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写作要避免“文患”
从写作心理的角度分析,写作是一个运动发展的丰富多样的心智活动,作者要经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而动机、兴趣、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也都会在写作中产生作用。总结写作中一旦出现不正常的写作心理,就会导致“文患”
“文患”之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缺少材料是写作经常遇到的问题但对于总结的作者来说,材料不应该成为写作的瓶颈。因为总结是对自己做过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做得怎样,自己是最熟悉最清楚的。即便是大单位大部门,日常工作头绪多、事务杂,也可以通过材料的收集去掌握。这一问题与作者的知觉定式有关。
总结在一般人眼里是总结成绩和经验的,而现实生活中,成绩肯定是需要某种社会评价的。一旦缺少这种肯定,作者便不知该如何言说成绩。常规业务、日常工作往往被作者当作小事忽略不计了。正是由于对成绩的太过看重,才形成取材难、难取材的写作障碍。要认识到成绩是蕴藏在日积月累的琐碎和具体中的,离开日复一日的琐事、小事,成绩、经验就无从谈起。
与历史同期比,业绩有提高就是成绩;与相同条件比,工作效果突出就是成就。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恰当的自主评价,对做过的工作做全面检查,不论大小、主次、前后、轻重,先罗列在案,了然于心,然后再进行取舍,选定详略,根据工作的内容、性质认真归纳概括,写作就有米可炊了。
“文患”之二是只要骨头不要肉。
总结写作多源自行政指令,是一种受命写作。再加上总结年年写,易被认为是走形式,因而无法产生强烈、持久、稳定的写作热情,容易消极应付。总结写作中那种大概括写法基本上是由这种心理造成的。总结是要通过成绩失误总结经验教训,换句话说,是要把成绩和失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揭示实践规律。经验教训产生于
“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做得怎样”的相互联系中,而“怎么做的”和“做得怎样”的因果关系构成经验的核心内容,其必然性就是规律。所以总结要揭示实践规律就要叙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怎么做的”更要重点写,写具体。
但由于作者对总结写作缺乏热情,总结写好了也没人看,因而对“怎么做的”内容不能产生肯定的情感,于是文章中多留下干巴巴的对经验教训的抽象概括,而少“怎么做的”具体阐释,文章中便只有骨头没有肉了。
经验一旦被架空,也就失去了认识实践、指导实践的作用。总结应同其他文章一样有虚有实,骨肉均匀。过去那种“事不够、议论凑”的不良的写作作风需要纠正,同样由缺乏写作热情产生的只要条条框框的写法也要避免
“文患”之三是只想说好不想说坏。
在写作过程中,写作动机具有激发执行者进行构思、推动传达、引导写作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重要功能。它常常不是单一的,很可能包含着几种性质不尽相同的动机因素,例如社会责任、工作使命、荣誉需求、利益驱动等。动机的发生往往又是复杂和微妙的,有些是作者清楚地意识到的,有些可能是作者潜意识中的,但都对写作活动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
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处在显意识里,但动机的利他性却有可能使其在写作活动中发挥较弱的作用,相反名利需求却可能因动机的利己性在总结的写作过程中发挥较强的推动作用。如考评时的总结可能与评优、定级、晋升有关,所以总结的作者都想锦上添花,突出表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因而写出的总结常常是满纸溢美之词、浮夸之气,处处往好了说,事事往高处拔,看总结个个都称得上先进和优秀。由于作者一心想借总结为晋级和评优添砖加瓦,所以就不会轻言失误,可能就会文过饰非。
总结写作活动中潜隐动机的偏私,导致价值取向歪曲,写作活动自然是反常态进行。对于作者来说,争强好胜是好的,但要抱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平和稳定的心态,想凭借总结的写作实现一己私愿是不现实的。成绩是干出来的,优秀是做出来的,不是自己夸出来的。干得要好,说得也要好。但干得好一定是实事求是的好,说得好也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好。这是一个原则,不能违背。毛主席指出:“对于我们的工作的看法,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都是片面性的。”
所以,要写好总结,就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敢于肯定成绩,勇于正视失误。有一分成绩做一分肯定,把握好分寸,不夸大事实,不轻易拔高,不要只说成绩不说失误,只说好不说坏。
文患”之四是跟着先进走、照着过去写。
当我们写内容重要、涉及面广的总结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面对繁杂的材料一时理不出头绪,难以把握。这种情形下,我们有可能去找过去的总结看一看,看以往怎么写,大架子先拿下来;或拿来先进单位的总结照搬一下,使基本调子不走样,然后照着先进的虎来画自己的猫,照着过去的葫芦画今年的瓢。这样写作省时省力,稳妥保险,但它无法体现自己的工作特点。
总结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作者的意志会表现得复杂和多样,充满了利弊选择,有强弱不同表现。当作者面临轻松或艰苦两种操作状态,面对无关紧要和事关重大两种价值时,可能采取应付差事或者认真负责的不同态度。如果作者求省事、图方便,或者信心不足,就有可能选择照虎画猫的操作方式,自然就会写出千篇一律的总结。
所以,作者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认识自己行为目的的重要性和行为效果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不草率行事,不畏难,去掉旧套子,自己的特色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来。
“文患”之五是存在格式、语言运用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格式不规范。总结格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文头不规范;标题冗长、混乱、残缺不全;主送机关排列混乱;结构层次序数混乱;附件不符合规范;主送、抄送单位不正确。
2.行文规则混乱。主要表现在:越级行文、多头行文、一文多事、党政不分。
3.提法不当。有的总结提出一些未经仔细推敲的方针、口号、任务,而这些方针、口号、任务又往往与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工作方针相违背,从而造成一定的混乱。
4.名称表述混乱。总结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主要表现在:同一名词在一篇总结中数次出现却表述不一致、排名次序混乱、随意用简称。
5.时间表述含糊。主要表现在用时间代名词而不用具体日期、年份随意省略、年份不使用公元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