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性举例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4-11-18 20:17:04

启迪性举例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

启迪性举例。

公文写作中的举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为了举例而举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摆观点,后举例,这样的举例是为了论证和说明,重点在前;一种是先举例,后分析并得出结论,给人以思考,重点在后。启迪性举例即是后者。它往往在列举事例后,通过分析、比较、假设等方法揭示规律、指出危害、说明趋势等。引起启迪性举例的词语有“如果”“假如”“透过”“通过”“像这样的”等。

启迪性举例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

【例】

目前我们正在大规模搬迁市区工业企业,企业搬迁就涉及土地出让金的再分配。事实证明,这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最近,由××等领导牵头、市××机关和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破获了××管理人员侵占××资产案。××一伙经营管理人员,企图通过侵占、转移××元××资产,进而侵占××元××土地资产。幸亏××机关和有关部门及早发现、迅速侦破,使××元××资产回到了人民手中。如果让他们得逞,不仅××的资产要受损失,其他造法分子也会学他们掏空××资产、侵占××资产的样,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我们不及时堵塞这些漏洞,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将不仅仅是××元,而是××元、××元甚至是××元。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间题、及时解决问题,敢于为保护××资产得罪人,不打“马虎眼”,不当“太平官”。

上文案例中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概述企业搬迁和土地出让中存在的漏洞,先提出一种现象。从“最近”开始到“对此”以前,是第二个层次,主要列举并揭示了侵占资产案及其危害。由于不是重点,文章并没有讲述破案的相关细节,只是概述了有关事实,而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了上述案例的引申上,运用两个“如果”讲述由此产生的“破窗效应”及其巨大危害。从“对此”开始是第三层,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要求,非常合乎逻辑,令人信服。从全段来看,先说本地有“漏洞”,然后举例说明此“漏洞”的危害,最后讲“漏洞”如何补,文章潜在的线索其实都是“漏洞”,是按照“是什么”一“怎么样”一“怎么做”的内在逻辑来行文的。

启迪性举例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