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拟定提纲的搭建
搭“架子":成眉了然,始可挥斤运斧,所谓搭‘架子",就是根据写作目的和占有的素材来安排结构,确定层次,拟出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
结构”一词来源于建筑理论,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里就有“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之说,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也说过文章结构二字的字面意思和盖房子样"。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认为,写作如同“工师之建宅”,当把砖瓦木料准备妥当之后,要动工兴建时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安排设计:“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这段话通俗生动地说明了结构的重要性。
对于公文写作来说,结构就是摩天大厦。完整、严密的结构,能让公文繁复的材料主显宾从,各归其位。
一般来说,公文结构有三层。
一是通过制文要素体现出来的文面因素,如密级、文号、签发人等,也叫浅层结构。
二是通过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体现出来的语言因素,也叫表层结构。其中,层次指文章各部分内容表达的次序,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是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次安排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根据作者的思想或者线索来决定,段落划分强调的是集中、完整和匀称。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的重要结构手段。过渡起承上启下作用,使先后相关的两个层次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关照呼应,能使结构严密,脉络连贯。至于怎样开头和结尾,则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全文各部分的和谐。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虎头龙尾”是好文章的半壁江山。
三是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问题体现出来的逻辑思维因素,也叫深层结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自身必须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漏洞。
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由13个部分组成,其总体思路是按照具体—抽象一再具体”来谋篇布局的。
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讲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这是具体的。这五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做了很多工作,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后,报告从具体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抽象提炼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之后,报告运用这个指导思想,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战略安排,并从十四个方面谋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各个领域的工作。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
从报告的逻辑结构来讲,又可分为六大板块。
第一板块,讲述这五年的工作中,我们在干什么。这就是五年的工作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过去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这些难题,办成这些大事,它带来的个重大结果,就是我们的历史发生了全方位变革、深刻的变革、开创性的变革;
接下来第二大板块报告,谈到今后要干什么,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三大板块,就是担负和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需要理论指导和基本方略;
第四大板块,就是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战略谋划“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五大板块,就是对各个领域的工作的目标、方法、步骤做出阐释;
最后一个板块,就是强调“工农兵学商、东西南北中,党领导切”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