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使用“数据”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一)琐碎、啰唆、不精炼
文稿数据并非多多益善、来者不拒,要当用则用、合理使用。有时我们拿到的数据可能是琐碎、细小、不成系统的,需要我们整理、提炼和合并同类项。数据的紧凑、精炼,既有利于突出表达主题,也有利于读者快速抓住主干
比如,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就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来写。
比如,写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就可以用《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制造强国”指标体系作参照,围绕“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四方面12类指标来说明。
比如,讲一年以来新闻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可以讲向省局报送信息多少篇,向部局报送信息多少篇,在政务微博发稿多少条,在微信公众号发稿多少条,在《人民日报》刊发多少次,在《南方日报》刊发多少次…是这样显得非常啰唆,没重点,可以改为全年向省局以上报送信息多少篇,在新媒体渠道发稿多少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多少次,这样就显得精炼。
(二)数据和需要佐证的观点不匹配
为了更精细、更直观地表达清楚意思,数据的选用要立体化、多角度、全面、准确地反映要表达的观点。
比如,我们讲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非常大,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了印证这个观点,不仅要讲民营经济规模很大、增速很快,占据全市GDP的百分之六十几乃至七十几,还要讲国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不景气,持续低迷。一正一反两个方面论述,才能印证前面“半壁江山”的观点
比如,说回刚才那个政务窗口办理案件的例子。我们讲办理案件又快又好,那就要分别从“好”和“快”两个方面来列举数据。只讲处理及时,时间缩短了不行,没有体现出“好”;只讲妥善处理,满意率高也不行,没有体现出“快”。必须两方面都讲,才能全面印证又好又快”的观点。
(三)考虑可能存在的隐患
不用比较敏感、有争议、存在破绽或者隐患的数据。数据是客观的,但是不同人不同角度的理解是不同的。有时作者看到的是正面的意义,读者理解的可能刚好相反
比如,前些年我到部里演讲,讲述位廉政典型的故事,里面有个情节讲到他连续三十几次拒绝了行政相对人送来的“红包”,以体现他的清正廉洁。但是有的领导听完就说了,连续三十几次拒绝“红你们单位的廉政形势是有多差啊?这么多送“红包”的?同样件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后来为了避免争议,我把“三十几次”改成了“十多次
比如,我们单位是管安全的,有时会上报信息,讲到处理了多少起事故、险情。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数据,表面看起来,妥善处理了多少起事故和险情,是我们的功劳。但上级领导看了可能会想,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故和险情?是不是你们管理不到位?所以,报送这些数据也要慎之又慎
比如,在强调科技投入,“机器换人”的新形势下,就不要再过多强调投入了多少人力资源,否则有的领导也会有疑问,不是推广了很多信息化手段吗?怎么还需要这么多人力?
(四)引用第三方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能用权威性强的数据,就不用权威性弱的。那相比自己的数据,用外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的数据,会更有说服力比如,我们讲单位的满意度高,比起自己调查的数据,采用行政服务中心或者第三方机构统计出来的数据,就更有说服力
(五)其他低级错误
比如,写一个单位半年工作总结,只用1月至5月的数据是不行的,应该使用6月底的最新数据,否则写出来的总结是打折扣的
比如,三年来,全省共支持新区各项资金8877万元,其中2015年4797万元,2016年1220万元,2017年2960万元。把三年的资金加起来会发现,总计应是8977万元,原来的数据明显算错了
比如,有篇文稿前文讲“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是28.51%",但在后面却变成了“285%。在数值上作了四舍五入,前后不一致,就不规范
比如,今年我省两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我单位的新闻稿通报全省电源装机量是8960万千瓦,而另一单位通报的却是8550万千瓦出现了两个数据。事后沟通发现,原来是用了不同的统计标准,虽然都对,但削弱了权威性。
最后,分享一篇运用数据给公文材料增光添彩的典型案例。这篇信息用数据做小标题,概括了安全、便捷、经济的三大特点,简单、精炼、一目了然。
【例】某单位自主研发某装置获国家专利
近日,由某单位自主研发的某装置在专利评审会上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家组认为,该装置成功破解了某难题,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科学合理,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安全:减少4成水上事故
按照安全形势分析数据测算,预计该项技术改造广泛应用后,将减少约4成水上事故。
便捷:伸缩全程仅需12分钟
该装置投入运营试验后,采集多组数据显示,该装置伸出和缩回耗时均为6分钟左右,完成伸缩整个过程仅需12分钟。
经济:改造成本仅占建造成本2%
根据实际改造试验结果测算,改造该装置成本约在20万元以内,仅为建造成本的2%,安全投入的人力财力等成本也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