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文写作中的构思

时间:2024-06-15 07:59:05

什么是公文写作中的构思

理"路子",就是硏究推敲写作思路,围绕思路组织和硏究素材,通俗地讲就是“构思。

什么是公文写作中的构思

构思是指在动笔之前,对文章基本框架、内容和形式搞好总体谋划和设计,做到“胸有成竹”。古人云:“作文之道,构思为先。”对于写作来说,构思犹如大厦建设之初的图纸绘制,它是起草文章的起步和开始,也是影响和决定文章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

任何篇好文章,都要经过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如果急于成文而疏于构思,在行文之前对文章的主旨、题材、表达方式等设想不充分,就很难顺利进入写作过程。即使勉强进入,写起来也会困难重重,要么写不下去,要么半途而废;甚至推倒重来。构思若对,干活不累构思不对,功夫白费,写作思路差之毫厘,整篇文章就会谬以千里。在此意义上讲,写作的构思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公文写作中的构思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亳,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正是对写作前构思的重要性的生动诠释。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也有大量实例证明上述言论的正确性。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其小说的诸多情节、故事和人物形象,都经过先生几年的反复思考与推敲,期间折磨得先生“思想有鬼似的”,依然在未定框架中,到《晨报》的编辑孙伏园向他约稿时,先生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做完”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是他经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世人皆知的文学巨著《浮土德》,是歌德老人用了60年的心血磨砺出来的,因而成为世界上精工雕刻的典范,倾注了诗人一生的心血。可见,在艺术创作中,既需要“袖手于前”的艰苦准备,又要有“疾书于后”的妙然成章的跟随。“袖手于前”是基础和铺垫,“疾书于后”是收获和必然。

什么是公文写作中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