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修改的五个窍门
公文修改的窍门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增、删、整、调、换。
“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有关内容的丰富,二是增添其他内容,可以是一个层次、一个事例、一句话,甚至一个词组。需要把握好一点,凡是与主题相关,并符合主题或观点需要的,要尽量丰富、补充、铺开。
“删”就是凡与主题无关,或不能帮助主题展开,表述拖沓冗长的,都要勇于舍弃。有舍才有得,不把不合适的东西删减掉,就不容易凸显出主题来。
“整”就是整合,一般采取“主线法",即从繁杂的内容中“抽”出一条主线来,再围绕主线进行概括、细化,逐个解开“疙瘩”,然后缺的补上,零零碎碲的多余內容去掉,使材料顺畅、干练。
“调”就是调整次序,按照主题和结构的起伏变化、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语言表述的需要,对层次、标题、语言和字词的位置进行变换。
“换”就是更换内容,当我们感觉某个观点不太合适,某个事例不太典型,某句话语有些平淡,但根据主题、结构、观点和表达的需要,又不能一刀砍掉,这时候就需要更换内容了。
然而,不管何种要素的修改,不论哪种方式的修改,最终都应该服务于公文立意或主题的表达。
就这点而言,非常类似于中国古典诗词所强调的“炼意”
炼意中的“意”指的是诗词的主题。炼意也就是讲求如何围绕突出主旨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家们都十分重视立意,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放在创作的首位。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也。”在古典诗词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些诗句就字面上看来彼此很相近,但由于含意有深有浅而分出高下;有些风格相同的诗,也因用意不同而见其高下;甚至同一题材、同样出自名家,也因立意不同而分高下。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炼篇、炼章、炼句、炼字,总之所贵于炼者,是往活处炼,非往死处炼也。夫活,亦在乎认取诗眼而已所谓"诗眼”,就是炼字中表达出的诗歌主旨所在。清代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由此可知,炼字固然重要,但切不可走入雕词琢句、寻章摘句的歧途。炼字、炼句、炼章、炼篇的本身也就在炼意,只要服从于炼意,力求语意两工,才是正道,是真正的“往活处炼
我国古代文人很讲究“炼字”,有句话叫作“写稳一个字,九牛拉不出”。起草公文,要追求文字精练、文风朴实,力求用语真实准确无假话、严谨庄重无虚话、简明扼要无废话、平实易懂无大话、鲜明生动无套话。当然,锤炼字词并非写好个字、一句话的需要,更是为了全篇的整体美,为了全文立意的彰显。如果过分追求新奇,拘泥于一字一句的得失,那就流于匠气,反而成为败笔了。
公文对人有无启发,有无指导作用,关键也是看立意是否高远。也就是说,公文写作中总结经验、提出思路、开出妙方,都要紧贴实际、实事求是,更要立意高远、站位全局。所谓立意髙远,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时代的高度、领导的高度,提炼思想、策划方案、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立意的成功,就是主题的成功。
具体而言,公文要力求立意行文指向化,
一是要正确。这是由公文具有权威性和约束作用所决定的。
二是要清晰。公文无论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是表明观点、提出要求,都应表述明确。
三是要集中。要求一篇公文一般只突出表达某一基本思想,沟通某一主要情况,提出和解决某一主要问题,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中心、突出中心,以此统帅全文。
四是要有新意。根据新的形势、任驽和时代特点,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拿出新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在破解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历史长期遗留的顽症、影响事业发展的障碍上寻求突破,以增强公文的感召力、针对性和指导性。
有道是“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好文章是改出来。我们定要把追求至善至美的精品意识贯穿于公文写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从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到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每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把公文打磨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