专题晚会”,同时也结束了她拼搏冰坛20年的赛场生涯。

导语开头连用四个排比词组,不仅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叶乔波的身份、健康状况、为国争光的精神境界,而且尤为突出的是,它将记者与读者对叶乔波共有的敬佩、爱戴、感激之情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