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提炼思想观点的四个方法
深化理论认识,提炼思想观点,在公文写作中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着眼大局。
出思想,定路子,首先要全局在胸。什么是全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求,着眼行业和领域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大背景,按照本单位领导机关的决策意图开展工作,这些都是全局。就一篇具体公文来说,涉及的范围可能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但放在全局中分析才能很好地给它定位。
二是探寻本质。
我们平时说,某某同志见事很准,就是说他看问题能抓住本质。特别是撰写思想性比较强的公文时,只有抓住要害才能说服人。探寻事物本质,关键在于分析,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堆素材或现象上。
三是反复比较。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把最好的思想观点选出来,同时可以在比较中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丰富认识。当思想观点不统一时,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站在全局分析自己和别人的意见,排除片面认识。其次,换位思考,多角度地看问题,避免钻进死胡同。再次,不要轻易否定一些不够成熟的观点,一些比较有新意的思想往往包含在其中。最后,不固执己见,但也不能随波逐流,要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勇气。如果说工作中要强调服从意识,研究材料时,则应该多发扬民主。
四是“瞻前顾后”。
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使随着形势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工作侧重点,这些问题和工作同以往的情况也不能截然分开,确立公文的思想观点时,应该注意到工作的连续性。讲个问题,要看看这方面的情况以前讲到什么程度,现在再讲,既要避免重复,又不能自相矛盾。在一个材料中,前后的观点、提法也要互相照应,不能“打架。
我们说,公文要有理论水平,体现理论深度,但又不能过于理论化,特别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带着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框框,先入为主地定调子。写作公文不是搞科学研究,也不能建立在纯理论之上,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出可操作性强、有实际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公文写作者搞纯粹理论硏究可能不及专业硏究工作者有优势,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一般也不如业务主管部门,但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比较好地兼顾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以及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上看问题。
为使我们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基本要求。在这方面,既需要保持作为硏究者的独立见解,不能人云亦云、毫无新意;也不能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政策硏究和公文写作不完全等同于理论研究的特点。我们知道,学术探讨没有禁区,但作为调硏工作和政策硏究,只有与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一致起来、与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起来,才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才会更有价值。
所以,公文写作要避免这些情况:有的同志视专家学者的观点为圭臬,盲从于专家权威,不去独立思考,以别人的观点为观点先做结论。有的同志习惯于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受思维定式或外界误读”的影响,靠感觉、拍脑袋、凭经验拿出办法。有的同志不熟悉基层生活,不了解基层民情,不掌握群众语言,不善于在家长里短之间洞悉情势变化、在万户千村之中探寻民心所向,尤其是听到群众琐碎零乱的倾诉就不屑一顾,听到群众发牢骚、泄怨气的话就呵斥制止,只愿意听符合自己想法的意见,听不得不同意见。这些不是站在客观立场上对情况和素材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提炼,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而是变成了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或注脚的反面求证,这样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伪”结论。